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载传颂的赤胆忠心 千年不朽的爱国名篇——浅析《满江红》

 昵称32901809 2019-04-04

千载传颂的赤胆忠心  千年不朽的爱国名篇——浅析《满江红》

岳飞是南宋著名爱国将领,岳飞少年从军,眼看家乡被金人践踏立志驱除鞑虏,收复失地,所率领的部队骁勇善战,屡立奇功,有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名。当年他追击金兵至朱仙镇,敌军已经元气大伤,溃不成军,正想乘胜追击,却被奸臣秦桧构陷,一日连发十二道金令命其班师回朝,岳飞满腔愤恨,仰天长叹“十年之力,废于一旦。”之后又被污蔑抗旨,以“莫须有”的罪名迫害致死。今日杭州岳王庙内,秦桧夫妇依然跪在他的墓前,但是当年三十九的岳飞,只能成为空有一腔报国志的英灵了。

这篇词的创作时间历来众说纷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所蕴含的深沉热烈的家国情怀,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满江红》因为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也因为岳飞纯正不曲,书如其人的美誉,成为历史长河中的千古绝唱。

千载传颂的赤胆忠心  千年不朽的爱国名篇——浅析《满江红》

本词开篇一句“怒发冲冠”,用头发竖起来,帽子被顶飞这样夸张的动作描写直接地表达了词人无比愤怒的心情,这种愤怒源自于对金兵践踏大好河山的仇恨,源自对南宋王朝昏庸腐朽,是非不分的怨恨,也源于对奸臣弄权却无能为力的愤恨。急骤的雨稍稍停歇,诗人独自倚着栏杆,抬眼望向天边情不自禁的呼喊,满腔的壮志豪情激烈的翻滚着。热烈的感情一层叠着一层,让我们仿佛感受到这位将帅之才无法压抑的汹涌而来的怒和怨。接着又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愿望,古人三十而立,作者却说自己三十岁了,昼夜不分,南征北战,功名却还像尘土一样。这样压抑的感情在末句发生转折,作者告诫自己要扬起斗志,不要等到年迈时满头白发,只能徒劳的悲伤。尽管此刻他恨他怨,他心中最期盼地依然是国家统一,天下太平,也依然以此为己任,从未言弃。

千载传颂的赤胆忠心  千年不朽的爱国名篇——浅析《满江红》

若是其他词,下阙或许稍作退让,来平衡全词的意境,但是这首词没有丝毫收敛,通篇写尽了诗人强烈的怨恨。“徽宗、钦宗两个皇帝被金人俘虏的奇耻大辱尚且没有洗刷,我身为臣子的怨恨该到何时才能消除哪?”一片忠贞爱国之情,深仇大恨之痛,都在这十二个字当中,字字泣血,掷地有声。面对如此的国仇家恨,诗人再次发出壮志豪言,愿驾驭战车直捣贺兰敌人的大营。这句应出自《崆峒山》“踏碎贺兰石,扫清西海尘。”这里借用典故,表达诗人要以打败西夏的气魄来对抗金兵。“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又一次激烈地表达了对敌人的深恶痛绝,甚至到了食肉饮血的地步。最后说到自己定要重新收回疆土,再重新回京报捷。一腔孤勇,一腔赤胆忠心,毫无保留地被写在了这首词里。

千载传颂的赤胆忠心  千年不朽的爱国名篇——浅析《满江红》

全篇言辞之激烈,感情之真挚,都让人不禁肃然起敬;下笔之沉重,意境之深远,也让人感慨这位闻名天下的武将,竟也如此工于诗词。从艺术性上讲,全词善用典故,对仗工整,手法运用极佳,绝对是一篇上好的宋词。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中读到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建功立业,守卫祖国的壮志情怀,能从他激昂的文字和热烈的情调中感受到这位爱国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赤子情怀,也能从中得到积极向上,年少当进取的力量。这份情怀影响了华夏儿女几千年,还将继续在千里江山间传唱,岳飞的浩然正气,碧血丹心,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

千载传颂的赤胆忠心  千年不朽的爱国名篇——浅析《满江红》

品中华古诗词之美,弘扬传统文化,若对“话诗词曲”的解析有不同见解,欢迎下方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