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北海,濠濮间想

 大木仓胡同9号 2019-04-05

文/清澈

从喧闹的恭王府出来,我提议再补录一段采访视频,李爽老师想了一下,说:“走,带你们去个安静的地方!”于是,我们步入北海公园北门,沿着北海东岸径直向南,经过了不对外开放的“先蚕坛”,就看到一块介绍“濠濮间”的当代石碑。



顺着石碑旁边的小路步入,果然见到一处游人稀少的园中之园。四面古松葱郁、遮天蔽日,自北而来的浴蚕河水经画舫斋缓缓流入,曲桥、水池、山石、回廊,回旋于咫尺之间,景色清幽深邃。正值春季的北京百花争艳,濠濮间内花开得不多,恰到好处地点缀于九曲雕栏石桥的尽头,既不张扬,也不羞涩。



桥的北端有一座石牌楼,牌楼两面各有联额。南面的联额是“日永亭台爽且静,雨余花木秀而鲜”;横额是:“山色波光相罨画”。北面的联额是“蘅皋蔚雨生机满,松嶂横云画意迎”,横额是“汀兰岸芷吐芳馨”。牌楼后面是一潭碧水,水上曲折小石桥通往濠濮间。



濠濮间坐南朝北,东西长十二米,南北宽六点四米,面积七十七平方米,厅房四周有十六根柱子,内有八根柱子。房前有一副对联,上联“半山晨气林炯冱”,下联“一枕松声涧水鸣”,横批“壶中云石”。




濠濮间南面,有曲廊向上,伸延山顶,廊东有“崇椒室”,山顶上有“云岫”。走过水榭、曲桥,进入迂回峡谷,奇峰、怪石、波光云影的画境随处可见。


传说乾隆六次南巡江南,带来描绘图本,濠濮间是依图仿建的一部分,乾隆特别喜爱。他自题的对联“蘅皋蔚雨生机满;松嶂横云画意迎”,反映出本园山水松竹长卷画的动态。乾隆皇帝是皇帝中的文艺青年(老年),他能诗爱画,乐于处处留下墨宝,并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力。他六次南巡,都有如意馆的画工一同前往,把他看中的名园胜景绘成图样,带回北京在皇家园林中仿建。并且移植这些名园胜景,不是机械地照搬,而是根据北方的建筑和花草树木的特点,结合叠山理水,再现江南园林的情调。可谓既有吸收,又有结合,还有发挥,所以这些皇家的江南园林模仿秀,往往青出于蓝胜于蓝,更加巧夺天工,精美绝伦。濠濮间就是典型的代表作。清代时,濠濮间为帝后、近臣的宴饮之处。颐和园未修好之前,慈禧于夏季常来此避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