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元素和空间的观察是重点 这是一张用长焦镜头拍摄的带进人像照片,虽然构图和元素配置都不错,但还是少了一点特殊的感觉。 仔细观察场景,找到了一个可以穿过枝叶的拍摄角度,并快速变换焦段,使遮挡的区域在画面中更大一些。 立体感:轮廓透视法;环境元素:九重葛的枝叶。 图1、图2中,模特其实都是在相同的位置。图1采用长焦镜头带景的拍摄方式画面简洁,稍微带点局部的前景,但不是很明显。 在这样大片的九重葛中应该不难找到一个空隙,让镜头穿过来拍摄。剩下我们要做的就是仔细观察场景,寻找可用的机会。 图2就是采用上述方式拍摄的。与图1相比,又是另一种感觉。拍摄时画面中要留多少红、多少绿,完全由摄影师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把握。或许你会问,这样的拍摄结果根本没有留下太多的场景信息,是否太像“糖水照”了? 实际上,前景中九重葛和叶子的色彩,以及穿过空隙,隐约能见到的场景,都是场景信息的一部分。 就空间来看,图2仍然具备了前、中、后景的层次。就画面来看,如果日后我们再翻看这张照片,一定会对当时殷红的九重葛场景记忆犹新,所以这些信息是有用的。 综上所述,带前景实际上也是带景人象的一种,属于广义的带进人像。 影响摄影师判断的原因 这样的道理说来简单,但是在拍摄时,大部分摄影师都会忽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摄影师会觉得有些角度是被挡住的。 被挡住了还拍什么?在这样的下意识里,就有可能错过一些美好的可能和场景的元素。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