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 | 最小“图书馆”!承载周边几十名流动儿童的未来和梦想

 健康慢走 2019-04-05

2019年3月31日下午,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简称南京协作者)的社会工作者和大学生志愿者带着书架、桌椅和图书,来到外来务工人员魏红勤的暂住地,在她居住的一间屋子里建成了“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两组书架、500多本图书,堪称南京最小的图书馆。

 南京市和燕路吉祥庵附近有一处荒地,成堆的杂草、废弃的厂房让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

路尽头是一家早已停业的农家乐,魏红勤一家5口目前暂住在这里。

 

魏红勤因身体不适,不能外出打工,每天接送3个女儿上下学,照顾她们的饮食起居。魏红勤的丈夫在附近一家工厂打零工,是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尽管生活艰难,但魏红勤和丈夫对孩子的教育却毫不含糊。

 

大女儿小曼今年上初一,学习成绩优异,这离不开夫妇俩从小对她的引导。魏红勤说:“她上幼儿园的时候还不认识字,我就天天读书给她听。我天天读,她天天听,听着听着就习惯了,然后就爱上了读书。”

小曼觉得,读课外书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有些地方我去不了,书上会有详细的介绍。”

小曼的屋前有一片大空地,经常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这里玩耍。这些孩子居住在附近,父母是魏红勤丈夫的工友。平时,他们来这里玩耍,也向小曼大姐姐讨教不会做的题目。和小曼一样,他们爱学习、爱看书,对课外读物情有独钟。

南京协作者知道情况后,决定帮助这些流动儿童。社会工作者范旭芳介绍:“我们决定建一个‘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去年的9·9公益日,我们在某网络平台上众筹了一笔钱,用这笔捐助购买了图书,再加上社会各界捐赠的一些图书,目前一共有超过500本。”

3月31日下午,志愿者带着众筹来的书架、桌椅和500多本图书来到这里,志愿者和小朋友齐心协力,用3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书架的安装和图书的分类。

考虑到小曼在孩子们中间的人气和榜样作用,志愿者把流动图书馆建在了小曼卧室旁,并请她来当管理员。

 金陵科技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徐泰顶介绍:“图书馆的建成只是一个开始,日后,志愿者每个月会来这里两到三次,对这里的孩子进行作业辅导,还会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在小曼家或周边组织一些课外活动。” 

 

小曼说:“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小朋友来借书、看书,通过阅读,提高自己写作文的水平。”

 

图书馆刚刚建成,小读者就挤满了整个屋子。

家住附近的小刘说:“以后我会经常过来,借我喜欢看的书,我也会爱护书。”

看到附近这么多孩子认真阅读的样子,魏红勤感到非常欣慰。魏红勤说:“这些孩子既是我丈夫工友的子女,也是我的老乡,我希望他们能通过读书,学到更多的知识。”

以上文章内容来源自荔枝网,部分文字内容有调整。报道记者:江苏教育频道姜坚、王小兰、吴红鲸 

协作者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

自2016年起,协作者发起“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众筹项目,由设计师志愿者对困境儿童家庭有限的空间进行改造,建立“困境儿童自助图馆”,培育困境儿童及其家长成为图书馆管理员,并为运营图书馆的困境儿童家庭提供运营补助,使他们有尊严地获得帮助。

三年来,这些孩子和家庭通过参与自助图书馆建设、图书管理、社区宣传、组织阅读活动等志愿服务,带动更多的困境儿童热爱阅读,参与志愿服务,探索出助人自助的精准救助服务模式。

截至2019年1月,协作者在北京、南京、青岛和珠海建立了9个“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馆存图书4309册,累计借阅数量4469人次,8800人次的流动儿童及家长直接受益,影响近3000余个流动人口家庭。

截至2019年4月4日15:18,北京协作者在支付宝平台上发起2019年秋季-2020年春季流动儿童助学计划筹款已完成自筹目标,共计2010人次参与,捐赠39710.73元。接下来将有机会获得平台推荐,吸引更多流量支持实现困境流动儿童助学款和陪伴服务经费。

感谢每一位支持流动书桌助学计划筹款的伙伴,4月18日前还需大家持续转发支持,冲刺筹款总目标198400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