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谓的努力,根本不值一提 原创作者|四叶草 北京时间2019年2月19日凌晨,在摩纳哥蒙特卡洛运动俱乐部举行了2019劳伦斯世界体育奖颁奖典礼。 获得本次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入围提名的唯一一位中国人,凭借去年成功登顶珠峰,最终获得了“年度最佳体育时刻奖”,成为继姚明、刘翔、李娜之后,第四位获得素有“体坛奥斯卡”之称的个人,他就是夏伯渝,一个双脚截肢的登山勇士。 (一) 有理想,谁都了不起——“我没有放弃,一直在坚持!” 出生在重庆的夏伯渝,是共和国的同龄人。5岁时随父母到青海支边。因为自小跑得快,被选入体校足球班。 60年代初,中国队员登上了珠峰,却没有留下图片被外国人质疑。中国登山队决定继续攀登珠峰。 那年,中国登山队到青海选拔队员,经过严格的体检与艰苦的训练,25岁的夏伯渝成功入选中国登山队,为第二年攀登珠峰做准备。 那次,冲顶珠峰时,遭遇暴风雪,不得不下撤,因队友丢失睡袋,刚刚26岁的夏伯渝把自己的睡袋让给了队友,导致冻伤,双小腿被截肢。 本以为一辈子在轮椅上度过的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直到德国假肢专家告诉他,戴上假肢后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并且还能再去爬山时,才重新燃起他的生活目标,并进行恢复性训练。 47岁时,当他意外发现腿部的小疙瘩,经医生检查已癌变。手术与化疗让他吃尽苦头,却更让他下定在有生之年战胜珠峰的决心。 经历截肢、癌症、血栓、年龄增长、4次挑战失败、尼泊尔政府禁止残疾人攀登珠峰等、雪崩、地震等种种困难后,夏伯渝向死而生。 69岁时,坚持了43年的梦想,这个现实版“老人与山”的“励志爷”终于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邓亚萍第一时间得知夏伯渝登上珠峰的消息后非常感动:“无论攀登珠峰还是从事其他运动项目,最难的就是坚持,尤其是在一次次失败的过程中还能坚持。取得成功首先要扛得住失败给你的打击,不放弃梦想,这是最了不起的地方。” 山,就在那里,你来或不来都在那里。路,就在脚下,可没有脚,那又如何?我拼尽全力,也会让山立在我的身下。 列夫·托尔斯泰说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二) 找准人生方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的雷海为,最近去了成都一所学校担任诗词教研老师。 雷海为,1981年出生在湖南省的一个大山里。父亲当过小学语文代课老师,在他7岁时,把古诗词写在纸片上,贴在墙上教他背。 20岁,在一所中专机电专业毕业后,他出外打工,做过电工,洗车工、在餐厅当过服务员,先后去过深圳、东莞、上海,后来到了杭州做起了礼品销售、快递小哥。2015年正式成为一名外卖小哥。 因为看电视剧《侠客行》,喜欢上了里面的诗词,从此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4年,偶然在书店找到《侠客行》的全诗,当场就背了下来,回家后再默写,忘了再回去翻,背诗成了他的快乐源泉。无论是等餐、等红灯、睡觉前,只要一有时间,就开始背诗。 “背一首,我就开心;一天没背,就觉得少了什么。” 直到2018年4月4日,雷海为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中惊艳全国观众。 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公司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活动邀约、宣传大使,百万年薪等诱惑,他依然坚持正确的选择,拒绝高薪,挑了一家薪水不高的学校,继续与诗词做伴。 董卿在节目中对雷海为说: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我觉得你所有在日晒雨淋,在风吹雨打当中的奔波和辛苦,你所有偷偷地躲在那书店里背下的诗句,在这一刻都绽放出了格外夺目的光彩。” 有些人很努力,却不知道为什么而努力,找不到方向,努力后没有见到效果,因此放弃了。有些人很努力,也有自己的方向,走着走着却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朝向,因此厌弃了;而有些人,找准了适合自己的方向,努力向前,终有一天梦想会照进现实。而越走越远的人,也从不会迷失自己的人生方向。 (三) 坚持不懈,人生终会绽放光彩——为梦想,华丽变身! 少时有个小伙伴,18岁时技校毕业,在当地一个大型央企就了业,成了一个五班倒的工人。虽说是工人,但收入颇高,工作也不算累,还是让周边人很羡慕的。 工作间隙,当别人在车间里闲聊时,他都是躲在僻静处,拿一本喜欢的书看,和那些同事有些格格不入。 像多数人的人生轨迹一样,该工作时工作、该成家的年龄成了家,日子单调的重复着,或许就这样在平平淡淡中过下去了。 然而,可在他三十岁时,却办了停薪留职。北上首都,在高校边租了间房子,白天去高校旁听,晚上或兼职或学习,说要考研究生。 “连大学都没读过,考研究生?工作也不要,孩子也不生,这不是瞎闹吗?”朋友们都瞠目结舌。 英语听力、口语、笔试对大学考研党来说,都有一定的挑战,何况对一个离开高中课堂十几年,还从没读过大学的人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考验,付出的努力要比别人多不知多少倍。 令人没想到的是,他这一考就是十年。京漂十年无固定收入,居无定所,一心只为考研。十年中,不变的是追求,唯一变化的是心态,从最初的为考而考,到喜欢后主动去学。 四十不惑的年纪,终于如愿读了研。此时在高校里,喜欢的氛围内,教书育人。而彼时的工友,依然生活在一片困顿和迷茫之中。 十年能干什么?二万五千里长征用了两年,抗日用了八年。十年能让一个青年变成中年。用十年,坚持去做一件事,相信上天也会眷顾你的。 努力从来不是口头上的,而是行动上的。努力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持之以恒的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司汤达曾说过: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 (四) 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炸裂的生命! 电影《弗里达》是朱丽·泰莫执导的一部传记电影。 讲述墨西哥著名女画家弗里达·卡洛短暂却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1907年出生在墨西哥城南郊的约阿坎,一幢蓝色的房子里。 6岁患上小儿麻痹,使右腿萎缩变形。18岁在车祸中死里逃生,造成脊柱、锁骨、肋骨断裂,骨盆破碎,右腿11处骨折,经历32次大大小小手术,一生与疼痛为伴,精神与肉体倍受折磨。3次流产,46岁右腿截肢,47岁离世。 饱受争议的她,没有被厄运击垮。 正是在她车祸的18个月中,央求父亲买给她一块画板,让她找到了最大的乐趣。画出55幅自画像,共143幅作品,让世界艺术殿堂瑰丽多姿。在国内举办的唯一一次画展,躺在大床上被抬进画廊展厅。 她的自画像《相框》是法国卢浮宫收藏的第一幅墨西哥画家作品。连毕加索看过她的作品后,都自叹不如,甚至麦当娜都是她的铁粉。 罗曼·罗兰说:在苦闷的时候,一个人自以为一切都快完蛋了,殊不知是面临开始。 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苦尽甘来总有所获。成功的路上需要选择,选择你所选择的,一往无前终有收获。 (五)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 25年后,3%的人,成了社会精英和行业领袖;10%的入成了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事业有成,生活无忧;60%的人成了平凡的人,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事业上没有什么大起大落,27%的人,他们事事不如意,工作不定,生活无着,只能怨天尤人。 树立目标,尽情去追逐。也许未必能成功,但不努力的人生,一定会碌碌无为,遗憾终生。当你把失败当成成功的奖励时,离成功的路也就不遥远了。 找准适合的方向,全力打拼。不要茫然四顾,也不要盲目向前。方向对了,坚定地走下去,自会遇到不一样的风景与心境。 不懈的努力,不是演戏。过程会很疼痛,也很辛苦,不去努力,不去争取,再磨难的生活也不会向你伸出有力的双手,拉你出泥淖,陪你走出困苦。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成功不是哪个人随随便便便能获得的,但成功的路,只要你努力到底,也没有那么拥挤。 就怕有些人,你所谓的努力,其实根本不值一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