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染的玫瑰:漫谈古代世界的女性武士文化

 文质君 2019-04-04

评论区话题丨你怎么看古代世界的女战士?

提起战争,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战场上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勇武战士。他们通常都是人高马大、孔武有力的男性形象。

的确,在热兵器发明之前,战场参与者们强壮的身躯和充沛的体力会对最终战局产生决定性影响。不论是步兵阵线的肉搏互推,还是刀剑枪矛所造成的穿透杀伤,更能胜任的强健直男们往往是战争游戏的主要玩家。但是战争之神并不总是青睐男性,在人类的历史中,女性也会以一个群体出现在战场上,创造出与男性同样的辉煌的战绩,摘得属于她们的那一份荣誉。

战场不是男性的禁脔,女性也可以参与其中

既然提到了女性武士,魏晋南北朝时期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人物,宋金战争中多次随夫作战的梁红玉的故事也是脍炙人口,更不用提明朝末年独当一面的女将秦良玉。但是纵观历史,这些例子无一例外都是孤例,它们的出现具有明显的偶然性。在华夏大地上,女性上战场从未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合理的现象,在人们的价值观中也不能算作值得夸耀和效仿的行为,人们所欣赏的也只是这三位女性英雄个人的形象、功绩和美德。她们是中国历史上美丽的奇葩,千千万万其他的古代女性依旧是过着相夫教子、男耕女织的'正常生活',因此女性从军在古代中国并没有形成一种普遍性的社会文化与价值观认同。

同样的,在一些其他文明圈例如古印度、古罗马、波斯和中世纪基督教统治下的欧洲,战场不属于女性的观念也是根深蒂固。不论是1851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女性领袖章西女王,还是在英法百年战争后期神勇难挡的贞德,都是她们本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个别案例,她们在战场上横扫千军,指挥着男性们赢得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了极为耀眼的一缕神采,但是她们所在的社会和文化环境里,战场依旧是女性绝对的禁区。

贞德和章西女王都是各自国家历史上的孤例

欧亚草原上盛开的远古玫瑰

希罗多德的《历史》可谓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

公元前5世纪的乌克兰顿河草原上,一位风尘仆仆的高个子黑发中年男人在游牧帐篷里伏案疾书,他的衣着和样子与当地的游牧民族显得格格不入,但是经过多日的走访、研究和观察,他对当地人的了解已经是入木三分。来到草原之前,他的足迹已经遍及千山万水,满满一背包写满了密密麻麻希腊字母的纸草卷轴暗示着他走过的漫漫长路和他的不凡身份。作为西方世界'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他在一生中走过了极为漫长的旅途,将沿途搜寻的民风文俗、名胜古迹、趣闻轶事整理在呕心沥血的巨作《历史》中,他在他的著作里详细记载了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斯基泰人颇为神奇的文化风俗。

斯基泰人(Scythian)是古典时代生活在南俄草原的游牧民族的统称,由于欧亚草原横跨数千公里,极为广袤,游牧民族又需要逐水草而居,因此他们一向是以多个分散的部落散居在草原之上。希罗多德记载了多个斯基泰部落的相关信息,包括萨尔马提亚人、布迪尼人、马萨格泰人和亚马逊人,其中有一个记载十分引人注目,这些斯基泰部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部落的全体女子有上战场作战的权利,她们精于战斗的技艺,拥有属于自己的武器装备,骑乘自己驯服的战马,从来不将战斗视为男性的特权,而斯基泰男子也将女子披坚执锐、冲锋陷阵视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在斯基泰人那里,女子是一股不可忽视的作战力量

在《历史》中,希罗多德特别提到了生活在欧亚草原深处的亚马逊部落,在这里所有部族成员皆为女性,由于性别同一,无法繁衍后代,因此她们定期与周围部落的男子交往。如果生下的是男孩,就将其送还到父亲的部落,如果是女孩则留下悉心照料将其抚养成人,所以亚马逊部落是一个典型的母系社会,如果说其他的斯基泰部落是女子撑起半边天,那么在这里,女性就是这片天空唯一的主人。

在男性为主导的古代文明圈里,斯基泰部落是一个明显的例外

欧亚大草原的生存环境十分险恶,对一个部落来说,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亚马逊部落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遇到战事,全体部族成员都有义务上场作战,因此这个部落不仅是母系社会,还是一个高度军事化的团体。她们从小接受的唯一教育,就是按照一名优秀的草原骑兵的标准进行刻苦训练,弓箭、骑枪、战斧、盾牌是她们小时候唯一的玩具,战马与牲畜是她们从小到大唯一的玩伴。为了方便开弓引箭,她们甚至不惜将自己右侧的乳房烙掉,排除掉任何妨碍她们获得精湛箭术的阻碍。强悍的战斗力让她们在与敌对部落男性的战斗中丝毫不落下风,以至于她们的对手恐惧地称呼她们为'奥约尔帕塔',意为'男人杀手'。

亚马逊部落的姑娘在战场上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无情杀手,她们让人既怕且爱

希罗多德还记载了亚马逊部落中的一些姑娘为了爱情而自立门户、与其他斯基泰部落的小伙子结婚的故事。在这些早已习惯于自立自强的女性眼中,根本没有出嫁这一概念,当她们的爱人邀请她们回到夫家一起生活时,她们拒绝了。她们认为,自己的生活习俗与文化传统与那些从事家务的女子不同,去夫家生活是难以和谐共处的,因此她们唯一的要求就是缔结同心、一起出走,两人结合移居远方,重新开始生活。这就是斯基泰人的一支——萨尔马提亚人(Sarmatian)起源的故事。

萨尔马提亚人起源的传说颇为浪漫,他们是十分强盛的游牧部落,曾经给罗马帝国带来巨大的麻烦

时光荏苒,萨尔马提亚人世代在顿河以西的大草原上繁衍生息,受来自祖先强烈的尚武文化的影响,他们逐渐发展成一个极具扩张性的部落联盟,从顿河以西直到多瑙河的广袤疆域都是他们的牧场,他们马背上的赫赫威名让日耳曼人、甚至是强大的罗马人都要畏惧三分。在萨尔马提亚人那里,依旧保留着明显的女性武士传统,他们的习俗是,一名少女在战斗中亲手斩杀敌军中的一个男子之前,是不允许结婚的。如果这个目标一直未能达成,等待她们的就只有孤独终老,在部落中也无法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此外,萨尔马提亚男子在外出打猎时,女子完全可以一同出行,她们也可以自己外出狩猎而让丈夫在家料理家事,在战场上她们的戎装与男子一模一样,只有脑后飘荡的两条麻花辫会暴露出她们的女子身份。

两条麻花辫是斯基泰姑娘常见的发型,右图为国外up主亲自演示的古代斯基泰发型教程

在女性地位极高的斯基泰社会中,最为闻名遐迩的当属马萨格泰部落的托米丽斯女王。她作为部落的最高执政者,在公元前530年12月4日的阿拉克塞斯河战役中击杀了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居鲁士大帝,成功地保卫了自己的家园,创造了不世功勋,对历史的走向影响巨大。面对侵入领地的波斯人,她在传达给居鲁士的口信中极为自信并富有荣誉感地声称,'如果你想来我这里作战,我从河岸撤退三日的里程,你尽可以放心渡河过来准备完毕,再来一战。如果你希望我到你那里作战,那也请你这么做。'同时她警告称,'如果你依然欲求无度,放任你对领土贪得无厌的要求,那么我会让你饱饮你自己的鲜血!'

在随后的战斗中,居鲁士战死沙场,他的波斯大军也随之灰飞烟灭。女王找到他的尸体,毫不犹豫地割下他的头颅,装进一个盛满其鲜血的皮囊里,'我兑现了我战前的诺言,既然你要鲜血和杀戮,那我就满足你。'

巾帼不让须眉的托米丽斯女王是斯基泰女武士的代表人物,在马头上饰有长长的羊角是马萨格泰人的习俗

这些零散记载于历史学家作品中关于勇敢的斯基泰女性的故事虽然引人入胜,但是历史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依旧需要现实中的考古发现予以佐证。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曾以为这些故事都仅仅是传说而已,但是随着考古科技的发展和一系列墓葬的出土,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这些美丽的传说是真实存在的。

这些草原女武士的荣耀不会因时间而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2018年9月1日,乌克兰媒体在ZIK电视台发布了一则消息,近日乌克兰考古学家在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马迈丘陵地区发现了一个距今2400多年的斯基泰人墓葬,墓葬的主人是一位高社会地位的斯基泰贵族女性,陪葬品中有青铜箭镞、矛头等武器,此外考古学家还发现了香水陶瓶、青铜镜、骨制梳子等化妆用品,以及镶嵌黄金的腰带、胸甲等防护装备等。可见,即便是战争来临、披坚执锐之时,她们依旧不忘精心修饰自己的容颜,艰苦的游牧生活丝毫没有动摇她们对美与精致的追求。勇气与美丽缺一不可,她们可真是诸神的宠儿。

香水陶瓶

青铜箭镞

青铜镜

在此之前,从苏联时代开始,经过长期的发掘工作与学术研究,俄罗斯与乌克兰的考古学家还在顿河和伏尔加河下游发现了许多类似的斯基泰-萨尔马提亚墓葬,经过DNA检测与发掘物数量统计显示,所有墓葬中有高达20%的女性拥有武器陪葬品,可见这些草原骑士中,女性占有不小的比例和重要的地位。

一具保存完好的斯基泰女性的遗骸,可以清晰地看到她们标志性的双麻花辫

广袤的欧亚大陆曾经生活着无数的民族,除了上述提到的草原的女儿们,还有其他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也孕育出了独特的女性武士文化。

斯基泰草原女骑士们只是这些可敬女性中的一部分

自由绚烂的北海极光

公元8世纪,北意大利帕维亚修道院修士'执事'保罗在烛光下埋头修订他的作品《伦巴底史》。在基督教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欧洲中世纪,教会垄断了所有的知识,修道院中的修士们在从事宗教活动之余,也会肩负起修史的重任。在这部《伦巴底史》当中,保罗记载了一个关于伦巴底人起源的神话故事。

武丹神就是奥丁神,日耳曼诸神谱系中的主神

有一天,日耳曼诸神中的主神武丹(Wodan,也是维京人信仰中的奥丁)正在天空巡视,他突然注意到云下的森林中传来了源源不断的嘈杂声,他仔细一看,原来那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战斗,冲突发生在两个日耳曼部落之间,一方是汪达尔人,另一方是威里尼人。这片森林原属于汪达尔人,从北欧地区举族迁徙的威里尼人途经此地遇到阻拦,他们的部落首领耶伯和埃奥请求汪达尔人放行,但是对方却不打算轻易让他们离开。

汪达尔人的首领安布里和厄西让威里尼人做选择,要么臣服于汪达尔人,每年上贡,要么就武力闯关。汪达尔人之所以敢如此挑衅,是因为他们的人数远多于威里尼人,而且熟知这里的地理环境,这都让他们有恃无恐。而威里尼人一致认为,与其服软蒙羞,不如用战争好好教训一下汪达尔人,保全我们的荣誉和自由。激烈的战斗随即展开。

争夺有限的土地与流动迁徙让日耳曼部落之间的战斗十分频繁

武丹神目睹了战斗的全部经过,他发现威里尼人作战十分勇猛,他们当中的许多战士都留着大胡子,看起来十分显眼。虽然人数少,但是他们依旧不落下风,挡住了汪达尔人数次进攻。令人称奇的是,他们越战越勇,最后将汪达尔人击溃,打出了以少胜多的好战绩。这给武丹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定前去犒赏这些勇敢的战士。

接下来看到的场景让武丹神大吃一惊

走进后他才发现,刚才所看到的蓄着长须的战士根本不是男性,而是一群披头散发、身披戎装的女战士!刚才看到的,正是她们浴血奋战的英姿而已!原来,武丹神把她们飘荡的长发误看成了男性的胡须,他大为惊奇,对威里尼人大加赞赏,决定赐给他们一个新名字——伦巴底(Longbard),意为'长须',以一个幽默的误会来纪念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战士们的荣耀。

伦巴底人后来成为一支强大的日耳曼部落,未来他们将会统治意大利

伦巴底人故事并不是一个孤例,在罗马人对北方日耳曼蛮族的记载中,也多次提到了这些极为好战的部落中,女性所具有的独立的个性和刚烈的品质。如果在战争中她们的父亲、兄弟和丈夫都在战场上阵亡,她们会杀死自己的孩子,免得让他们沦落为敌人的奴隶,然后拿起武器上阵搏杀,直到自己也魂散沙场。

女性参战在古日耳曼部落中广泛存在

9-10世纪的欧洲,从斯堪地纳维亚地区四处扩张的维京人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些峡湾里闯出来的战士与罗马时代的日耳曼部落同宗同源,因而在社会文化体系中同样具有强烈的女性武士传统。与祖先不同的是,他们闯遍了欧洲,足迹之远甚至抵达了孤悬海外的格陵兰岛和陆地深处的俄罗斯。同样地,他们也把这种文化传统传播到了比以往更遥远的地方。真正让世人们深刻体会这种独特传统的,归根结底还是维京人。

女性武士群体在维京人的社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在维京社会里,有这样一个独特的女性群体。在对外活动上,她们可以像男人们那样出征战场、远航海外;在战场上,她们可以举起盾牌与男性们一起结成盾墙同生共死、浴血奋战;在作战会议上,她们可以像男性武士那样公开发表意见,影响军事活动决策。这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女性被赋予了一个专属名称'盾之少女'(Shield Maiden)。

盾女是维京文化中一个永恒的亮点

在中世纪著名的丹麦史学家萨克索·格拉玛提库斯的记载中,古代挪威姑娘拉格莎就是一位著名的盾女。她从小就被父亲训练使用各种武器,尤其是精于使用盾牌,这种本是防御性的装备被她用的出神入化,在她手里甚至可以用作进攻性武器。她多次披坚执锐踏上战场,与男子们共同作战,深得他们的尊敬。后来她与著名的维京英雄拉格纳·罗斯布鲁克结为连理,成为维京世界里大名鼎鼎的一对CP。

在热门美剧《维京传奇》中,由崔维斯·费米尔和凯瑟琳·温妮克扮演的这对CP令观众印象极为深刻

除了拉格莎·罗斯布鲁克,在维京萨迦的记载中,还有许多知名的盾女,例如赫尔薇。专门有吟游诗人创作了《赫尔薇萨迦》来歌颂她的荣耀,她的孙女与她同名,也是一名出色的盾女,在抵抗匈人入侵的过程中血洒疆场。

盾女小赫尔薇的牺牲

除了盾女,在北欧神话的谱系中,瓦尔基里女武神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她们飞翔在主神奥丁至高的恢弘庭殿中,每当人间惨烈的战争结束之后,她们就会闪动着一双羽翼,悄然降临在战争之上。只有那些在战斗中浴血奋战、不辱勇气与荣誉的战士们会在死后被瓦尔基里女神选中,他们的灵魂随后会升入瓦尔哈拉殿堂并在那里重生,因为他们是神选的战士,所以他们有资格与诸神同桌畅饮,分享盛筵,彼此切磋格斗技巧。瓦尔基里女神的原型很可能就是盾女,她们有权利认可、挑选优秀的战士,从侧面也反映出她们在男性社会中的不凡地位。

英灵的裁选者瓦尔基里女神

盾女的传奇纵然令人印象深刻,但也需要考古的实物加以证实她们的存在。在丹麦国家博物馆中,保存着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维京时代文物。其中有两件珍宝值得注意。

左边这个小石雕刻画的就是一名盾女的形象,长长的束发、长裙的下摆和并不宽阔的肩膀表明了这是一位女性,左手的盾牌清晰可见,右手的长剑搭在肩膀上,呈现出一副英武的样子。右边的雕刻有点抽象,但是考古学家已经据此绘制了下图,以大概呈现出这块雕刻的场景。

永不凋谢的武德之花

在斯基泰游牧部落与维京人的社会中,这种女性武士文化传统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她们迥异于其他文明圈中的女性,拥有成为一名武士的权利并被族人们所广泛认同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论是斯基泰人游牧的欧亚草原还是维京人居住的斯堪的纳维亚,那里的生存条件较之其他地区都堪称险恶。斯基泰人需要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牲畜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决定性因素。草原夏季的雷暴和冬天的暴风雪会对牲畜造成巨大的威胁,因自然灾害他们会经常蒙受很大的损失。而在斯堪地纳维亚,土地不肥沃,农业耕作区域十分狭小,人们主要通过畜牧业和渔业维持生计,所贮藏的食物和粮食会经常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在古代,无法自给自足的情况下,人们就不得不对外发动战争和侵袭活动,以从敌人那里掠夺足够的生存物资。频繁的冒险和劫掠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文化与意识形态同农耕文明会有很大的差别,由此带来的社会角色分工和社会性别观念也会有所不同。

草原女骑士群体的诞生需要非常特殊的先决条件

对于他们来说,当部落中的男性外出作战长期不归时,女性以往所扮演的'主内'角色就开始向'主内又主外'的方向发展,男性的一些社会职能开始转移到她们的肩膀上,她们内部也开始出现了分化。一部分较为强健的女性通过学习战争技艺担负起部落的对外防卫任务,家务、耕织等传统女性分工对她们越来越陌生,久而久之变成了独特的女性武士团体,她们虽然没有完全脱离社会生产,但是她们已经与传统的女性有了很大的区别。

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句话在斯基泰女性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同于农业耕作这种大体力消耗的生产模式,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男女扮演的角色没有很大的差别,性别这一因素对社会生产带来的影响并不突出,因而在游牧文明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往往要高于农耕文明,这也是人类文明早已迈入父权社会之时,游牧部落中依旧带有明显的母系社会遗存的原因之一。

亚马逊部落是典型的母系社会,她们与其他的文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些勇敢的女性武士也是自身所处的社会体系之中,女性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影响因素之一。在维京社会中,不论女性婚前还是婚后,都被视为娘家的一员,而且这种观念不会因为结婚而有所改变。此外,如果对婚姻不满意,女性有权利单方面与丈夫离婚,也就是说她们可以'休了'自己的丈夫,而且嫁妆可以悉数拿回娘家,如果导致女方决定离婚的责任在于男方,则男方的聘礼无需归还。这种女性社会地位在古代的其他地区几乎是不可想象,斯堪地纳维亚女性的社会话语权之高可见一斑。时至今日,北欧地区的男女平权依旧走在世界前列。

通过双手,维京女性搏来了自己的社会地位

几千年来,人类文明史的绝大部分时期都是处于父权社会统治之下,战争成为男性独占的游戏和女性永远无缘的禁区。然而,有一些女性通过自己的双手,打破了男性在提供安全资源上的绝对垄断,披坚执锐,百炼成钢,用手中的弓与剑开拓出一片属于女性自己的新世界,赢得了来自男性的深深敬意,这在强调蛮力至上的冷兵器时代,尤为可贵。她们的勇气与坚毅已经深深地镌刻于青史之上,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这些平权运动的古代先驱,她们的精神遗产为今天的人们如何正确地争取女性的合法权利,带来了引人深思的启示。

请扫描下方 二维码 
加入冷炮的 知识星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