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

 一滴水之二 2019-04-05

清明,三月节。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物  候

《礼记·月令》中的物候解析

初候,桐始华

桐,木名,有三种,华而不实者曰白桐,《尔雅》所谓荣桐木是也。皮青而结实者曰梧桐,一曰青桐,《淮南子》曰梧桐断角是也,生于山冈。子大而有油者曰油桐。《毛诗》所谓梧桐不生山冈者是也。今始华者乃白桐耳。按《埤雅》,桐木知日月闰年,每一枝生十二叶,闰则十三叶与天地合气者也。今造琴瑟者,以花桐木,是知桐为白桐也。

桐木有白桐和青桐。白桐即泡桐,青桐即梧桐。这里的桐指白桐,白桐开花是清明的标志。而青桐是夏季开花的。

二候,田鼠化为鴽

按《尔雅》注曰,鼫鼠,形大如鼠,头似兔,尾有毛,青黄色,好在田中食粟豆,谓之田鼠。《本草》《素问》曰,鴽鹑也,似鸽而小。《尔雅》释鸟鴽鴾母。郭注酓鸟也,青州人唿为鴾母。鲍氏曰,鼠阴类,鴽阳类。阳气盛,故化为鴽。盖阴为阳所化也。

田鼠属阴,是种不冬眠而又常在夜间活动的动物,至清明阳气渐盛,就躲回洞穴,故言不见。鴽是鹌鹑类的禽鸟,属阳,至清明纷纷出来活动。所谓“化”,不是真的指物种变化,而是不同生物随一年的阴阳消长而出没的现象。

三侯,虹始见

虹,虹蜺也,诗所谓螮蝀,俗读去声也。《注疏》曰,是阴阳交会之气,故先儒以为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焉。今以水噀日自剑视之则晕为虹。朱子曰,日与雨交倏,然成质,阴阳不当交而交者,天地淫气也。虹为雄色,赤白,蜺为雌色,青白,然二字皆从虫。《说文》曰,似螮蝀状,诸书又云尝见虹入溪饮水,其首如驴,恐天地闲亦有此种物也。但虹气似之借名也。

我们知道,彩虹是日光照射空气中的小水珠后,产生了折射和内反射现象而形成的。其实古人的认识也是这样的:“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焉”。所谓虹为“阴阳交会之气”,亦是阴阳交会而有云雨之象。清明雨多,空气湿度大,所以出现彩虹的几率也比较高。

虹蜺与螮蝀

我们知道,很多自然现象,如雷、霜、雪、電、雾……都是雨字头的。但虹作为一种天象,却是虫字旁的。这是因为古书有“虹入溪饮水,其首如驴”的记载,说明古人对其有动物化的认识。所以,彩虹还被分为雌雄。

其中亮的、红色在外紫色在内的,被认为是雄的,名虹。暗的、紫色在外红色在内的,被认为是雌的,名蜺。后来,这个动物的意象渐渐淡化,“蜺”字就不怎么用了,而多用“霓”字。“虹”依旧保留其动物的意象。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国风·鄘风·蝃蝀》

虹又名蝃蝀、螮蝀。虹在古人看来是“阴阳不当交而交”所产生的“天地淫气”。

“虹气见于东方,为夫妇过礼之戒”,就是男女夫妇之事,越过礼节了,如私奔者多而依礼嫁娶者少,天地就现虹象。这在古人看来是天的警告。

但不是说凡是彩虹都是如此。其实彩虹本身是正常自然现象,尤其是清明三候“虹始见”到小雪初候“虹藏不见”这段时间,出现彩虹都是正常的。除非出现得特别频繁,或者不在这段时间里,比如说寒冬出现彩虹,这就被认为是对夫妇不受礼的警告了,因为古人认为天象是能反映人事的,所以再偷偷摸摸、再私密的事,天都知道。

为什么《诗经》里说彩虹不要用手指呢?因为用手指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这个不应该出现彩虹的时候出现彩虹,已经是上天的警示了,应该惭愧而约束自己,用手指就代表轻慢,不以为意。所以不用手指说明人们知道惭愧了,从侧面说明国家的风气渐渐地合于礼。

习  俗

清明习俗面面观

清明放断鹞

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

——李石《续博物志》

初春还不宜踏青,只好在庭院里散散步,以免受到风寒。等到了清明,气温已经比较暖和了,顺应春气,我们就该多出去走走。

如果没有下雨的话,清明的风非常适宜放风筝。放风筝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全身运动——远望可清眼目,吐纳可泄内热,张弛以释情绪,急缓以活筋骨。

民间有“清明放断鹞”的说法,如把自己的烦恼病灾等写在纸鸢上,放飞后断其线,任其随风飘去,将晦气放掉。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里对此就有描述——

大观园众芳正同宝二爷赋柳絮诗,突然窗外竹梢上挂住一个大蝴蝶风筝,黛玉让丫鬟送走时说:“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李纨在劝黛玉放风筝时说:“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

去晦辟邪——放风筝、戴新柳

至清明戴柳者,乃唐玄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水之隅,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

——《燕京岁时记》

清明踏青时,妇女儿童的头上或衣襟上往往会插戴柳枝,用来辟邪驱疫。

柳木是著名的驱邪之木,有鬼怖木之名。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以柳枝避鬼避邪的习俗。

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今州里风俗望日祭门,先以杨柳枝插门,随枝所指以酒饮食祭之。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相传,清明戴柳的习俗始于唐朝,但其源头却在上巳节。唐玄宗在举行祓禊之礼时,赐群臣柳圈,说是可以避毒虫之害。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戴柳成了清明的习俗,可能和上巳节日渐式微,然后它又在清明前后有关吧。

为什么扫墓放在清明?

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清明日摘新柳佩带……

——《帝京岁时纪胜》

在清明节前后扫墓祭祖的习俗,在宋代就形成了,现在依然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习俗:铲除杂草,放上花果,斟酒上香,燃纸箔钱,拜泣思怀。

但清明作为一个节气,本身不具有这样的文化意义,为什么祭祖扫墓放在清明?

从文化意义上来说,有一种说法是清明承载了寒食节(在清明前一日)的习俗。寒食节起源于晋文公因放火烧死了不愿受赏的介子推而悔痛不已,于是下令此日禁生灶火,只吃冷食以悼念介子推。寒食节禁火冷食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后来演变为纪念先人的日子。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秋天是最容易产生悲哀忧郁情绪的季节,而春天则相反,充满朝气和生机,人的心情也比较舒坦。试想如果把哀思先人的活动放在秋天,不异雪上加霜,而在春天扫墓,人就容易节哀。

饮  食

茶饮与点心

关于花茶

春天最宜饮花茶,因为花之芳香多能醒脾疏肝,与春天的养生原则最为相宜。

如玫瑰花茶在疏肝行气之余,其色红而能入血和血,其香浓而能化湿调中。尤其适宜肝脾不和而胃胀胃痛(如生气时),或肝气郁结所致的胸闷乳癖(即乳腺增生)的人饮用。另外,宫寒有瘀的女性平日亦可饮玫瑰花茶作为保健饮品。

肝郁则疏肝,而肝郁日久则会化火,肝火生风,风火属阳而上袭,故会出现如眼红肿痛、头痛眩晕、胸中烦热等症状。这时可以饮菊花茶疏风散火。

还有茉莉花茶,主要能辟秽化浊,和胃理气。别的花茶都是花直接泡茶,而真正的茉莉花茶为绿茶用茉莉花窨制而成,即为渗透了茉莉精华的绿茶。茉莉的温性亦与绿茶的寒性中和。

玫瑰花茶

菊花茶

茉莉花茶

关于春茶

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茶疏》

清明至谷雨期间是春茶大量上市的日子。春茶按时间分有明前茶、雨前茶、谷雨茶。

最早的春茶是清明节前采摘的明前茶。明前茶产量很低,所以很贵,俗话说:“明前茶,贵如金”。明前茶也是绿茶中最鲜嫩却也最寒凉的。越早的春茶,就越寒凉。

清明后,谷雨前,是最适宜的采制春茶的时节了,此时采的茶名雨前茶。雨前茶得清明期间清净明洁的春生之气,且没有明前茶那么寒凉。

谷雨茶又叫二春茶,谷雨后立夏前采。相较明前、雨前茶,它的性质更平和,不太寒。而谷雨当天采的茶叶,最为正宗。

谷雨日采茶炒藏,能治痰嗽及疗百病。

——《养生仁术》

暮春渐热,雨多又湿。这个时候喝些谷雨茶,能清热,但不甚寒,味苦而能燥湿。我们平时摄入的五味中,苦味是比较少的,所以喝点微苦的茶,就会比较均衡。

绿茶的主要功效是升清降浊,故能醒神解困,又能清胃热、解油腻。喜欢吃烧烤肥腻之物、或脾胃湿热,或嗜睡的人,适合喝点绿茶。

但绿茶忌空腹饮。脾胃虚寒的人,更是不适宜喝任何绿茶的。实在要喝,需要加等分的生姜,就成了姜茶饮。苏东坡曾用姜茶饮治好过不少患湿热痢疾的人。

服中药期间能饮茶吗?

若从药物之间的禁忌来看,只要方子里没有威灵仙、土茯苓这两味药,都不需特意忌茶。最好饮茶和服中药之间隔开一、二个小时,这样就更保险。

茶本身就是一味本草,对有些病的治疗反而有助益。如对痰饮食积等引起的头目不清、头胀口黏、胸脘痞闷、小便不利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与其说茶与中药冲突,不如说某些体质人更是不宜饮茶。主要是体虚的人,尤其是脾胃虚寒、易失眠、尿频的人皆不宜饮茶。

关于点心


人家自造米面团饼,多伤脾胃,最难消化,老人切不可以饥腹多食,以快一时之口,致生不测。

——《遵生八笺》

饮茶伴茶点是非常科学的,茶之所以不宜体虚者常饮,是因为我们看它的功效,能清热、化痰、解腻,而这些都是消耗的。所以饮茶配上茶点,而茶点一般是甜的,甜的就是补的。

春三月饮食上五味的总体原则是——增甘减酸。唯季春(清明、谷雨期间)要适当减少甘味的摄入,甜味吃得太多会滋长中焦的湿热,不利于脾胃的运化。不仅季春如此,四季季月皆如此。

《孙真人卫生歌》云:“季月可咸甘略戒”,即每季的最后一个月,可增咸减甘。有的人吃了甜食之后就反酸,这是因为胃酸的成分是盐酸,缺盐的话,胃酸的PH值会变低,胃酸浓度低,再加滋腻的甜食就易产生胀气,从而造成反流。所以平时吃甜食比较多,或容易反酸的人,要适当增加盐的摄入。

吃青团是江南一带的清明习俗。青团是由糯米粉合艾叶汁(或麦苗汁)作皮,以豆沙为馅。古人节日多食甜腻的糕点,这是因为以前的人平日未必总能吃得饱饱的,所以节日吃甜的犒劳一下,而现在的人经常吃太多而消化不良,所以节日就不宜再多吃甜腻的东西。

近些年,青团也推出荠菜肉、蛋黄肉松等咸味的馅,这就挺好的,也非常受欢迎。

导  引

缓解肩颈部不适

功法步骤

▲谢青云先生行功图,转载自《家庭中医药》杂志

1.盘腿正坐,先左臂向左侧平伸,翘食指和中指,呈剑指式,同时抬右臂作拉弓式,眼观左侧指尖前方,吸气。

2.同时做拉弓开胸的动作,使两臂左右牵拉,然后呼气放松,再换右侧,左右各56次。

3.结束后,行叩齿,吐纳,漱咽各三次即可。

保健功效

此导引法主要调理腰肾、胃肠中因虚而引起的邪气留滞所引起的病症,如耳前发热,怕冷,耳聋,咽喉痛,颈痛不能向后看,肩部关节转动不利,腰无力,肘臂部的疼痛等。

诗  词

元稹《廿四节诗》赏析

//

清明三月节

清明来向晚,山渌正光华。

杨柳先飞絮,梧桐续放花。

鴽声知化鼠,虹影指天涯。

已识风云意,宁愁雨谷赊。

//

清明来向晚,山渌正光华

清明时节,白昼渐长,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山清水秀。

《燕京岁时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清明之名,便说明了这一时节的气候和大自然万物都是清新、明媚、净洁的。

杨柳先飞絮,梧桐续放花

柳絮是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絮。古人有句,“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占清明”(苏轼)、“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温庭筠)。风起,漫天飞絮,雨后,粘絮委地。

根据《七十二候集解》的注解,清明初候“桐始花”的“桐”,指的是泡桐(白桐),而非梧桐(青桐)。而元稹以为是“梧桐”,也无伤大雅。

鴽声知化鼠,虹影指天涯

颈联用的是清明二候“田鼠化为鴽”和三候“虹始见”的这两个物候——听到鴽(鹌鹑类的小鸟)的叫声,就知道田鼠回洞了。风雨之后彩虹出现于天边。

已识风云意,宁愁雨谷赊

天地清明,万物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蓬勃生长。在这一派生机之下,难道还忧愁“雨生百谷”的谷雨节气远吗?

玫瑰花、绿豆糕、青团、麻花、沐浴液

清明应时好物推荐


(点击上图可进入购买界面,下同)

平阴重瓣玫瑰花冠:春季适宜喝花茶,因为花茶多有疏肝解郁的功效。玫瑰花茶自然也是春日佳饮,小编之所以推荐花冠,是因为花冠的成分泡出率要比传统的花蕾的高很多,一朵就能泡一杯。玫瑰花蕾其实蛮难泡开的,或者要泡得久才能出更多的成分,这时已经过了花茶最佳赏味期了。

流心绿豆糕:暮春初夏正是吃豌豆糕、绿豆糕的时节。这款绿豆糕是小编目前吃过最好吃的,绿豆皮甜度适中,清甜不腻,搭配上流心蛋黄的咸味,口感丰富,是很不错的茶点。

上海手工青团:清明期间是青团是江南人的习俗。明前嫩艾草汁、麦青汁与糯米作皮,弹牙不粘口。既有传统的红豆沙馅儿,也有浓郁香甜的黑芝麻馅儿、网红抹茶红豆馅儿,还有咸馅儿蛋黄肉松。

铁棍山药小麻花:这款小麻花和其他麻花最大的不同,不是因为它加了铁棍山药,营养价值高,又因为山药滋阴,而使得这款麻花吃了不易上火。而是因为它的美味,第一次吃到那么好的麻花,真的好吃到停不下来。这麻花明明可以靠营养价值吃饭的,可偏偏还那么好吃。


脾墩:很多甜味的食物补脾,但脾运不健者吃了甜的就容易反酸。所以,小编这里推荐一种古老的零食——脾墩(土炒馍)。土炒便是借土气助脾,补脾不反酸,尤擅止泻,脾虚易泄泻、食甜味易反酸者可以之为养生零嘴。

艾草足浴包:清明期间,昼夜温差还是比较大的,加上今年有倒春寒,冒寒到家后不妨通过泡脚来散寒。这个足浴包的配方很专业:艾草暖身,亦能缓解手脚冰凉、女性宫寒痛经;鸡血藤补血活血,舒筋活络;陈皮祛湿;盐祛风邪。春天最怕壅滞,睡前用此泡脚,活血温阳,体内如有一团暖和的春气,亦能助眠。

紫草膏:又名“生肌玉红膏”,源自明代医书《外科正宗》的外用膏方。不管是春夏季的蚊虫叮咬,还是秋冬季的干燥皲裂,都可以用紫草膏来止痒、润肤。紫草膏尤其擅长对治皮肤的湿热问题,如痘痘、烫伤、湿疹、瘙痒、分泌物较多的小伤口等,都可以外用紫草膏来消炎消肿,止痛生肌。另外,紫草膏非常平和安全,宝宝也能用哦。

工艺国妆鸭蛋粉:暮春出游,女生自是离不开香粉。“天下香粉,莫如扬州”,这款经典的鸭蛋粉是扬州国妆老字号谢馥春的镇店之宝,采用传统的“鲜花熏染,冰麝定香”工艺,可作散粉定妆控油,淡淡桂花清香,粉质轻盈细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