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复利”的那些事儿!

 Biao 2019-04-05

说起“复利”,可能你并不会感到陌生。

也许你曾经听说过,“复利”被爱因斯坦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也许你还听说过,“股神”巴菲特的巨大成功,离不开复利……

那么,什么是复利?它又为何如此神奇?复利一定能让你实现财务自由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近“复利”,了解“复利”。

一、神奇的“馅饼”

复利,简单说就是“利滚利”,其精髓在于把每一次投资的盈利全部转换为下一次投资的本金,如此循环往复。

复利是如何计算的呢?其计算公式是:S=P(1+i)^N,即本利和=本金×(1+平均收益率)的N次方,其中N为投资周期(年、月、日)。

举个例子——

假设本金50000元,年平均投资回报率为10%,投资年限为10年,那么,10年后所获得的本金和利息收入,按复利计算就是:50000×(1+5%)^10=12.97万元。

如下图所示,复利有三大要素——


假设本金不变,那么,影响复利的结果只有两个因素:一是平均收益率,二是投资的周期。投资收益率越高,投资周期越长,财富积累越多。

在A股市场上,为何打新受追捧?为何股民都希望自己能“中签”?这也和复利有很大的关系。

根据沪深交易所制定的相关规则,新股上市的第一个交易日,在连续竞价阶段,其有效申报价格不得高于发行价格的144%。这意味着新股上市第一天的最高涨幅可达44%。从第二个交易日开始,就恢复到10%的涨幅限制。

一般来说,新股上市后,都会出现连续涨停,运气好的话,短短1个月资金就可以翻几番。

怎么样,被复利的威力吓到了吗?有没有一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但是,这个“馅饼”却不是那么容易吃到嘴里的。

二、复利的“陷阱”

想必许多人都看过这样一个经典的例子:一位年轻人每年存下1.4万元并将存下的钱都用于投资,每年获得平均20%的投资收益率,那么40年后将拥有多少财富呢?答案是:1.0281亿。

但是,有多少人注意到,每年20%的投资收益率,是多么难实现的一件事情?

如果,我们以“年”为投资周期,证券市场上几位投资大师的年均收益率分别如下:

索罗斯1969年以来平均每年年收益率35%;

彼得·林奇在13年的时间里,平均每年年收益率29%;

格雷厄姆,股神巴菲特的老师,在24年的时间里年平均收益率20%。

也许有人会说,投资大师也不过如此啊。在A股市场上,抓三个涨停就超越大师了呀?

然而,看上去超越大师是如此简单,为何中国股民之中却很少能出现闻名遐迩的“投资大师”?

因为,复利的要求看似不高,其实并不是人人能做到。

而从1957年到2010年,在巴菲特53年的投资经历,仅有2001年和2008年收益率为负,剩余51年都是正收益率,并且仅有1976年收益率超过50%。通过低风险的投资,并通过足够的时间周期,股神从最初的小资本,通过神奇的复利,成为了世界首富。

为什么在53年中,投资收益率只有一年超过50%的人可以被奉为“股神”? 为什么53年后,每年的收益率只有22%的人成为世界首富?

这一切都表明,实现复利增值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投资行为。

上面说过,本金、收益率、时间是复利的三大要素。在这三大要素中,本金和时间只能为正数,而收益率则可多可少甚至为负数。如果收益率为正,则为“利滚利”;如果收益率为负,则为“利亏利”,例如收益率为-10%,则本金则以0.9倍的速度不断减少——这就是传说中的“复亏”。

绝大多数书籍和文章只告诉你“什么是复利?”、“复利的奇迹”,却没有人告诉你复利的“陷阱”以及“如何才能获取稳定的收益”。

想要实现复利,投资者必须保证在大多数的投资周期里都能取得稳定的收益率。

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这个要求确实有点儿难了。从A股股民的经历来看,很多投资者确实既忍受不了短期波动、更忍受不了长期煎熬。但这也是投资者应该追求的目标,因为,投资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百米赛跑”,不应该奢望一夜暴富。

 
本文资料来源:博览财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根据公开资料整理而成,意在对市场表现和投资方法进行梳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所含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招商证券对文中所提及的行业不承诺盈利可能性,对使用本观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