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聪明?

 风云箫 2019-04-04

微信公众号:逻辑头脑力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聪明?

前两天和一位《逻辑思维辩论》冬令营的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她聊到对孩子的思维水平不担心,最担心的是孩子性格内向、不擅长表达,希望送孩子去小主持人口才班继续深造。

聊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恐怕也是99%家长都会犯的一个失误,他们一直错把知识学习当做智能教育,结果反倒忽视对孩子智力的真正培养。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聪明?

在中国一谈到智育,人们习惯将它与知识学习划等号。自古以来,学富五车,知识渊博就是智慧高绝的象征。但实质上,智育与知育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东西,它们真正差别要比数学教育与美术教育的差别更大。美术中有数,数学中有美,但因此得出学好数学就等于美术强,或者学好美术就等于数学优的结论,那就是纯属逻辑混乱,胡说八道了。尽管许多大科学家都高度推崇艺术素养有助于他们的科研思考,但谁也没说走艺术家道路最后能达到科学家的终点,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相交但却没有因果关系。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把学习知识比作吃食物,脑力训练比作锻炼体能,那么知识教育与智能教育关系就一目了然了。食物吃得多不等于肌肉发达,臂力强健,两者之间没有必然逻辑关系。以此类推,知识学的多不等于头脑聪明灵活,智力卓越不凡。但奇怪的是,这么直白的道理,很多教师或家长却始终不明白,仍然坚信孩子所学知识越多,其头脑智力越高。以这种落伍的理念教育学生,追求高智能,无异于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孩子在知识学习上花的时间越多,脑力训练上花的时间相应就越少,最后极有可能成长为一个“知识痴肥者”,即思维狭隘,头脑僵化,高分低能。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聪明?

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智慧就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

知识就是力量”是一句家喻户晓的格言,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原创者培根还说过另一段意味深长的话: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书本之外。

如果再讲的专业一点,人脑智能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的,硬件就是生理大脑,软件就是思维方式方法,知识学习就是向大脑内输入信息,在大脑硬件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思维软件对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对错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许多孩子在学习时之所以感觉到吃力,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另一方面是他们的思维软件从未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培训,还在使用本能原始的DOS操作系统,相比那些掌握了先进复杂的Windows操作系统孩子,学习效率自然大大不如。最近几年,思维导图突然在国内各大城市流行,几乎成为中小学校的一个标配思维工具,无论是老师授课教学,还是学生作业复习都用上了思维导图。显然大家开始意识到,思维方式方法决定学习的成败,跑得再快的兔子也追不上开着跑车的乌龟。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聪明?

从本质讲,思维方式方法就像是头脑工具,可以将本身拥有的智能放大10倍、百倍、千倍。遗憾的是,今天的中国人才开始觉悟,而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已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把自己的《形式逻辑学》研究成果汇编成一本书——《工具论》。

我在给企业高层管理者做培训时,经常说一句话:真正的精英往往是少读书,多练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与大多数人拉开社会距离。

新智识分子从来不告诉普罗大众这一核心秘密,反而会用各种手机知识APP诱惑人们进一步沉迷于知识精神鸦片中,获得虚无的满足快感。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聪明?

21世纪是知识信息大爆炸时代,也是一个知识大贬值的时代。这不是因为知识不重要,而是因为它不再是稀缺品了。任何一个人只要上网搜索一下,无论是国际名校的精品课程,还是人类最前沿的资讯信息,皆唾手可得,今天谁都不缺知识,真正稀缺的是头脑智能,是否拥卓越的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决策力,以及一流的思维方式方法……这才是真正决定你对知识信息处理效率和对错的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聪明?

中国的许多家长常常混淆正确的思维过程与正确的思维结果之间的关系,认为要在学习中得出正确的答案,孩子的头脑智商就没什么问题,就不需要教孩子怎样思考问题。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显然不是,这就象两个人同时在森林里探宝,其中一个采取翻遍每一寸土地的办法,花费了毕生时间才找到宝物。另一个人采重点探查的办法节省了一半的时间也找到了宝物。虽然同样是找宝物但两个人的探宝过程和效率却大不一样,显然前者愚笨低效后者科学高效。

德国杰出的数学家高斯,从小就特别爱动脑筋。上小学的时候,他的数学老师想治治班上的淘气学生,给大家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

1+2+3……+100=?

老师对学生说:“今天,你们的任务就是把这道题算出来,谁先算出来,谁就先回家。”

学生们开始在算稿纸上忙碌地演算起来,只有高斯没有动笔,而是看着窗外,好像在思考着什么。一会儿,高斯拿着练习本走上前去,“老师,我算出来了!”

老师不相信高斯这么快就算出了答案,以为他在捣乱,就让他回去再检查一遍。小高斯把练习本递过去,认真地说:“老师,我检查过了,还验算了一遍。不信你看!”

老师看到上面端正地写着“5050”,一点也没错!惊诧不已,便问高斯是怎么算出来的。

高斯说:“我发现这个题目一头一尾挨次的两个数相加,结果都等于101,这样一共有50个101,50和101相乘,不就是5050吗?”

高斯的算法使在场的同学们和老师都惊呆了,而那一年他才只有10岁。

在思考问题时,有些思维方法使我们的思维过程简洁高效,能迅速找到答案。有些思维方法(通常是我们无意识中养成的思维习惯使我们的思维过程繁琐曲折,要走许多弯路才能发现答案。这两种思维方法在处理上一般性问题时也许看不出有什么差别,但在处理复杂和深奥的问题时差异就会特别显著。所以,科学家们通常都比较注意学习先进的思维方法,因为有些问题如果靠传统的思维方法去研究可能穷一生精力也找不到答案,而采用先进的思维方法则会在短时间内出大量的研究成果。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聪明?

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弗里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曾写道: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姑且假定他迟早会懂得怎样最好地进行研究工作,但如果完全靠自己摸索,到他学会这种方法时,他最富有创造力的年华或许已经逝去。因此,如果在实践中有可能通过研究方法的指导来缩短科学工作者不出成果的学习阶段。那么,不仅可以节省训练时间,而且科学家做出的成果也会比一个用较慢的方法培养出来的科学家所能做的多。

今天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不仅孩子们要学的知识更多更难,成人在职场上每天所遇到的新问题更复杂更多变,这就要求人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脑力以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现实社会,因此,思维训练广泛受到欢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思维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它关系到自己在头脑型社会中的生存地位,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头脑是无法适应未来社会高强度的脑力竞争,将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聪明?

我从事思维培训的时间越长,越觉得中国的孩子们很“可怜”,从小学到高中1/4的学习时间“贡献”给外语,2/4的学习时间“贡献”给数理化,辛辛苦苦十几年又学到了一些什么呢?传统的精英教育体制为了拉开学习成绩档次,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就必须出难题、怪题、偏题。实际上孩子们在智力发育黄金期并没有真正培养自己的头脑智能,反而是被塞进海量的知识垃圾,等毕业踏入社会后才发现这些东西对自己成才或成功真正有用的寥寥无几,这也是为什么有许多人成年后意识到自己学的知识越多,离智慧却越远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聪明?

在孩子讲课时我经常会调查这样一个问题:除了学校的内容以外,你坚持时间最长的学习项目是什么?

如果答案是没有任何项目坚持2个月,基本可以判定这孩子无任何特长。

如果答案是一年,说明这孩子有毅力,在某一领域形成了初步的专业能力。

如果答案是三年,说明这孩子的专业能力形成了优势积累,能超过多数同类学习者。

但遗憾的是,我听到的答案五花八门,却从未听说哪个孩子在脑力训练上坚持过1年……

学习任何东西,坚持一年是能力,坚持三年是优势。无论是绘画、围棋、书法、舞蹈、学武术、学口才、学钢琴……莫不如此,培养头脑智能也不例外。

我一直认为,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对子女最大的亏欠是忽视智能教育。众所周知,学生在学校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他结交朋友的档次、被老师的重视度、个人自信心的养成、未来可以上升的空间大小。而追本溯源,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智力优劣决定的,一个愚笨的孩子无论多么勤奋,也很难追上一个同样勤奋的聪明孩子,而能走到金字塔顶端的成功者,他们唯一的相同点就是“高智能”。

但是,很多家长明明知道这一点,却从不重视对孩子智能教育的投入,每年宁可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去上各种兴趣班,也从不过问孩子的智力水平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如何培养提升。而孩子学习一旦出现各种障碍,家长只会简单粗暴地归因于孩子“不努力”。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聪明?

一个孩子在面临激烈的学习竞争,沉重的学习负担时,最大的痛苦就是“难”:

概念公式理解“难”;

单词课文记忆“难”;

作业习题解答“难”;

作文构思想象“难”;

知识灵活运用“难”;

……

各种“难”不仅让孩子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学习乐趣,而且考试失败还要遭受老师和家长的无情羞辱,自信心饱受挫折,但又有谁认真替孩子想过“难”究竟是什么,怎样形成的,表现为那些方面,怎样帮他们化难为易呢?

答案是:99%的家长都从未认真想过!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聪明?

“难”——是头脑不聪明的表现

注:在一般父母印象中,智能教育就是让孩子掌握一些记忆技巧或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但在我看来真正的智能教育是超越知识学习的,这就像人们去健身房运动,目的不仅是为了有个健康的身体精力充沛地去工作,还有防治的病、保持身材、学习搏击技巧、体验运动快感、协调身心灵等多种功用。

智能教育比体能教育的内容更丰富复杂,也更重要深远……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头脑卓越,智慧不凡!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聪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