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陈乔恩的一条微博引起了热议。 关于“少女感”。
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我也曾困在这个词里,将它视为极高的赞誉,直到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书写属于自己年轻的精彩,才慢慢意识到,对于少女感的执念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 01 什么是少女感? 这并不是一个糟糕的词,甚至对它最初的诠释,是一种很让人羡慕的人生状态:在现实和岁月的打磨下,依然能坚守初心、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依然有全身心拥抱世界的纯真和勇气。 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少女感却成为了一种外在的审美:
与其说少女感,不如说是迎合男性审美的少女脸——年轻单纯、甜美可爱。 图片来源:《锵锵三人行》 而形容每一个年龄段的女性,好像也只剩下贫瘠的“少女感”一词。 去年年底,惠英红参加活动,这个经历半生风雨,坦然面对泥泞与鲜花的女人,对她的评价竟然也是一句——“凹出18岁的少女感”。 可是这个女人根本不屑于什么少女感。 少女感这个词在她身上太过轻了。 她早就过了靠容貌来博取好感的年龄,站在这片靠自己能力赢得的江湖上,她的美,早已与容颜年龄无关。 02 对少女感的追逐,归根究底是对年龄的恐惧。 人们对于年轻这个词,有点过于执着和着迷,好像觉得年龄是一件特别值得畏惧的事情。 《我家那闺女》中,张小斐说了一句让人很印象深刻的话:“刚毕业像一屉热腾腾的包子,然后一开盖慢慢慢慢就凉了”。 焦俊艳更是直言:30岁的女演员,像是被人挑选被人嫌弃一颗菜。 图片来源:《我家那闺女》 外界总是希望那些灵动的女演员可以停留在一个青春貌美的时间段。 姚晨在《星空演讲》中透露自己生完宝宝之后,事业陷入尴尬期,望着婆婆妈妈的狗血剧本,整个人都是“丧”。 周迅在《明月几时有》拍摄后,被人说“老”“少女不再”,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焦虑:“我真的早上起来,坐在沙发上就开始哭,阳光再好也会哭”。 图片来源:《时尚芭莎》 “不仅仅是中国,亚洲文化里面其实都是偏少女文化”。 感觉一过了25,尤其是30,女人的魅力就开始走下坡路,皮肤松弛,眼角的皱纹日趋增多,不青春了,不嫩了,不美了...... 年龄越大,越“老”越“皱”,于是少女感听起来总是格外让人心动,一群人想尽办法去维持少女人设。 有意无意,塑造了整个社会单一的幼龄的审美。 而女性在不同年龄段的美丽与魅力,却被削减和模糊了。 图片来源:星空演讲 03 最近很欣赏一位摄影师:Peter Lindbergh。 他的镜头里,展露出女性几乎没有化妆的面容。没有磨皮,也没有后期,就这么把30岁,40岁,50岁,60岁最真实的容颜赤裸裸的展现出来。 她们的身上很难看到娇羞柔嫩的少女感,可是你怎么能说她们不美。 有雀斑有皱纹的章子怡,身上褪去了招娣的娇嗔,玉娇龙的张扬,骨子里却流露出来别样的女人味。 凯特·布兰切特,只是往那一站,便是独一无二的女王。 乌玛·瑟曼老了,那又怎样,笑起来照样性感的要人命。 妮可·基德曼。 海伦·米伦。 罗宾·怀特。 凯特·温斯莱特。 朱利安·摩尔。 她们都不年轻了,可年轻和完美本就不是美丽的定义。 Peter Lindbergh表示:女人的美,是独立、率性、带着层次的美,你能从眼神和肢体中看到她们的故事。 一个人的容貌能保持多久?五年?十年?可一个女人的美,却是慢慢沉淀出来的。 岁月赋予她们的除了皱纹,除了松弛的皮肤,还有那份独一无二的气质与性感。 04 奥黛丽·赫本说:女人的美丽是跟着年龄成长。 人人都记得奥黛丽·赫本年轻时最美的模样,那澄澈一如秋水的眼睛,瞬间令人屏息,但我更爱她年老时候的模样,那是过尽千帆后的坦然,是经历世事后的仁爱,是由内而外焕发的光彩。 刘晓庆在自传里写道:
金星问刘嘉玲:是否真的身家八亿资产? 刘嘉玲回答:我不止八亿,我整个人是无价的。 一个50多岁的女人,经历过感情纠纷,经历过流言的诋毁,经历过最黑暗的时光,却在镜头前坦白自己无价,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那份自信,又酷又帅! 她也询问过最想回到那个年龄? 或许是回到那个单纯青涩的少女时代,没有遭遇社会的黑暗,没有跌落人生的低谷,容颜是美丽的,未来是美好的? 但她的回答是:我还真就非常喜欢现在的年龄。我不喜欢我以前那个时候,因为你很彷徨,你很不确定,你很不自信。我现在这个状态,是我最饱满最自信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