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王朝留的辫子代表着什么?

 天津实诚人 2019-04-04

中国有句古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传统的中国人眼中,我们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是由父母给予的,都不属于自己。甚至是一根小小的毛发,如果有损坏都是对父母的大不敬。

在清朝之前,中国其实就有了扎辫子的习惯。最早的扎辫子的习惯始于先秦,在如今的秦始皇兵马俑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盘发的士兵的存在。但那时的中原汉族人民并没有统一的扎辫子的要求,男子也可以留自己想要的发型。基本上就是把头发盘起来,然后用簪子插进去。

而将男子发型进行统一扎辫子要求,是从清朝开始。在很多清朝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前面剃着光头,后面扎着长长辫子的中国男性。那么清王朝为什么要求男子的头发都扎成辫子呢?这个还得从满族人的祖先女真族开始说起。

女真族人信仰的是萨满教,按萨满教说法:头发在头的顶部,最接近上天,因此是灵魂栖息之地,极为神圣,所以头发是一个人灵魂的所在地。而作为游牧民族的女真族人,经常与邻居人种部落发生战争。像汉族人死后要回归故乡的传统一样,女真族也有类似的传统。

但是要将在外征战而死的尸骨运回故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女真族人就将战死沙场的将士的辫子带回故乡进行安葬,在辫子上写着阵亡将士的名字,进行招魂以求来世能投胎个好命运。

其次女真族作为游牧民族,经常需要在地 上奔跑,和野兽、敌军进行追赶。那么如果他们的头发不进行束缚,任由其在风中飘散的话,很有可能会挂到树枝。所以他们需要梳着辫子,行动会更加方便。以上便是清朝人扎辫子的由来。

清军入关的第二年,顺治皇帝便下令:所有人必须要剔除前面的头发,后面进行束发盘辫,如有不从者皆要杀头。当时下了这样一条规定“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清政府为什么要所有的汉人都留这长长的辫子呢?

清朝统治者满族人属于少数民族,而中原一带是汉族人的天下。满族人在入主中原之后,要巩固自己的民族政治统治。扎辫子是满族人的习俗,而汉族人的传统当中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允许对头发有任何的损伤的。

所以他下如此命令,便是看看有哪些人是不愿意真正的臣服于清朝统治的。以此方法来的巩固自己政治统治,排除一些不愿臣服于自己的人。中间也酿造了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的一系列惨剧。所以汉族人留辫子,就代表着是真正臣服于满族人的统治。那么清朝人这么长的辫子又是怎么打理的呢?

从电视中我们看到那个复杂的长辫子,编织起来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更不用说经常来洗了。在清朝那个年代,经常发生战乱,一些地方的水资源也非常匮乏,所以不用说能够经常用水去洗头了。再说那么长的辫子清洗一次,又编成麻花辫,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所以清朝人在春季和秋季冬季基本上都不怎么洗头发。在炎热的夏季的时候,即使在出汗之后,他们洗发的频率也大概就是15天甚至是一个月一次。平时女性为了掩盖头发气味,基本上就是用各种香料。所以真要是穿越过去,夏天周围真的是爽歪歪。

在我们现代人的眼中,清朝的辫子就成为了腐败清政府的代言词,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象征。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先生便发布了剪辫令云:

“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今者清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尊者以违法论。”

终于在中国,在华夏土地上流行了200多年的长辫子一时间全然消失,中国大地幻化出新的革命生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