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 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 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 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个人理解】站在低下处就会知道攀登高位的危险性, 站在阴暗处就会知道过分光亮的地方太显露, 保持宁静心情然后才知道喜欢活动的人太辛苦, 保持沉默然后才知道话说多了很浮躁。 【心得体会】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 1、2017年,朴槿惠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被弹劾罢免的总统。朴槿惠丑闻迭曝,众叛亲离,锒铛入狱。韩国总统一般都没有好下场的:流亡、监禁、入狱、被杀、自杀,有几个自身侥幸的,也是亲属腐败丑闻爆出,反正就没什么好名声。高处确实危险。 2、总统的位置光环闪耀,人人都喜欢。佛说众生有六种根本烦恼在心中,“贪”为第一,最为粗重,既然韩国的总统基本没有好下场,可是成千上万的人还是跃跃欲试,永远不会出现空缺,众生只看到眼前的蝉,看不到黄雀在后。 3、重庆的文强临终告诫儿子不从政,宋朝范仲淹告诫子孙不许从政,蒋经国不许子孙从政。因为位置太高,不免成为众矢之,人人都想争,“求者多生受, 得者忧倾覆”,追求过程多生苦受,得到了又担心颠覆了。现在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有人调侃,公务员成了高危职业。 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 4、最近撒贝宁就因为参加了芒果台的一个节目,然后摊上事了,小女孩曝光节目的黑幕之后,在社会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节目禁播,人民日报点名批评,作为主持人,在知道事情原委的情况下还这样配合愚弄公众,作为名人不能导正舆论导向,不能散发正能量,真的不厚道。 5、换别的主持人或许就没事,可是撒贝宁太耀眼,你没事大家都希望你有事,何况你还真有点小事。范冰冰天天走红毯出尽了风头,太耀眼,居然“代表国家精神”,那就补税吧。有人评价《鲁豫有约》,约谁,谁出事,说白了,就是太耀眼,大众看不惯你光芒四射,所有的箭都会射来。 6、还真得学古人自隐其功、自污己德的态度。晚清名臣,曾国藩平叛太平天国立下大功,一时间权倾朝野,门生遍布全国。一向谨慎自律的曾国藩做出了很多有违个人准则的事,比如很招摇地刊印《家书》,还在咸丰皇帝大丧期间偷偷娶小妾,高调请客收礼。种种自污就是让外界觉得他是一个贪图享受、胸无大志的家伙,朝廷的猜忌也打消了。他好安度晚年。 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 7、高位、明亮都不一定给我们带来幸福,何不去守静养默。守静出自《老子》,解释为安住恬静,无所企求,收摄烦乱的心。“守静”在佛门讲的是修行的功夫,要一心不乱地安住一个心念,成就定力。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可修习动中的定力,有了定力,那时候不是外境左右你,而是你左右外境,避免心生劳苦。 8、定力——心的这个安定的力量,如果随着修行,定力不断地增长,不容易受到外界六尘牵引,而生起了失落或是种种的烦恼。 那有了动中定即使在日常生活很忙碌,心灵也是保持寂静舒畅安详的!那这样任何时候不论在上班或在家庭中,都是日日是好日,身心都会比较舒畅。就会“你有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 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9、“养默”,减少活动,身、口、意的活动。可以进一步成就定力。交际养默,闲人少见,闲事少管,免除的纠纷困扰;言语养默,避免祸从口出;思虑养默,就能避免精神的消耗;智巧养默,就可保持纯真本性。如此养默,狂心渐歇,远离轻浮躁动,定力现起。 10、之后你会发现有很多事都是无用功,为什么不心存善念,静观其变呢?佛说众生身心世界虚妄不实,“梦幻泡影如露如电”,这些都是在根本心“如来藏”的表面所显现的生生灭灭的幻相而已,既然太假,何必认真?不如守静养默,修福修慧,条件具足后一念慧相应,找到“如来藏”真心,圆满人生。 11、居卑处晦、守静养默 ,乃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 |
|
来自: timtxu > 《心灵、婚恋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