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原文出自《庄子·外篇·胠箧第十》,是庄子道家思想的精髓。 庄子道家思想认为:孝悌仁义,忠信贞廉等传统道德观念,都是人为标榜的东西,不过是圣人的好恶而已。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倘若天下苍生皆循道而为,那么自然是天下太平,社会秩序井然有序,就不会有江洋大盗,也就不需要什么圣人。 例如:以天下孝道而论,乌鸦都会反哺,尽到做后代的本能,而不需要像人类一样彰显和炫耀孝道。 再来反观人类的赡养问题,宗旨是宣扬孝道,却往往是攀比心理。有的人无法满足所谓的孝道,不得不被动放弃赡养义务,就有了孝与不孝的区别。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之天下,是王者之天下。王者是国家机器的代理人,是王权(或曰法律)的制定者。盗或非盗,皆是由王者和王法说了算,王者也就算得上是前一种圣人。 后一种所谓的圣人,则是为王者和王权服务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他们有一套自己的学说,并希望王者能够践行各自的学说安邦治国。 其实他们的学说,也只不是个人的好恶好已。春秋战国是盛产思想家的时期,许多圣人(包括孔子)纷纷游说各国,都想王者践行他们的思想理论。然而,恰恰相反的是,春秋战国是社会最动乱的时期,城头变换大王旗是朝夕之事。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没有王法,就没有盗者之说。有了王法,就可以用王法约束,甚至于被诬陷为盗匪。 道家思想认为:顺其自然,顺应天道,无为而治才是善,上善若水即是道家重要理论。 如果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负责,做致良知的自我,不指责别人,就能够到达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 综合总结庄子思想的理论,题目的主要涵义就是: 1. 不要用个人的道德标准衡量和指责他人的行为规范,不要制造人为的不和谐。 2. 不要冠冕堂皇地说教,要从人类的基本欲求出发,善意理解他人的行为规范。人都是有良知的,既不是生来就是圣人,也不是生来就是恶人。 3. 没有绝对的圣人与恶人,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不要制造邪恶。 谢谢邀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