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从1957年 6月5日到10日,短短六天的第三次中东战争。 被合围的以色列 1975年以色列形式岌岌可危,西临地中海,其余的三面被阿拉伯联军包围。经历了两次中东战争,几乎注定了以色列走向亡国的命运,就在此存亡之际,以色列做出了大胆而又冒险的决定,倾全国之力对集结在周边的埃及、约旦、叙利亚等阿拉伯联军,发动闪电战,短短六天时间,以色列背水一战,绝地重生,不仅保住了国家,还扩充了大片领土,奠定了今天以色列的国家版图。以色列把这场战争称为“六日战争”, 世界史称之为“第三次中东战争”是20世纪近现代军史上最不可思议、以少胜多的闪电战争。 当时的以色列空军 这场战争的起因是,自从联合国批准于1948年在巴勒斯坦托管地恢复建立以色列以后,周围的阿拉伯国家均不承认这个年轻的以色列国,一直想把以色列赶出地中海的阿拉伯世界。“六日战争”已经是阿拉伯列国与以色列之间发生的第三次战争。 载满炸弹的以色列战机 1967年4月至5月,埃及在前苏联的支持与怂恿下联合了叙利亚和约旦准备再次对以色列开战,这次的“阿拉伯联军”具有绝对的军事优势打算一举摧毁以色列国。联军号称拥有近35万兵力,坦克2300辆、装甲车1800辆和各型号战斗机950余架。 但以色列当时的全国总人口不到280万,而以色列方面则迅速向全国动员召集了25万兵力准备应战,这将近动员了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以色列国民奋勇报名,显示出以色列人誓死卫国的决心。在军事装备上,以色列拥有坦克1000辆、装甲车1500辆、战斗机290架。在兵力和装备上,以色列明显处于劣势。 在地理上,以色列三面被阿拉伯联军合围,背后就是地中海,处于“绝地”位置。一旦阿拉伯联军从三个方面发起总攻,年轻的以色列被灭国的风险就在旦夕之间。 以色列在这种紧迫的背景下,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首先夺取制空权。 炸毁的埃及空军飞机 趁阿拉伯联军还在为全面进攻做军事准备之机,6月5日晨,以色列留下十二架战机担任本土防空任,以色列发动了近代军事史上著名的“闪电空袭战”倾尽所有空军力量,只有少量飞机装有机炮与空对空导弹担任机群护航任务,其余飞机全部减轻重量,卸下机炮空对空导弹等,尽量多安装炸弹与空对地导弹。为避开阿拉伯联军雷达,全程无线电静默,超低空飞行,首先攻击了埃及所有空军基地跑道、雷达站和停机坪上的战斗机。只用了一个上午,毫无准备的埃及空军几乎全军覆灭。 此后马不停蹄,以色列空军返航加油装弹又摧毁了规模较小的约旦空军,第二天同样沉重打击了叙利亚空军,并在所有轰炸过的目标地点投放了大量的“延时炸弹”,不知道哪一颗什么时间爆炸,根本没人敢靠近,搞得联军无法快速修复机场跑道与雷达设备,造成12架联军飞机因机场遭破坏不能修复,无法着陆而坠毁。 等待空军补给寄养的以色列部队 不到两天时间里,以色列就完全掌握了制空权,重创埃及空军后,由空军协同作战,以色列地面部队马上对埃及发起了进攻。埃及在没有空军支援的情况下节节败退,6月8日退回苏伊士运河。三天内,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与西奈半岛,此后埃及被逼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协议,以色列也欣然接受。 以色列攻克圣城耶路撒冷,士兵在“哭墙”留影 同样,以色列在摧毁约旦空军,也乘胜追击,用了两天时间攻下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收复了犹太教圣地“哭墙”。7日,以色列与约旦双方被联合国要求停火。 6月9日,以色列又对叙利亚发起了全面进攻,一天后,占领戈兰高地的大部分地区,同样被联合国责令全面停火,六日战争就此结束。 一幅形象描述的“六日战争”漫画 以色列的大获全胜令全世界刮目相看,新闻一出,以色列国内自己的国民都不敢相信。这场战争让以色列的领土增加近三倍,尤其是夺回了以色列人民心中的圣城“耶路撒冷”但1982年,以色列还是把西奈半岛归还给了埃及,换取了埃及对以色列国的承认。 灰色部分是“六日战争”后的以色列控制区 六日战争后,以色列从此再无灭国之危。这场扭转乾坤的战争胜利不仅对以色列,更对欧美西方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根据记载,犹太人民的祖先在世界上颠沛流离、受尽苦难与屠杀长达3000年,二战后的1948年才建立“以色列”,这个伤痕累累的民族从战争中崛起,在经历了五次“中东战争”后周边阿拉伯国家在不敢轻视这个“中东小霸”的存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