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宜昌:田间皮影戏 民俗文化迎春天

 zzm1008图书馆 2019-04-05

2019年3月23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南垭油菜花田的“缤纷四季 乡约夷陵”踏青赏花游现场,当地皮影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徐成树表演了“抓周”、“棋盘山招亲”、“罗阁寨招亲”等戏份,演绎再现了皮影戏“窗前演古,两手作出千百态;灯下出神,一口讲起百样音”的民间传统文化“光影传奇”,让游客和村民大饱眼福,近距离感受了民间文化的魅力。

“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它便是中国最早的戏剧表演艺术——皮影戏。皮影戏又称“灯影戏”、“皮老爷戏”。其演出主要道具是用石灰水硝制后的牛皮或者驴皮(或羊皮)雕刻而成。演唱的剧目主要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爱情故事戏、神话传说寓言戏,还有折子戏,单本戏等。

2019年3月23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民间艺人徐成树在南垭油菜花田民俗展演舞台的后台操作皮影戏道具。摄影 张国荣

2019年3月23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民间艺人徐成树在南垭油菜花田民俗展演舞台表演的皮影戏吸引游客和村民观赏。 摄影 张国荣

2019年3月23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民间艺人徐成树在南垭油菜花田民俗展演舞台的后台操作皮影戏道具。 摄影 张国荣

2019年3月23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民间艺人徐成树在南垭油菜花田民俗展演舞台表演的皮影戏吸引小朋友观赏。 摄影 张国荣

2019年3月23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民间艺人徐成树在南垭油菜花田民俗展演舞台表演的皮影戏吸引游客拍录视频。 摄影 张国荣

2019年3月23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民间艺人徐成树在南垭油菜花田民俗展演舞台表演的皮影戏“大团圆”画面。 摄影 张国荣

分乡皮影戏起源于明末清初,由湖北云梦一代传入,主要用于婚庆寿喜庆祝演出。经过较长时间的传承和创新,分乡皮影戏形成了“九板十八腔”。分乡皮影戏上世纪有30多个戏班子,至今已传承了六代,第六代为徐成树班。

2011年,中国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我国各地都在抢救皮影戏。夷陵区已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让皮影戏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和传承。2013年5月,分乡南垭皮影戏传承基地挂牌,同年10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将皮影戏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4年9月,徐成树由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乡皮影戏项目代表传承人。

作者单位:宜昌市夷陵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陈相利
湖北学习平台
订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