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鸣钟是一种机械时钟,因它每到正点会自动报时,因而得名。相传,自鸣钟在明代时由外国传教士传入中国,起初只在宫殿中拥有,直到民国年间才逐渐开始普及到民间。我小的辰光外公家里有只自鸣钟,那正点报时的“嘡、嘡、嘡”的声音,至今还记忆犹新。 有了自鸣钟,也就产生了一个新的行当,那就是修钟,因为自鸣钟用久了会坏,需要修理。可这自鸣钟结构复杂,有些毛病,一些技术一般点的师傅一时三刻还不一定查得出来,于是民间产生了一句老古话,叫“包修自鸣钟,拆开装勿拢”。 当然这句话虽然是由修自鸣钟的事件上产生,但在使用时却与真正的修自鸣钟的匠人毫无关系,而是专门用来讽刺那些大包大揽打包票而最后却事情做不好的那些人。 生活中老是有那么一些人,明明只懂了点皮毛,却喜欢吹得天花落乱,遇事胸脯拍得郴郴响,大包大搅,可真正一做,却发现这里不会,那里不懂,或者是做得“三勿像,六样生”,被人落下话柄…… 所以,这句老古话提醒我们,“满口饭好吃,满口话难说”,人呀,什么时候都不要说大话,你不说大话,一旦做不好还会有回旋之地,但你如果大包大揽,那么一旦做不好洋相就出大了。 这句老古话还从另一个层面告诉我们,做人要低调,要谦虚,明明会做的也不要夸海口、讲大话。要记住这世界变化快,千万别落个“包修自鸣钟,拆开装勿拢”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