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知道上海的七宝古镇,它还是老上海发祥地之一,是一所座落在城市里的水乡古镇,介绍上说是景色如画,而且是古代城镇规划史上的活化石,不甚明白是什么意思,反正要去感受一下古镇的文化和老镇氛围。
11月21日,我和小姐妹乘坐最早期的K字头动车,因为最便宜,况且我们笃悠悠去上海不着急赶路,谁料到,居然火车还晚点了半小时才进站开车,所以晃悠了一小时左右才到了上海火车站,我们早在网上查询好了去七宝的交通线路,实在是非常方便,火车到上海站后,马上就进地铁一号线到徐汇区,再换9号线至七宝下车,出地铁站步行十之十五分钟就到了七宝古镇。
我们也早就了解好了七宝古镇有许多美食小吃,也是非常人多拥挤,没想到是出乎意料的挤啊,等到一大圈逛下来,慢慢好像明白了些,我感觉就是,原来这七宝古镇就那么几条老街,街道两边都是商铺,显得老街非常窄,挤满了都是慕名前来的各地游客,还有许多本地上海人来这里,所以更加是人头攒动,远远的只见人头看不见路面。
我们本来打算不上饭店点菜,就只吃当地小吃,结果在一家小吃店,我们先要了一人一碗酒酿圆子一人两只汤团,同行的小姐妹就已经撑饱了,再有吃不落其它东西,其它小吃就没胃口再品尝了。我们还买了好久没有吃过的上海五香豆、买了当地的在一个大的用泥垒起来炉子里制作的叫盐焗鹌鹑蛋的小吃带回家,哦,我还买了一碗羊杂汤,都蛮好吃的,这里的糯米食好像非常有名气,吃的人很多,也确实非常糯滑。
古镇
实在是太挤了,我们也没有买门票,所以那些景点都不能进去游览,好不容易走到一个地方,是著名的雕塑家张充仁纪念馆,而且是正逢纪念馆建馆十周年,可以领票免费参观,等到下午一点钟开始领票进入后,却被告知不能拍照,呵呵,没能充分领略到七宝古镇的文化渊源,只是走马观花掠影了一下。
下面看百度介绍,我也是看了这些介绍才去七宝古镇的,呵呵
七宝素有“十年上海看浦东、百年上海看外滩、千年上海看七宝”的美誉。
七宝老街,七宝老街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七宝古镇,整条街有丰富特色小吃,以及古色古香的建筑等。
七宝古镇同属江南太湖流域的千年古镇,风景如画,典型的城中之镇,又是离上海市区最近的古镇。
街分为南北两大街,南大街以特色小吃为主,北大街以旅游工艺品、古玩、字画为主。老街已成为了集"休闲、旅游、购物"为一体的繁华街市。古镇七宝,已然成为继周庄、西塘、朱家角之后,上海人出行水乡的又一选择。
七宝古镇位于上海西南近郊,始建于宋,自古以来商贾云集、人文荟萃。古镇上一条南北贯通的明清老街,仅容三人并行,两旁都是朱红排门的老商铺。小桥流水、明清街巷是江南古镇的共同特色,而在七宝却能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海派韵味。蟋蟀馆、老行当再现的是昔日上海的民俗风情;老饭店、天香楼推出的是颇具代表性的上海菜;七宝戏园展演的是沪上一些主要地方戏曲;微雕馆、书翰馆表现的是中国民间艺术与海派文化的和谐结合;张充仁纪念馆的西洋雕塑艺术更是诠释了海派精神对于外来文化介入时的宽容和理智。 酒肆、茶馆内都是老式的八仙桌、长条凳、长嘴铜壶、方头竹筷。坐在酒旗飘飘的小酒馆里,品着七宝大曲,尝着七宝糟肉、拆蹄、云糕,悠闲地消磨几个小时的时光,是在快节奏的上海难得的享受。
史料称:“镇无旧名,缘寺得名,寺无他重,因镇推重。”在张泽舍宅拓寺后,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皇帝赐额“七宝教寺”,由此七宝镇正式得名。(以上介绍载自百度)

我们乘坐了K字头动车晃荡了一小时才到上海,老动车蛮有意思,可以和乘客聊天,遇见了好几位非常有意思的乘客,聊得好开心。还能见到在车厢内兜售商品的贩子

古镇入口

古镇入口的牌坊

老街上人头攒动,挤的不得了

看见了因寺得名七宝的那座寺,后来想过去看看,走了好久感觉蛮远的,结果没再去

老街小吃,有许多非常美味的小吃,太挤了,有些都没有拍下来

纪念馆门口墙壁上的他晚年的作品
建议下次那位博友要去,厚赏买了门票进去可以参观几个展馆,了解一下古镇的文化渊源,和发展。
走出古镇继续乘坐地铁转到火车站继续乘坐K字头老动车回苏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