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生命中大多要经过三个重要的“礼” 它们就是 洗礼 婚礼 葬礼 洗礼作为人生头件大事, 在希腊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根据东正教的教义,洗礼的目的是让基督徒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归入耶稣的名下,即承认自己是基督徒。而今,它已成为新生儿入教及取名的正式仪式。 在希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新生儿均在父母的操办下接受洗礼。 此外,东正教还认为,这种神圣的礼仪可以使人的罪行得以赦免。因此,即或是在出生时未受过洗的人(尤其是来自国外的外国人),也可以在其人生的任何一个年龄接受教会的洗礼。 那么,洗礼又是怎样的一个程序呢? 受洗的孩子一般不超过一周岁,选择这个年龄段主要是因为实际操作上的需要。 因为,东正教洗礼时,要把孩子全部放入水中,如果孩子长得太大,则不太方便于仪式的进行。 要为孩子洗礼,首先应该挑选施洗的教父或者教母。不用同时又选择教父又选择教母,因为教父的配偶即为教母,而教母的配偶即为教父。 根据传统的习俗,每对夫妻第一个孩子的教父(或教母),往往是由他们结婚时的伴郎(或伴娘)来充当的。此外,其他的亲朋好友如果有意的话,也可向孩子的父母提出申请,父母经过筛选后决定由谁出任。 被选中的教父(或教母)首先要为孩子准备受洗时佩戴的十字架。 这幅十字架可谓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首饰,自打受洗这天起,就应该一生佩戴,永不摘下。因此,十字架一般是黄金等贵重金属制成的,有的上面还镶嵌着宝石或钻石。 随后,孩子的父母与教父母一起筹备洗礼的事宜。包括则定日期、购置洗礼用具及孩子洗礼后的新衣物、装饰教堂、准备请柬及礼品、筹备酒席等。 费用由父母及教父母共同分担,其中新衣物及教堂的装饰由教父母全部负担。而孩子的父母作为答谢,要为教父母准备特殊的礼品。 洗礼一般在周日的中午进行。洗礼那天,教堂内摆满了白色的鲜花和蜡烛,一切都显得圣洁而隆重。教堂中央、神坛前最显眼的位置上,摆放着将要施洗新生儿的特制洗礼盆。 洗礼盆看起来像一个金属制成的大号金杯,外面同样装饰着鲜花,里面放着温水。 仪式开始后,神父一边唱着圣诗,一边指引着教父母向孩子身上涂抹圣油(即橄榄油)。 根据传统,孩子在受洗前,是不允许剪头发的。受洗仪式中,孩子将被神父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剪去四小缕头发,意味着自“三位一体”的教义。 这些仪式过后,神父会将孩子三次放入水中,象征着归入耶稣的门下。随着新生儿响亮的哭声,一个新的基督徒诞生了,众人们鼓掌以示祝贺。 随之,新生儿要换上已经准备好的新衣服,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 衣服包括帽子、内衣、上衣、裤子、鞋袜等全套装备,一般为白色或极淡的亮色,象征着纯洁。更衣后,教父母庄严地为孩子戴上十字架,并正式成为他精神上的父母。 洗礼后的第一个周日,孩子的教父母还要亲自带着孩子去教堂做弥撒。不要小看这精神上的父母,在希腊人心中,他们有时甚至比孩子的亲生父母地位更加重要。 孩子受洗后,三天之内不可以洗澡。因为,传统的希腊人认为,洗礼中的圣油将保佑孩子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 三天后,孩子的母亲才可以为孩子洗去身上的圣油,但是,洗过身体的水必须要倒入海里。 希腊传统习俗中,起名字的方式也是很有意思的。 一般来讲,孩子的名字都要跟随自己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这一点,被希腊人传承了几百年,至今如故。尤其对于每个家庭的第一个孩子,这项习俗尤为重要。 因此,在希腊,你经常会发现爷爷与孙子、奶奶与孙女同名同姓的现象。也正是如此,希腊人在填写正式表格和文件时,一定要在姓名一项外,再加上“父名”和“母名”两项。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频繁出现重名重姓的混乱局面。 这样的规矩,令很多初来乍到的中国人一头雾水,不知希腊人在搞什么名堂。也正是这样的规矩,即或是在希腊人中,如今也引起了不少质疑。因为,经常有年轻的夫妇为了孩子跟哪方父母的名而发生争执,有的甚至闹到了离婚的可怕境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