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六二五”也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老古话了,它专门用来形容那些推卸责任,遇事不愿挑担子,老是喜欢踢皮球的人。 “一推六二五”原作“一退六二五”,原本是一句珠算口决。我国的衡器旧时以十六两为一斤,也就是民间俗称的“老称”,而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算盘”又是十进位的,如何在算盘上计算,南宋人发明了一种名叫“斤称留”的方法,用一整套口诀来实施16两制的十进位。“一退六二五”是其中的第一句,也就是说1除以16等于0.625。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温州人姜周元倡议推出十两为一斤的“新称”后,这“一退六二五”就为十六两的老称和十两的新称换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生活中往往有各种各样的事故发生,出了事故,或大或小都得有人承担责任。可生活中往往有那么一些人,一出事就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个精光,张三推李四,李四推王五,明明要他来担当的事却推得个一干二净。看到这种人,前辈想起了“一退六二五”这句口诀,并用“推”字换下了“退”字,使之成为了“一推六二五”,将它作为一句俗语来形容这些人。你还别说,还非常地生动形象呀。 如今“一退六二五”的计算功能随着算盘的淘汰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但由此产生的“一推六二五”这句古话还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句话既讽刺了那些没有担当、推卸责任遇事喜欢踢皮球的人,又提醒我们做人一定要有担当,该担的责任一定要担,该做的事一定去做,千万别去做那些“一推六二五”的人,否则的话,会被人们看不起,同时也对不起自己所在的岗位和责职呀。 这句话还有个用处,那就是自己说自己。当自己说自己时,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每当有别人托你办事,而这件对你来说又十分简单,此时你往往会告诉对方,放心,这点事一推六二五。意思是此事对你很简单,你会在短时间内给他搞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