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6种面型算命图解(3)

 峨眉佛光 2019-04-05

  五分法(五行面相)

  在讲述十种面形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五行面相。五行面相即是木形、火形、土形、金形、水形等五种。

  一.木形

  木形人与西洋相法之思想型非常相似。形体高瘦、身长腰窄、膊略阔、面带青,谓之木形人。五行木主仁,入形者有仁人之心。

  二.火形

  火形人与西洋相法之享受型及运动型之混合相似。火形人的面形上尖下阔,体格略强壮,有时则带肥胖,面色微带红,谓之火形。

  五行火主礼,故火形入格其人喜修饰礼仪。

  三.土形

  土形人与西洋相法之运动型带享受型相似。土形人面短而阔,间亦有长而阔体形混圆而厚实,面色带黄啡,谓之土形。五行土主信,故土形入格其人信任可靠。

  四.金形

  金形人与西洋相法之思想型带运动型相似。金形人面带方,体形略较木形為大,肉稍多,但并不坚实,面色带白,谓之金形。五行金主义,故金形入格其人重义轻财。

  五.水形

  水形与西洋相法之享受型相似。水形人面带圆,身体圆肥,面色带黑,谓之水形。五行水主智,故水形入格其人有过人智慧。

  下列两首旧诗分别讲述体形及肤色,可帮助分辨其人属任何形质:

  体形诗

  木瘦金方水主肥,土形敦厚背如龟,

  上尖下阔名为火,五样人形仔细推。

  体色诗

  木色青兮火红,土黄水黑是真容,

  只有金形是带白,五种颜色不相同。

  十分法(十字面相)

  一.甲字面甲字面形亦即西洋相法的思想型。这种面形前额广阔而下巴尖小,但鼻直而长。

  这种面形的人特征是脑力强而体力弱。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因思想活泼且感觉敏锐,从事绞脑汁的工作特别出色,是各种面形之冠。

  运气方面,三十岁前运气最佳,31岁-50岁平平稳稳,50岁以后运气开始减。但如果鼻形长得不端正或短小,则中年以后就运气开始减退,晚年孤独。

  二.圆字面

  园字脸的人面相像一园,其人越园越圆滑。

  这种人最适合从事公关工作,对于金钱的运用,人事关系的处理都非常出色,适合从事与人事有关的工作,但不适合做有关比较单调的、机械性的工作。

  运气方面,30岁前和50岁后运气较好,中年运气则平平。如女命婚姻不如意,不能享夫福,做继室除外。

  三.同字面

  同字脸的人面型方中带园、面形略园,头型较厚。

  这种人体格强壮,精力过人,做事实事求是,从不空想,家庭观念重,但性格固执,不喜欢受人支配。

  运气方面少年平淡中略见出色,中年以后突飞猛进,晚年更佳,多为大富之局。

  四.由字面

  由字脸面形上额尖下,颧鼻也不见特别高耸横张,但下停肥大而肉厚。

  这种人特别顽愚固执,喜??投其所好,但做事实事求是,身体力行,对家庭子女也很好。

  运气方面,30岁前孤贫,鼻头长得好则中年运气好,晚年大多有一定的财富,也安逸。

  五.申字面

  申字面面似鹅蛋形,上额跟下巴略尖而颧高鼻直。

  这种面形的人性格较为冲动,不能和人长久相处

  运气方面,少年平稳,中年必有所成,下巴骨如向前则晚年运气亦好。

  六.田字面

  田字面形跟同字面形略為相似,只是面形较短而已,做事思想言行一致。

  运气则初中晚年皆平稳而吉,一生必有建树,亦为大富之局。

  七.目字面

  目字面的人天庭窄长,鼻长颧窄,下巴亦尖长,骨多肉少。

  其人性格疑心极重,不易轻信人言。如鼻梁直而高,则一生近贵,但鼻形细小的话则一生孤贫。

  八.王字面

  王字面与目字面形有相似之处,只是面骨更加凸露,头骨广阔但太阳穴狭窄,腮骨显露但面形凹陷,形成王字。

  其人城府极深,喜於机谋计算,适合替人出谋划策,否则从事命理术数、占星等行业亦可,财富方面则一生起伏不定。

  九.用字面

  用字面面形上停、中停皆正常,但下停则斜歪,一边腮骨大而一边腮骨小,形成歪面。

  其人性格矛盾,对物质欲望之追求不平衡,喜用与自己财富不相称之物件。财富则可参考其人上停、中停之发展。

  十.风字面

  风字面与腮骨显露有所不同,风字面的腮骨位置是向外凸露,比整个面形更阔。

  本来腮骨显露的人,只是保密性强而已,但腮骨凸露则其人破坏性亦强,形成个性执著,且报复心强,做事一意孤行,是一个及度自私的人。

  这种人很难与人共处,原因是由於他的秘密性、斗争性、破坏性过分强烈,不受理智压制所致。

  运气方面,少年较好,中年则平平,晚年最主要观察下巴肉厚抑或是露骨;肉厚即晚年有一定财富,露骨则晚年难免孤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