1.一张在北京雍和宫内的留影。拍摄对象直视镜头,而狮子也在盯着被拍者。图/普希金皇村 2.北京国子监内。1905年,大清改革学制,设置学部,国子监裁废。 3、清西陵慕陵石五供。石五供始见于明代永乐帝长陵,后为定制,从佛教中借用的供养祭器。清代陵制:凡帝、后陵均设置石五供,位于二柱门以北的正中神道上。 4、承德普宁寺内的孩子。普宁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5、积翠牌坊前的合影,牌坊后面是永安桥,通往永安寺白塔。那时候,这里还不叫北海公园,而是叫北海,跟中海、南海合称西苑,是清宫帝后们常来游玩之所,皇家禁苑。 6、他是故意不看镜头非要看狮子的吗?这是北京西什库教堂东侧的亭子,左侧依稀能看到教堂的影子。西什库教堂前身是位于紫光阁以西的蚕池口教堂,由于临近皇家禁地,清政府出资修建了西什库教堂,蚕池口教堂拆除。 7、明十三陵内,站在骆驼前留影。 8、明十三陵内,坐在石马后面留影 9、也许他是故意摆出这样酷的动作,也许他还在思考“我该摆个什么POSE?”这里是天坛祈年殿,1860年和1900年,天坛先后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占据,八国联军甚至在圜丘坛上架设大炮,攻击正阳门和紫禁城。 10、北海九龙壁前,典型的“到此一游”照。 11、还是不看镜头,拍摄对象站在北京古观象台上。古观象台建于1442年,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清朝时曾得到传教士的技术支持。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德、法两国侵略者曾把观象台上的仪器掠走,后来陆续归还。 12、泛舟在颐和园十七孔桥边上。十七孔桥建于清乾隆时期,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 13、这张很可能是在北京嵩祝寺合的影。嵩祝寺为掌管内蒙古地区喇嘛教格鲁派最大转世活佛章嘉呼图克图所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