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耳目 (一)、问耳 【概述】耳为宗脉所聚。肾开窍于耳,手足少阳经脉分布于耳。故问耳不仅可以了解耳局部病变,还可以了解肾、胆、三焦及其他脏腑的病变情况。 【常见“耳”病症状及问诊要点】 常见症状有耳鸣、耳聋、重听、耳胀耳闭等。 问诊应注意其特点、新久、程度及兼症。 病症 | 特征 | 临床表现 | 临床意义 | 代表方剂 | 耳鸣 | 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鸣或闻潮水声,妨碍听觉者 | 暴发耳鸣,声大如蛙聒,或如潮水声,按之鸣声不减者 | 多属实证。多因肝胆火盛,上扰清窍所致 | 银翘散 龙胆泻肝汤 温胆汤 | 渐觉耳鸣,声音细小,如闻蝉鸣,按之鸣声减轻 | 多属虚证。常为肝肾阴虚,肝阳上扰或肾虚精亏,髓海不充所致 | 滋水清肝饮 耳聋左慈丸 益气聪明汤 | 耳聋 | 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或听觉丧失 | 新病暴聋 | 多属实证。常由肝胆火逆,或温热邪气,蕴结上焦,上壅于耳所致 | 银翘散 龙胆泻肝汤 温胆汤 | 久病耳渐聋 | 属于虚证。多因精气虚衰,不能上充清窍所致 | 耳聋左慈丸 益气聪明汤 | 重听 | 听声音不够清楚,声音重复 | 骤发重听 | 多属实证。常为痰浊上蒙,或风邪上袭耳窍 | 导痰汤 银翘散 | 渐致重听 | 多属虚证。常因肾之精气虚衰,耳窍失荣所致 | 耳聋左慈丸 归脾汤 | 耳胀 | 自觉耳内胀闷不适的症状 | 风邪侵袭,经气痞塞 | 荆防败毒散 | 耳闭 | 耳内胀闭,且有堵塞感,听力减退的症状 | 肝胆湿热,上蒸耳窍; 湿浊之邪,停聚耳窍; 邪毒滞留,气血瘀阻 | 龙胆泻肝汤 参苓白术散 通窍活血汤 |
(二)、问目 【概述】肝开窍于目,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故问目不仅可以了解目的局部病变,还可以了解肝及其他脏腑的病变情况。 【肝常见“目”病症状及问诊要点】 常见症状有目痒,目痛,目眩,目昏、雀盲、歧视等。 问诊应注意其特点、新久、程度及兼症。 病症 | 特征 | 临床表现 | 临床意义 | 代表方剂 | 目痒 | 眼睑、眦内或目珠有痒感,轻者揉拭则止,重者极痒难忍 | 目痒甚 | 多属实证。常为肝火上扰或风热上袭 | 驱风散 四生散 | 目微痒而势缓 | 多属血虚 | 四物汤 | 目痛 | 单目或双目疼痛 | 痛剧 | 多属实证。常为肝火上炎、外感风热 | 银翘散 龙胆泻肝汤 | 痛微 | 多属虚证。常为阴虚火旺 | 杞菊地黄丸 | 目眩 | 视物旋转动荡,如坐舟车,或眼前如有花物,蚊蝇飞动 | 若兼头痛、头胀、头重 | 实证。常为风火上扰清窍或痰湿上蒙清窍 | 银翘散 半夏白术天麻汤 | 兼神疲、头晕、耳鸣 | 虚证。常为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或肝肾不足、精亏血虚 | 补中益气汤 石斛夜光丸 | 目昏 | 视物昏暗不明,模糊不清 | 三者均为视力不同程度减退的病变,各有特点,其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多由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目失充养所致。常见于久病或年老、体弱之人 | 杞菊地黄丸 防风煮肝散方 郁金散 圣散方 | 雀目 | 白昼视力正常,每至黄昏视物不清,如雀之盲 | 歧视 | 视一物成二物而不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