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少时有什么样的目标,有什么的规划,通常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作者 | Annie妈 来源 | 女儿派(nverpai)
前几天,带女儿去学跆拳道。 经过一家教育机构,宣传语很吸睛:「人生无法重来,成长需要规划。」 身为一个中年老母亲,对这种话题得有多敏感,谁没有些悔不当初的时候呢。 现在的孩子们面对的竞争更激烈,别说走弯路了,哪个家长不是恨不得自己能帮孩子直线起飞。 可是路要一步一步走,千里之行,重在规划。 提前为孩子多想一步,孩子以后就能多迈一大步。 02 我的一个朋友是位小资女青年,对上小学的女儿要求比较松。 当她听说公立小学每天放学写作业要花上2-3小时,就开始发怵。 果断将孩子送到了一所私立学校,这下家庭作业是轻松了不少。 但是有一天,女儿回来说:「妈妈,我们周末做的校运动会logo设计失败了,嘉嘉画得太好了。」 第二天,女儿说:「妈妈,嘉嘉在澳大利亚AMC数学竞赛里拿了二等奖,全国的哦。」 隔几天,女儿又说:「妈妈,嘉嘉英语又是满分100分,我觉得她能考200分,没有她不会的。」 圣诞节的英文音乐剧,嘉嘉扮演冰雪女王,丝毫不怯场,还带着一口流利的英式英语的优雅发音,看得台下家长们点头如捣蒜,恨不得自家孩子,三天能学成这样。 我的这位朋友终于坐不住,决定要八卦一下女儿的偶像:8岁女孩——嘉嘉。 原来嘉嘉从进入小学开始,已经在按照英国大学的入学要求在做学习安排。 嘉嘉很喜欢画画,想要成为一位园林设计师,所以,父母一有时间会带着她去徽州看古村落,去苏州看园林,实地感受设计的美感。休息日,周边收费的、免费的博物馆一个都没落下。 而朋友呢,因为没有规划,每个周末都和孩子宅在家中度过了 「人家过年去看园林,我带孩子在家嗑瓜子。」 03 去年9月,一个年仅11岁的北京小姑娘万海妍在支付宝ATEC小程序挑战赛上一战成名,现场拿到了阿里巴巴的Offer。 有人说,时间就像散乱的珍珠,当拿一根绳子给串起来时,才能发挥时间的最大价值。 万海妍很早就找到了自己的绳子。 在十岁时,万海妍已经立志要要用代码改变世界。 她开始泡图书馆,在互联网上寻找关于编程的方方面面信息; 她利用假期,在妈妈的陪同下飞往深圳,学习JS(计算机的一种编程语言); 为了准备比赛,她还找支付宝小程序产品小哥哥请教问题。 很多家长这时才发现,当自己忙着给小孩焦头烂额辅导作业,气得差点心脏病的时候,别人家的小学生已经能用软件开发游戏了。 04 黄磊的女儿多多,从小就有一个舞台梦。 当知道孩子的梦想的时候,黄磊夫妇很支持多多的选择,并尽自己所能努力帮助女儿追梦。 在多多很小的时候,黄磊夫妇演出话剧就带着多多,近十年的时间,多多看了整整500多场话剧。 除了看话剧,三年级的多多开始学着用英文进行剧本创作,周末假期也在写剧本。 八岁时多多学着翻译英文小说,10岁给动画电影配音。 参加节目时能落落大方地与国际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同台全英文聊电影,毫不怯场。 十年后,多多第一次登台表演自己的话剧,表现得非常稳定,像个成熟的演员。黄磊在台下感动自己「有女初长成」哭肿了眼睛。 无一例外,每个有梦想,并能按部就班朝着梦想的方向走的孩子,都显得很自信,从容。 因为有计划,孩子有发自内心的力量感,每实现一个小目标,上了一层小阶梯,都会增加了孩子的成就感。 05 哈佛大学曾做过的一个著名的,研究目标规划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调查对象是一群出身、智力、学历都差不多的年轻人。 调查结果发现:
25年后,他们的生活状况非常有意思: 那3%的人,坚持着自己的人生规划,朝目标不懈地努力,最后几乎都成了顶尖成功人士,是行业领袖、是社会精英。 那10%的人,不断地实现短期目标,大部分都成了社会的中产,成为了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那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中下层,能稳定生活,没什么特别成绩。 剩下27%的人,成了社会最底层的人,生活不如意,失业,被救济,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这个调查结论是符合我们日常的认知的。 在年少时有什么样的目标,有什么的规划,通常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06 说了这么多,接下来给爸爸妈妈一些帮助孩子制定自己人生规划的建议。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父母要耐心地多观察,去了解孩子真实的兴趣所在。 多鼓励孩子学更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比如一门外语,音乐,舞蹈。 孩子可以慢慢从中体会到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的事物。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谋深远。 格局大的父母,看到的不是眼前孩子的分数和名次,因为分数和排名,并不能决定这个孩子未来人生的走向是不是前途无量,大有可为。 毕竟,新闻里高学历的人才杀亲弑母,投毒同学的例子数不胜数。 格局高的父母,在给孩子规划未来时,看重的一定是孩子的品行、思想、性格和美德。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清北名校这样的目标,不切实际的目标只会让孩子丧失信心,最后也就失去了做规划的意义。 帮助孩子制定适合他,通过努力能够得着的,有成就感的目标规划。
学区房,兴趣班,贵族幼儿园,优质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国际顶级高校......为了赢在起跑线上,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会超出了家庭的承受范围。 负重前行的结果是,累了父母,苦了孩子,也是得不偿失的。 没有足够经济条件时,可以陪孩子多接触不同类型的书,从书里窥探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规划一定不能是让孩子听从父母的安排,完成父母的心愿,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去操纵孩子的人生。 毕竟,现在的「巨婴」还少吗? 我知道很多父母并不太喜欢「规划」这个词,他们认为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幸福快乐的。 但是我想告诉你,人的天性是追求快乐的。对于没有自律意识的孩子来说,玩游戏是快乐的,无管束是快乐的,没压力是快乐的。 然后呢?他/她不可能就这样快乐一生。 童年毕竟短暂,一生很长。孩子未来幸福而快乐的一生,源于家长对他们的人生规划,当然还是心血与行动。 长大了,孩子会为今天吃的苦,感谢父母! 本文来源于女儿派(ID: nverpai),关于养育女儿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女儿的苦甜,这里都懂;愿她们一生纯良,一生知礼,一世得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