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峨眉的仙山秀水,孕育出流芳百世的“儒释道食茶武药”文化,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金字招牌相得益彰,熠熠生辉,成为峨眉人最为宝贵的财富。 150余项“非遗”数量居乐山之首 灵秀峨眉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更是勤劳、智慧。千百年来,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间文化:峨眉席草龙、峨眉山指画、峨眉喔山号、峨眉莲箫和峨眉白蜡生产加工技艺……与名扬天下的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峨眉山相得益彰。 在仅仅一平方米左右的大方桌上,人物高悬、腾空,或站指尖,或吊刀尖,以示其险;将人物或立于转动轮上,或立于飞带之中,以示其奇;将“会娃”的童颜稚气描绘逼真,服装道具制作精良,以示其美;整个高桩造型藏其机关、隐其锐角,暗中上滑轮、录音、播放等道具,以示其惑。这便是集“险、奇、美、惑”于一体的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高桩彩绘绑扎技艺”表演。 ![]() 峨眉“高桩彩绘绑扎技艺”表演 在峨眉,像这样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除了“高桩彩绘绑扎技艺”,还有峨眉山武术、峨眉席草龙、峨眉莲箫等数十种。他们以其别具一格的演出风格,流传时间久、分布面广,深受人们喜爱。据了解,该市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民俗文化涉及到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民间手工技艺、传统戏剧等10大类150余小项。其中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非遗”项目7个,乐山市级“非遗”项目12个,峨眉山市级“非遗”项目13个。 ![]() 峨眉牛儿灯 困境“非遗”面临的时代之惑 近年来,峨眉山市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除了成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每年还划拨专项经费并出台相应政策,对保护和传承峨眉“非遗”有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此外,相关部门还建立了“非遗”培训机制,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班,邀请各“非遗”传承人授课;端午、元宵节日庆典以及其他适合“非遗”展示的时间,均全力为其搭建平台,让更多的人认识、参与其中。 ![]() 峨眉武术后继有人 欣喜“非遗”发展的求变之路 在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传承发展较好。峨眉山市符溪镇被誉为“草席之乡”,这里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席草龙的发源地。从清末明初开始,峨眉草龙已经在这里流传开来。聪明勤劳的符溪人民用草席制作出了栩栩如生的草龙,用于节日庆贺。峨眉席草龙的工艺制作流程及方法,一般是先做龙头,然后用竹条做身架,即龙骨,再用席子做龙皮,席草做龙脊,最后是龙尾。开初,草龙只有三节,后来发展为九节,象征“久称久远”,再后来发展到数十节。随着峨眉席草龙的不断加长,所需要的草席等原材料也越来越多,慢慢地,编织草席这门手艺广泛传播开来。如今,绿色环保的草席制造业已成为符溪镇一项标志性产业,年生产草席2000多万条,远销云南、广西、西安、海南,甚至已打入日本市场。 ![]() 峨眉席草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作为中国武术这个竞技项目的主要组成力量,在国内外各种大型武术赛事中屡创佳绩,还由此诞生出峨眉武术文化节、国际拳王争霸赛等蜚声海内外的国际文化活动。而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的峨眉山黄湾武术文化风情小镇项目,不久也将成为峨眉山旅游的又一道亮丽风景…… 作者单位:中共峨眉山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陈相利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