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沁河(黄河一级支流)

 小酌千年 2019-04-05

沁河

黄河一级支流2个含义

  • 黄河一级支流
  • 河北邯郸境内河流
收起

沁河,黄河一级支流。[1]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一说山西省沁源县西北太岳山东麓的二郎神[2]),自北而南,向南经安泽县沁水县阳城县晋城市郊区,切穿太行山,自山西省晋城市郊区的拴驴泉进入济源市紫柏滩[3]流入河南省,经济源、沁阳、博爱、温县[4]于武陟南流入黄河[2][2][4]春秋名少水,西汉始名沁水,也称洎水,近代称沁河。河长485公里,流域面积13532平方公里。[5]山西省境内长360公里,流域面积为1.07万平方公里,沁河也是山西晋城市境内第一大河。[2][4]

中文名称沁河

地理位置山西东南部河南北部

别称沁水,古称洎水

所属水系黄河左岸一级支流

发源地1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

发源地2山西省沁源县太岳山二郎神

流经地区安泽 沁水 阳城 晋城 济源 武陟

河长485公里

流域面积13532平方公里

河长贺天才[6]

更多

    干流概况

    河流走向

    沁河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自北向南流经山西高原沁源县安泽县等地。于晋城市沁水县阳城县润城镇进入太行山区,经晋城市郊区后,出山西省境,东南流入河南省境,至济源市五龙口出山后,流入平原,东流经沁阳县博爱县温县,在武陟县城南方陵村注入黄河,总流域面积12900平方公里。全长485公里。[7]

    据《山海经·北山经》载沁水(沁河)发源于谒戾之山:又北二百里,曰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其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婴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汜水。

    一说沁河发源于沁源县霍山东麓的二郎神沟,源头分水岭高程为2200米左右。据《沁河志》载:“活风村东北沟中石崖下一穴,出水湍急”,为沁河源头。河流在太岳山崇山峻岭间蜿蜒南下,穿越临汾市安泽县,在晋城市沁水县官亭圪堆附近进入晋城市,经阳城县至泽州县拴驴泉附近入河南省,由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出太行山至武陟县南贾村汇入黄河。[8]

    在河南省焦作市境内,过境长90余公里。在济源市境内,岩溶发育,有泉水出露。沁河径流资源丰富,河口站多年平均流量49.5立方米/秒,其中基流量165.1立方米/秒,占总流量的32.5%,含沙量低,稳定可靠。

    沁河山西省安泽县冀氏镇段 在武陟县境内,从小董乡的沁阳村流入境。流经小董、西陶、大虹桥、三阳、阳城、城关、木城镇、二铺营、北郭9个乡(镇),到北郭乡的方陵村注入黄河,过境长34.9公里,河床宽330~1200米。沁河在1948年前后,还是常流河,60年代以后,由于上游建闸挖渠引水灌溉农田,到本县境内经常断流,成为“季节河”。最大洪水1982年为4280秒/立方米。

    河道特征

    沁河河南沁阳市河段 干流河道分为四段:河源至安泽飞岭,长131公里,平均比降8‰,河床多砂砾石,河谷宽400~1000米,两岸山高50~100米;飞岭至护泽河口,长179公里,平均比降2.4‰,上段谷深流曲,下段穿行润城盆地,河谷一般宽200~500米,两岸山高50~150米,已建灌溉兼发电的水轮泵站多处;护泽河口至五龙口,长85公里,平均比降3.6‰,河道斩切太行山,穿行于宽约200~300米的峡谷之间,两岸崖壁陡立,水流湍急,河段内石灰岩地区溶洞水发育,最大的马山泉,流量达4立方米每秒;五龙口至沁河口,长90公里,平均比降0.5‰,河道流经冲积平原,通称沁河下游河段,在博爱县北金村附近接纳最大支流丹河。沁河下游河道两岸筑有大堤,全长150多公里,河床高出两岸地面2~4米,武陟县木栾店附近临背河悬差7~10米,与黄河干流下游河道相似,也是“地上河”,历史上决口泛滥频繁。[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