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南京博物院 清乾隆 芙蓉石蟠螭耳盖炉 惊艳了我的一张图。这哪里是文物,分明是初恋。 0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西汉 玻璃杯 手里捧着天空,指尖盛满河流,心中装着天下。 03 武汉市博物馆 明 玛瑙梅花杯 饮进胃里的秋天。 04 首都博物馆 清雍正 胭脂水釉茶圆 斟心,瑕疵成桃,红桃成心。 05 南京市博物馆 明 金链琥珀挂件 我倾尽周身心血深情,加附一世手艺精巧,浓缩成这一小块殷红的顽石,望君随身携带,不负岁月。 琥珀中有气泡,工匠便以气泡之型刻细线雕出蟠桃和枝叶的形状,配以血红色琥珀的半透明质感,如泣如诉,如梦如雾。小小的饰品,夺目而骄傲地透出古人因势利导的大智慧,也书写着千年来传承在我们每个人血液里处事为人的大道理。 06 台北故宫博物院 海蓝宝碧玺缀饰 清 是谁随手凿下了一小块来自北方极寒之地的冰川,竟蓝得那样纯净通透无杂质。 那几近透明的蓝色,不像是一种颜色,倒像是一种温度,带着冰凉的触感穿肌入骨,叫人有种醍醐灌顶的快感。 看着它,我好像能听见万年以前的干冷空气在耳边轻轻爆破的声音。 07 台北故宫博物院 甜白蕃莲纹碗 ——以上图片所有权归博物馆摄影动脉影所有—— 影青玲珑碗 首都博物馆 清乾隆 影青玲珑碗 首都博物馆 清乾隆 影青玲珑碗 首都博物馆 清乾隆 ![]() 影青玲珑碗 首都博物馆 清乾隆 瞎晃悠,翻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甜白蕃莲纹碗。 对比着下面首都博物馆的影青玲珑碗,不禁恍然大悟,心生感慨。 当初我第一次看到同一张照片有的写着影青玲珑碗,有的写着甜白蕃莲纹碗的时候,还以为是网上信息有误。 今天看到出处才发现,原来本是一对双生。 两个都是我心之所爱,实物暂时摆不到一起,那我就把它们的照片放在一起吧。 08 ![]() 中国国家博物馆 击鼓说唱陶俑 你一定见过他。 这真是个神奇的玩意儿,每次一看到他就能笑出声来。 ——以下图片为手动拍摄,著作权归所有一棵空心菜所有—— 下面的可能不能算文物了。 是一些感动震撼过年代,久远的艺术作品。 手机拍的可能没有别人的精修图那么好看。 09 ![]() 小女孩 Nancy Graham 法国卢浮宫(拍摄图) 在法国卢浮宫成千上万的贵族肖像里,它好像并没有什么名气。 也许这位画师在绘画技巧上平庸毫无特色,也许这家主人要求的只是一张普通的生活照不需要什么标新立异的色彩和构图。 ![]() 小女孩 Nancy Graham 法国卢浮宫(网络图) 可是就在一周内看了几千张油画,信息爆炸,审美疲劳之后,我却还是对她念念不忘。 因为我能想到的世界上最美的小女孩,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答主终于找到这幅画的信息啦!这小女孩叫Nancy Graham。 哦,我的小天使! 10 ![]() 卢浮宫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原图) 卢浮宫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拍摄图) 如此庞大又细腻精准的群像画惊的当时的我说不出话来。 原图自带3D柔光效果,皇后的肌肤珠圆玉润,披肩柔滑厚重,一幅画居然能看出重量和质感,这是美盲的我以前无法想象的。 11 《温德姆姐妹》 拍摄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温德姆姐妹》 1899年。 作者John Singer Sargent。 惊艳于画家的对光感和用色的超高理解力,能把薄纱,绸缎的质地巧妙地区分开来。裙边袖口的褶皱线条自然流畅。薄纱下的皮肤紧实健康、饱满红润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时只拍了照片却没有拍画作介绍。 12 ![]() 《一朵玫瑰花》 拍摄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一朵玫瑰花》。 作者 Thomas Anshutz, 创作于1907年。 这是一位多么妖艳又野性的女子。 我猜她美丽,聪慧,家境良好,眼神里透着来自心底深处不自觉的自信和骄傲。 无论是沉思,愤懑,挑衅,嫌弃,她都能直率地、毫无顾忌地在人前表达自己的情绪,宛如山野中一朵自由盛放的野玫瑰。 13 ![]() 一个碗(无滤镜无修图) 想不起来哪儿看的了。 应该也是大都会博物馆拍的。 异常漂亮的纹理。 花纹无序交错却毫无凌乱感。 明明是安静地摆着,却让我感觉到蕴藏其中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 宜古宜今,说它是什么时代什么地域的作品它仿佛都配得上。 放之四海而皆可,超越了时代感的一个物件,挺奇妙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