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讲堂】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茯神

 常青ABC 2019-04-05

概述

茯神为多孔菌科卧孔属植物茯苓【(Poria cocos Schw.)Wolf 】的菌核,原物种为低等植物,是寄生在松树上的真菌。药用部分为干燥菌核体中间抱有松根的白色部分。性味甘、淡平。有渗湿、健脾、宁心等功能。用于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泄泻、心悸、眩晕。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茯神是植物茯苓的中药制品,原植物多寄生于马尾松或段木上,其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菌丝(白色丝状物)阶段和菌核阶段。菌丝生长阶段,主要是菌丝从木材表面吸收水分和营养,同时分泌酶来分解和转化木材中的有机质(纤维素),使菌丝蔓延在木材中旺盛生长。第二阶段是菌丝至中后期聚结成团,逐渐形成菌核(亦称结等)。


图片

产地

生态环境:生于松树根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炮制

朱茯神:取茯神块,喷淋清水,稍闷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茯神外面粘满朱砂为度,然后晾干。(每茯神100斤,用朱砂30两)

性状鉴别

本品为茯苓块中穿有坚实细松根者。商品多已切成方形的薄片,质坚实,具粉质,切断的松根呈棕黄色,横断面可见年纹理。气微,味淡。以肉厚实、松根细小者为佳。

性味

甘;淡;性平。心;脾经。


功能主治

宁心;安神;利水。主惊悸;健忘;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禁忌

肾虚小便不利或不禁、虚寒滑精者慎。


相关配伍

①治心神不定,恍惚不乐:茯神二两(去皮),沉香半两。并为细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人参汤下。(《百一选方》朱雀丸)

②治心虚血少,神不守舍,多惊恍惚, 睡卧不宁:人参(去芦头)、茯神(去木)、黄耆(蜜炙)、熟干地黄(洗,焙)、当归(洗,焙)、酸枣仁(去皮,炒)、朱砂(别研,一半入药,一半为衣)。上件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九,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人参汤下。(《杨氏家藏方》茯神丸)

③治虚劳烦躁不得眠:茯神(去木)、人参各一两,酸枣仁(炒,去皮,别研)五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姜半分,拍碎,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温服,日二夜一、(《圣济总录》茯神汤)


相关论述

1.《纲目》:《神农本草》止言茯苓,《名医别录》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谓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尝不治心病也。

2.《本草经疏》: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别录》谓茯神平,总之,其气味与性应是茯苓一体,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

3.《药品化义》:茯神,其体沉重,重可去怯,其性温补。补可去弱。戴人曰,心本热,虚则寒。如心气虚怯,神不守舍,惊悸怔忡,魂魄恍惚,劳怯健忘,俱宜温养心神,非此不能也。

4.《别录》: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养精神。

5.《药性论》:主惊痫,安神定志,补劳乏;主心下急痛坚满,小肠不利。

6.《本草再新》:治心虚气短,健脾利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