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输凤凰丽江,这些人少景美的小众古镇私藏了国内最美的春天!

 刘飞宏33 2019-04-04

好春光,就该去逛古镇!和煦阳光下,走在淳朴的古镇上,小桥流水、青山绿水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

除了人尽皆知的周庄、乌镇,小派挑选了一些相对小众的古镇,每一个都人少清净、景色秀美,送给在春天蠢蠢欲动的你!

南浔古镇

中国首个世界文化遗产的江南古镇

自从热播美食综艺《十二道锋味》第二季探寻古镇美食将取景地放在了南浔,这个低调而优雅的江南古镇,便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

屹立于水面上的一座座古石桥,是南浔夜色的点睛之笔。昔日的南浔古镇作为一个商业重镇,船只经常由此经过,因此南浔的桥整体上都要比其他古镇的桥高大很多。

横跨在河面上的石桥在灯火的照射下映在水面上,勾勒出迷人的姿态,让夜游南浔的人无不流连忘返。

入夜的南浔更是不容错过,没有其他古镇的“灯红酒绿”,安静得好似不食人间烟火。走在石板路上,一串串大红灯笼及对岸的人家灯火将整个古镇映衬的非常美丽。

— 必打卡景点 —

由于西洋风曾经在此盛行,南浔古镇成了江南唯一的中西合璧的水乡古镇。因此才会有人说,若把西塘比作小家碧玉,把乌镇比作大家闺秀,那么南浔则是留洋归来的十三姨,优雅大气中还有那么一点叛逆。

百间楼

百间楼是南浔的最大亮点,据说为明代礼部尚书董份归隐南浔后为女眷家仆而建的居屋,当初建成时约有100间楼房,故称'百间楼',至今仍住着当地的原住民。

整个建筑群沿河蜿蜒而建,长度近400米,建筑风格既有明代风格又有清代建筑风格,属于典型的民居楼群建筑。

 

小莲庄

又称“刘园”,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私家花园。

由亦庄、家庙和园林三部分组成,园林分外园、内园,长廊曲桥、楼亭阁榭,一点也不输大名鼎鼎的苏州园林。

 

藏书楼

嘉业堂藏书楼,是刘镛的孙子所建,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是南浔古镇最有历史价值的地方,千万不能错过。

懿德堂

张石铭旧宅,又名“懿德堂”,是江南巨富、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张均衡所建的大宅院。

前临古浔溪,坐西朝东,有五落四进和中、西式各式楼房150间,是江南罕见的基本保持明清历史旧貌的豪门巨宅之一,被称为“江南第一民宅”。

红房子

刘氏梯号,又称“红房子”,是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三子刘安的居处,最大的看点是南北部分融入了罗马风格建筑。

从外面看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进入之后,却会恍然如到了异国他乡。 

张静江

故居

张静江故居是典型的晚清江南豪门大宅,高大幽深,在南浔古镇的旧宅当中可以算是最高的建筑了,其外墙上还建有马头墙,也称“封火山墙”,这个倒是跟其相邻的百间楼建筑同出一辙。 

相较于乌镇等其他古镇,南浔没有太多的现代商业文化喧嚣,有的是相当怀旧的麦芽糖、斑驳的石板路和蜿蜒的小河道。可以说,南浔是所有人期盼中水乡安静的样子。

黄姚古镇

探寻电影《面纱》取景地

第一次听说黄姚古镇 ,还是因为电影《面纱》,其中绚烂的花海、秀丽的风光让人过目不忘。

与大名鼎鼎的阳朔相比,这里的人几乎可以用“稀少“来形容。

古镇内300多间明清宅院,青砖黛瓦,飞檐画栋,岭南风格极其浓郁。

古街按九宫八卦阵势布局,一条主街延伸出八条弯弯曲曲的街巷,宛如一大迷宫,大街小巷均用青石板铺砌而成,像一条起舞的青龙。

迷宫般的建筑只是黄姚的外表,幽幽散发的文气才是黄姚的内涵。这里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构成古镇独特的景观。

整座古镇共有黄姚人题写的楹联197副,诗词186首。全镇现存有50多块牌匾,一块块牌匾如同古镇一张张泛黄的名片。今天,古镇居民仍然崇尚吟诗作对,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自书对联,自娱自乐。不像小派遇个美景吃个美食,只会说“我的妈呀”和“OMG”……

对于喜爱摄影的人们来说,夜色中的黄姚古镇是创作的绝佳素材。悬挂在屋顶上的红灯笼照亮这座小镇,石板上的光影令古镇的夜色更加绚烂。

— 必打卡景点 —

石板街

石板街是黄姚人气最旺的地段,也是感受黄姚风情最好的去处,包括金德街、迎秀街、天然街、中兴街等几条街道相互接连。

带龙桥

“带龙桥”为古黄姚八景之一,它是古镇15座石巩桥中最大的阶梯式石桥。桥面全部用当地的厚石板铺成,石板之间用特制的铁卯连锁,把桥面牢固平整地连成整体。

石跳桥

石跳桥始建于清嘉靖十六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整座桥长19米,由31个石墩组成,石墩间距按人行走步伐恰当排列,既利人行,又不影响泄洪。

从你踏上第一个石墩子开始,便会不自觉地一蹦一跳地走到桥的那头,好像找到了小时候跳房子的乐趣。

仙人井

当地人把这井水称为神仙水,传说人饮后百病不生。它不是一个圆圆的泉眼,而是由几座方池相连,功能性非常强。

按照顺序,从泉眼流出的水,第一口为饮用池,第二口为洗菜池,剩下依次用作洗衣服、洗农具,最后汇入河中。百年来,镇上的人都自觉遵守,沿袭至今。

古戏台

古戏台始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至今近500年。这是一座亭阁式建筑,以八根木柱作支架,为单檐木石砖瓦结构。旧时台底四角还放置大水缸,以增强共鸣效果,每当台上敲锣打鼓时,10公里外的高地仍可听到响声。

同里古镇

春风十里,不如同里

“小桥、流水、人家”——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精美古代建筑的同里,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意江南,近年来,又成为了摄影镜头中的画里古镇。

水是同里的命脉,同里的灵魂。同里最具灵气最有江南韵味的就是一湾湾的清水了。

这里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所以,走进同里,不用先急着去找那些著名的园、堂、桥啥的,沿着蜿蜒的河道随处走走,醇正水乡的味道扑面而来,旧时江南的画风便跃然眼前…………

坐船环游小镇在同里也是一件美事。坐在乌篷船之中,桨声应和水鸟之鸣,游客会随着船经过一个个故居和藏馆,也许会经过你前一天刚刚落脚过的茶社,从水面向岸上看去,又是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象。

— 必打卡景点 —

退思园

“一园”,指的就是同里赫赫有名的退思园。退思园是清光绪年间(1885年), 安徽兵备道任兰生回归故里后建造的一座私家花园,取《左传》中“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

退思园主要特点一是布局小巧玲珑,而不露富。建造时园主不讲究园林的气势与气魄,以诗文造园,追求园林的神韵与诗意,品味清淡与素朴;二是采用横向建筑,风格独特。一改以往园林都是纵向的结构,而变为向横里建造;三是亭台楼阁齐全,集古典园林之精华,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堂、房、轩,一应俱全。

嘉荫堂

同里“两堂”之一,建于1922年。嘉荫堂最大的特色,正厅的梁木像极了明代官员的帽翅,所以俗称就叫“纱帽厅”。

嘉荫堂的后面就是同里的后街,从后窗看去,水乡古镇一幅画。

崇本堂

同里“二堂”之一,如今是江南水乡婚俗馆。这里处处透漏着苏式雕刻的精髓,引人入胜的木雕、各种花样的漏窗,甚至还有一套木雕的西厢记。

耕乐堂

耕乐堂,意为同里人对晴耕雨读式生活的自在自乐。

门楼上的砖雕技艺高超,堪称精品,是同里一绝。

“三桥”

“三桥”为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这三座桥相距不足50米,成品字形排列,有桥中一品的美称,是同理古镇的桥中之宝。

同里人也有走三桥的风俗,三座桥每一座都有不同的象征含义,太平桥寓意平平安安,吉利桥祈愿大吉大利,长庆桥则表达了长生不老的愿望。如果你来到同里,也不妨在三桥之上走一走。

珍珠塔

珍珠塔景点,又称古侍御坊,是明嘉靖万历年间,任南京监察御使的陈王道的故居。景点由御史第、陈家后花园、陈家牌楼、宗祠四大建筑群组成。

穿心弄

在同里古镇走过的第一个地方是穿心弄,也是这里独独让我印象最为深刻。这是一条长约300米且窄的仅容一人穿越的巷子,若是两人同时经过,必须得相互侧身方可通过。

宏村

浓淡相宜醉山水

宏村是徽派民居村落中最具代表性的村子,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

宏村不大,面积大概就300多亩,所以不必要做什么路线规划与攻略,信步逛去就可。

行走在宏村之中,到处都是最典型的徽派建筑。白墙灰瓦马头墙,这标志性的建筑风格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因此,前来这里写生的画家和学生也尤其之多。

因为有水的点睛,宏村在一日四时,总能呈现出韵味各部不相同的美。

宏村的晨是最不容错过的时刻,逆光的方向望去,古村烟云缥缈,古卷的气息更加的浓郁,也更多了层神秘的色彩。绝对值得你起一个大早!

夜里,月沼周围会亮起灯光。湖面如镜,灯光绚烂,水映灯,灯映湖,景色艳丽却又安逸静美。而除去月沼水波灯影,主街道的热闹人流,其他地方则安静的就像是一个来自远古时代的村庄,灯光昏黄,人影稀少。

— 必打卡景点 —

南湖

宏村南湖仿照西湖平湖秋月式样,所以人称黄山脚下小西湖。小虽小,却依然美的动人。南湖上一大片的荷花枯枝,想象荷花开的季节里来一定是更美的。

月沼

月沼是半月型,据说开挖月塘时,很多人主张挖成一个圆月型,而当时的76世祖妻子重娘却坚决不同意。她认为“花开则落,月盈则亏”,只能挖成半月形。所以最终成今天形状。

南湖

书院

远远望去,村落中最显眼最气派的建筑便是这座南湖书院。书院大气恢弘,可见宏村自古就尤为重视教育。

当地也有冬至后杀猪,春天晒火腿的习俗。时不时都会看到墙上挂着火腿,在阳光下泛着光。

沙溪古镇

茶马古道上的最后集市

时光打了一个盹,留下了保有纯正血统的千年古镇——沙溪。

沙溪是镇守在茶马古道上的最后集市。虽然随着古道的衰落而被人逐渐遗忘,却也因此更好地保存下当年的风貌。不那么便利的交通,也将过度的商业气息隔绝在外。

几条小街小巷便交织成了沙溪,不出2、3小时就能逛完。而浓缩在古镇里两千四百余年的马帮岁月,绝非一朝一夕所能阅历。

国内仅存的明代白族佛教寺——兴教寺,是沙溪最神圣的存在。民族佳节时,身着盛装的白族儿女依旧会聚集在对面的老戏台载歌载舞。

 

没有闹腾的酒吧,没有卖着同质化商品的商铺,没有蜂拥而至的客流。只有老人们打麻将消遣,老奶奶坐在街边贩卖小吃,和仍然原始的老理发店。难怪滇西北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走过大理,路过丽江,别错过沙溪。

安昌古镇

原汁原味的老绍兴之韵

有人说,这里就是十年前的西塘。小镇沿河而建,北岸为商,南岸为居,一座座石桥将两岸的往来紧密地连接起来。

乘坐乌篷船沿河游览,是许多人选择安昌的理由。跟随船只的游走,看的是三里街市的古朴气息。


河边的廊棚下,兜售着安昌人自制的小吃和生活小玩意。从扯白糖到手工布鞋,都可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老手艺。

河岸边密密麻麻挂着的腊肠,也早已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线。《舌尖上的中国》捧红了当地的仁昌酱油和腊肠,不妨带些回去。

 

古镇里的时光,总是仿佛过得很慢。你可以把时间忘了,穿过小巷,踱过古桥,晒一晒太阳,喝一盏茶,便是度过了最好的春日时光。

你还去过哪些值得打卡的古镇?不妨也留言推荐给小派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