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汉字:须眉男子——说“须”(鬚)

 杏坛归客 2019-04-05
                   

朱英贵

古代男子以须眉长得稠密为美,故成语“须眉男子”指的就是堂堂的男子汉。其实,男子汉的面部特征不在“眉”,而在“须”。“须”是成年男性最明显的性征标志,当然,古人对“须”的称说还可以细分,诸如在面者(正面的胡须)曰“而”,在颊者(侧面的胡须)曰“髯”,而“须”是可以作为胡须的统称的。本文就来谈谈这个“须”字。

一、“须”(鬚)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须”是“鬚”的本字。从上图古文字形体可以看出,甲骨文字形就像人下颌(第一个甲骨文字形)或脸颊上的胡子(第二、三个甲骨文字形),金文字形或者以整个面部取代甲骨文的下颌形象,表示“须”为长在面部两侧的毛发(第一个金文字形),或者以目(眼睛)代表整个头面部,表现一侧的胡须形象(第二、三个金文字形)。小篆字形则承继金文形体,略作规范与简化,由“頁”(相当于“首”)、“彡”(像胡须之形)两个符号构成,表示“须”跟人的头面相关联。可见,“须”的构字理据与造字本义即为男人面部的胡须。繁体字除了“須”,也有写作“鬚”的,意在用相同的表意符号“髟”来强调“鬚”与“髪”的共同特征。

《説文解字》卷九須部:“須,面毛也。从頁,从彡。凡須之属皆从須。

许慎对“须”字的解读意思是:“须”,就是长在脸面上的毛。它的字形采用“页”和“彡”会意。大凡与“须”意义相关的字,都可以采用“须”作为表意偏旁。

然而,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却提出了异议:“须,颐下毛也。各本讹作‘面毛也’三字,今正。《礼记·礼运》正义曰:案说文云‘耐’者,须也。须谓颐下之毛,象形字也。今本而篆下云‘颊毛也’。须篆下云‘面毛也’,语皆不通。……故眉解目上毛,须解颐下毛,须在颊者谓之‘髥’,不谓之‘而’。释须为面毛则尤无理。须在颐下,頾在口上。在颊,其名分别有定。《释名》亦曰:口上曰髭,口下曰承浆,颐下曰须,在颊耳旁曰髥。与许说合。

段注的意思是:许慎《说文》将“须”字解作“面毛”是不准确的,正确的解读应该是“颐下毛”,也就是下颌两侧的胡须,并且引用《释名》“颐下曰须”的解释作为证据。

拙文认为,“须”字的构字理据若依据金文字形和小篆字形来解读,段注的解说应该是成立的,但是若依据甲骨文字形来解读,许慎的解释也不无道理,尽管许慎未见过甲骨文,但《说文》的解释想必应该是有所依据的,而且证之以文献用例,解作“面毛”也是有理有据的,故本文还是依据《说文解字》的解说,将“须”(鬚)字的造字本义较为宽泛地理解为男人的胡须。

二、“须”(鬚)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须”是“鬚”的本字,后来在其上部增加“髟”,繁化为“鬚”字,是为了强调“鬚”与“髪”的共同特征,“须”(鬚)字的造字本义就是男人的胡须。例如:“六二:贲其须。”(《易·贲》)王弼注:“须之为物,上附者也。”孔颖达疏:“须,是上须(附)于面。”再如:“宦者用事,尤所畏奉,或见无须者,误为之礼。”(《新唐书·窦怀贞传》)又如:“当使有近行,应门有长须。”(宋·陈师道《谢傅监》诗)

“须”(鬚)字在胡须这一造字本义基础上,可以朝着下面五个方向产生引申义,各方面的引申义还都有各自的深层引申义,下面分别加以整理例释:

其一,指男子的面毛,两腮和上下颌的胡须。例如:“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汉书·张良传》)再如:“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又如:“子年未四十,鬑鬑须在颊。”(清·黄遵宪《春夜招乡人饮》诗)

在此基础上又可产生如下三方面的引申义:

一是流苏,一种人工制作的下垂的穗子例如:“(张华)为人多姿制,又好帛绳缠须。”(《晋书·陆云传》)再如:“那小衙内穿一领绿纱衫儿,头上角儿拴两条珠子头须。”(《水浒传》第五一回)又如:“正中设紫檀床,绣帷高卷,两金钩各垂五色线须。”(清·王韬《淞滨琐语·辛四娘》)

二是动物的口毛昆虫的触须例如:“靡鱼须之桡旃,曳明月之珠旗。”(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再如:“鸟飞以翼,当扈则须,废多任少,沛然有余。”(晋·郭璞《山海经图赞·当扈》)又如:“新声谁唤出罗帏,龙须将笛绕,雁字入筝飞。”(宋·范成大《临江仙》词)

三是植物及其他物体上像须的东西,花蕊,芒穗,枝叶和根末似须者。例如:“光拟烛龙,色夺朝霞,丹辉拂红,飞须垂的。”(晋·潘岳《芙蓉赋》)再如:“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甖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七日斋毕,华更鲜红,视甖中稍有根须。”(《南史·齐晋安王子懋传》)又如:“和烟和露雪离披,金蕊红须尚满枝。”(前蜀·韦庄《残花》诗)又如:“又有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宋·范成大《梅谱》)

其二,表示等待的意思。例如:“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邶风·匏有苦叶》)毛传:“人皆涉,我反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涉。”再如:“秦筝赵瑟挟笙竽,垂铛散佩盈玉除。停觞不御欲谁须?”(南朝·宋·鲍照《代白纻舞歌辞》之二)又如:“某如闻有移黄之命,若果尔,当自梧而广,须惠州骨肉到同往。”(宋·苏轼《与范元长书》)

在此基础上又可产生如下三方面的引申义:

一是表示止、停留的意思。例如:“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书·五子之歌序》)陆德明释文:“须,马云止也。”

二是表示片刻、一会儿的意思。例如:“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荀子·王制》)杨倞注:“须,须臾也。”再如:“虬少而抗节好学,须得禄便隐。”(《南齐书·高逸传·刘虬)

三是表示迟缓的意思。例如:“故天子七月,诸侯五月,大夫三月,皆使其须足以容事,事足以容成,成足以容文,文足以容备,曲容备物之谓道矣。”(《荀子·礼论》)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补遗》引之曰:“须者,迟也。《论语》‘樊须,字迟’。谓迟其期,使足以容事也。杨云‘须,待也,谓所待之期也’,则失之迂矣。”再如:“暂须回步履,要取助盘飧。”(唐·韩愈《和侯协律咏笋》)

其三,表示依靠的意思。例如:“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信。”(《汉书·循吏传·朱邑》)再如:“居中如鼎足之峙,承上若台符之联。相须而成,缺一不可。”(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三)又如:“我亦将之五岳游,须尔仗剑芟虺蜮。”(明·何景明《观吴进士舞剑歌》)

在此基础上又可产生如下七方面的引申义:

一是表示任用、采用的意思。例如:“今孤亲被奴虏之厄,受囚破之耻,不能自辅,须贤任仁,然后讨吴。”(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再如:“融乃自请驰传行天下,事无巨细,先上劝农使,而后上台省,台省须其意,乃行下。”(《新唐书·宇文融传》)又如:“汉革秦乱,讲求典礼,亦解循涂方辙,以须贤俊。”(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统序科第》)

二是表示须要、需要的意思。例如:“奉世上言‘愿得其众,不须烦大将’。”(《汉书·冯奉世传》)再如:“须恒食一种雉肉,可得愈病。”(《百喻经·病人食雉肉喻》)又如:“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如:“敛我不须衣,裹尸以黄幡。”(金·滕茂实《临终诗》)

三是表示要求的意思。例如:“末学俗士,愿沥丹恳,须至仙伯山居中,具起居礼。”(《太平广记》卷四二引唐卢肇《逸史》)再如:“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战斗欲何须。”(唐·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一)

四是表示索取、勒索的意思。例如:“江夏王义恭,性爱古物,常遍就朝士求之。侍中何勖已有所送,而王征索不已,何甚不平。尝出行于道,遇狗枷败犊鼻,乃命左右取之还,以箱擎送之。笺曰:‘承复须古物,今奉李斯狗枷,相如犊鼻。’”(唐·赵璘《因话录·角附谐戏》)再如:“天子命景平为郡守,当以抚字为职,乃不得行其志,今日须金几百两,明日须金几千两,枯骨头上打不出也。”(宋·龚明之《中吴纪闻·郑希尹》)又如:“金人须金币以千万计,求割太原、中山、河间地,以亲王、宰相为质。”(《宋史·李纲传上》)

五是表示必要的意思。例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再如:“冯公用手搀扶道:‘不须如此。’”(《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又如:“何须发怒,不索生嗔。”(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摺)又如:“上林簪笔应相待,留滞何须念子长。”(明·王世贞《送胡子文太史使荆州辽府》诗)

六是表示一定、必定的意思。例如:“科举君须中,危科子必登。”(宋·洪迈《夷坚支志乙·涂文伯》)再如:“道不的殷勤过日灾须少,侥幸成家祸必多,枉了张罗。”(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摺)又如:“这两件事都是实的,倘若审断起来,体面上须不好看。”(《儒林外史》第五回)

七是表示必须的意思。例如:“适有事务,须自经营,不获侍坐,良增邑邑。”(三国·魏·应璩《与满公琰书》)再如:“校练务精,捃理须覈。”(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又如:“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张志和《渔歌子》)又如:“若要觅衣食,须把个‘官’字儿搁起,照看常人,佣工做活,方可度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其四,表示自、自然的意思。例如:“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里。”(宋·辛弃疾《鹊桥仙·送粉卿行》词)邓广铭笺注:“‘须’即‘自’,‘去’即‘处’,‘里’即‘哩’。意即‘也自有思量处哩’。”再如:“不要他在城市中住,教他村里庄儿上去住,须没有酒吃。”(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摺)

在此基础上又可产生如下三方面的引申义:

一是表示到底、终于的意思。例如:“一向破除愁不尽,百方回避老须来。”(唐·王建《岁晚自感》诗)再如:“男儿事业,看一日、须有致君时。”(宋·辛弃疾《婆罗门引·用韵答先之》词)又如:“占猱儿养弟子,我良言须逆耳。”(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摺)

二是表示的意思。例如:“花须开谢,月有盈亏。”(元·张可久《粉蝶儿·春暮有怀》套曲)

三是表示的意思。例如:“直须强学人间语,举世无人解鸟言。”(宋·王安石《见鹦鹉戏作》诗)再如:“他须烟花泼妓,水性从来怎由己,缘何会做得人头妻?”(元·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八出)又如:“我与那左丞相是兄弟,我和你须叔侄。”(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摺)

其五用作虚词,表强调例如:“中秋一轮月,只和旧青冥。都缘人意,须道今夕别般明。”(宋·朱敦儒《水调歌头》词)

在此基础上又可产生如下三方面的引申义:

一是表示却、可的意思。例如:“孙二须不是这般样人。”(元·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九出)再如:“我须不曾歹看承你娘儿两个,还了我罢!”(《水浒传》第二一回)

二是表示虽然的意思。例如:“这一双鹘鸰眼,须看了可憎底千万,兀底般媚脸儿不曾见。”(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再如:“留情痴汉,负恩女娘,狼心肠。人须易负,难昧穹苍。”(元·朱庭玉《泣颜回》套曲)

三是表示即使的意思。例如:“您一行家眷,须到三五十口,大小不教伤着一个。”(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再如:“须住年把,也不妨事。”(《西游记》第九六回)

根据上面对“须”(鬚)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须”(鬚)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须”(鬚)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须”(鬚)字的相关成语不是很多,“须”(鬚)字在成语中的含义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形。

其一,表示胡须的意思,例如:

巾帼须眉——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须眉:胡须和眉毛,借指男子汉,大丈夫。具有男子汉气慨的女子。源自清·沈起凤《谐鳏·巾帼暮宾》:“如僿者,亦岂须眉而巾帼者哉?”

染须种齿——染须发,镶假牙。以之掩饰衰老。语见宋·陆游《岁晚幽兴》:“诗卜冢治棺轮我快,染须种齿笑人痴。”

须发皆白——胡须、头发全都白了。指年事以高。语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那太公年近六旬之上,须发皆白,头戴遮尘暖帽,身穿直缝宽衫,腰系皂丝绦,足穿熟皮靴。”

须眉交白——交都→须和眉毛都白了。语见《庄子·渔父》:“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

须眉男子——须眉:胡须和眉毛。古时男子以须、眉长得稠密为美。指堂堂的男子汉。语见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丫环之中,尚有全忠全孝顶天立地之人,何况须眉男子。”

须髯如戟——髯:两颊上的胡子。戟古代的一种兵器,长杆头上附有月牙状的利刃,须又长又硬,一根根像戟似的怒张着。旧时形容丈夫气概。语见《南史·褚彦回传》:“君须髯如戟,何无丈夫意?”

燕颔虎须——形容相貌威武。语见《三国演义》第一回:“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燕颔虬须——形容相貌威武。借指武将、勇士。同“燕颔虎头”。语见唐·白居易《赠李兵马使》诗:“江南别有楼船将,燕颔虬须不姓扬。”

煮粥焚须——比喻兄弟友爱。源自《新唐书·李勣传》:“(勣)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姊戒止。”

其二,表示需要的意思,例如:

不时之须——不时之需。指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语见宋·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男大须婚——男子长大成年后总要娶亲成家。语见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侍郎杨杰居士》:“……忽大悟,乃别‘有男不婚,有女不嫁’之偈曰‘男大须婚,女长须嫁。讨甚闲工夫,更说无生话。’书以寄衣,衣称善。”

女大须嫁——指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语见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侍郎杨杰居士》:“忽大悟,乃别‘有男不婚,有女不嫁’之偈曰‘男大须婚,女大须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国太曰‘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古今常理。’”

其三,表示依靠的意思,例如:

唇齿相须——犹唇齿相依。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语见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四海冶》:“宣镇东起四海冶、火焰山,接昌镇、黄花镇界。四海冶正直黄花镇北,适当山陵后背,乃唇齿相须之地。”

无须之祸——指无辜受累而遭祸。源自《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抜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

其四,表示等待的意思,例如:

磨砺以须——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源自《左传·昭公十二年》:“摩以厉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