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锡纯先生药用石膏浅览

 爱中医2 2019-04-04

昌平传统中医工作室

张锡纯先生药用石膏浅览

张锡纯(1860—1933年),字寿甫,河北盐山县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医学泰斗。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乃继《伤寒杂病论》之后“医学第一可法之书”业医者无问中西,几乎无人不晓。先生医术精湛,屡起沉疴,饮誉九州,临证善用石膏,有“石膏先生”之美誉。先生认为石膏质重气轻,性微寒味辛,其重也能深入脏腑,其轻也能外达皮毛,其寒也能祛脏腑之热,辛而能散,而其寒又无黄连、黄柏、龙胆草伤中之弊,为治疗外感内伤热病的圣药。先生实践用石膏出神入化,浅读《衷中》,试做小结如下。

一、用量不拘一格

先生对石膏药性认知宗于《神农本草经》,认为:《本经》原谓其微寒,性非大寒可知。且谓其宜于产乳,其性尤纯良可知。先生熟谙《伤寒论》且引用仲景石膏之用讲“汉季张仲景所著《金匮》中有竹皮大丸,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中有石膏。夫乳中者,生子之时也,其烦乱呕逆必有外感之实热也,此实通《神农本草经》石膏主产乳之义以立方也。”缘于对石膏的深切熟娴,先生提出“石膏之质甚重,七八钱不过一大撮耳。以微寒之药,欲用一大撮扑灭寒温燎原之热,又何能有大效。”故,张氏临证用石膏,少则一两,多则七八两。“愚用生石膏以治外感实热,轻证亦必至两许;若实热炽盛,又恒重用至四五两,或七八两,或单用,或与他药同用。”尽管先生大量应用生石膏,但强调受药为度,指出石膏“必煎汤三、四匙,分四、五次徐徐温饮下,热退不必尽剂”。

二、用法活泼多样

先生药用石膏,用法灵活,领悟深刻。或入汤剂,言“石膏煎汤,毫无气味,毫无汁浆,直与清水无异,且又乘热饮之,则敷布愈速,不待其寒性发作,即被胃中微丝血管吸去,化为汗、为气,而其余为溺,则表里之热,亦随之俱化”。或入散剂,对于“煎石膏清水,亦吐”的病者“俾用鲜梨片蘸生石膏细末,嚼咽之”以取效。先生在阳明病三承气汤证中讲其活用白虎加人参汤“将石膏不煎入汤中,而以所煎之汤将石膏送服”,在硝菔通结汤中又讲“生石膏若服其研细之末,其退热之力一钱可抵煎汤者半两。若以之通其大便,一钱可抵煎汤者一两。”先生又熟谙石膏生熟之别,巧用煅者,取其收敛之力,将肺中痰涎凝结成块,易于吐出,治疗外感痰涎壅滞胸间,又讲“若以治寒温大热,则断不可煅”并指出:误服煅石膏,能将人外感之痰火及周身之血脉皆为凝结锢闭。

三、巧妙配伍使用

先生临证用石膏,或有单用,但尤擅配伍使用,择举几则如下。其以石膏伍用,或寒热并用,或攻补兼施,或升降相宜,或中西合用,应用巧妙多端。先生用石膏配伍最多的是人参。因身体虚弱者用白虎加人参汤者,必石膏与人参并用,始能逐久匿之热邪外出也。对于寒温大热之后复真阴,石膏得人参,能使寒温后之真阴顿复,而余热自消。先生对石膏粳米共用又有深刻见解,言:石膏同粳米煎汤,乘热饮之。俾石膏寒凉之性,随热汤发散之力,化为汗液尽达于外也。其稠润之汁,又能逗留石膏,不使其由胃下趋,致寒凉有碍下焦。先生善用石膏配蝉蜕解热,其治疗温病医方中清解汤、凉解汤、寒解汤、和解汤、宣解汤、犹龙汤无不用石膏与蝉蜕,石膏伍蝉蜕清透并举,透邪外达。先生不拘中西,认为:石膏之性,又最宜与西药阿斯匹林并用。盖石膏清热之力虽大,而发表之力稍轻。阿斯匹林味酸性凉,最善达表,使内郁之热由表解散,与石膏相助为理,实有相得益彰之妙也。

先生缘于对石膏性味的熟娴,认知的深刻,其实践用石膏之广泛恐古今无人可追。如用于感受风寒入里化热、温病发热神昏、咽喉肿痛、外感痰喘发热、疟疾兼实热、产后温病发热、治痢证身热不休、脑漏、实热腹痛、风热所致眼疾、瘘证、痔疮、梅毒、金疮、胞宫溃烂等等。先生之用石膏,以药性为准绳,师古不泥,圆机达变,巧妙倍出,实为后人之楷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