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人”是我们这里的土话,大致意思是和人家打招呼。特别是小孩子看到大人,一定要率先“叫人”。我小辰光,父母就是就这样让我先学会“叫人”,从“叫”家人开始再叫邻居和旁人。等我为人父了,我又教我的儿子学会“叫人”,现在,又轮到我儿子教我孙子学会“叫人”了。这“教人”,也许是最基础的“讲礼貌”的入门方法了。一代又一代,都是通过“叫人”这个方法,让下一代养成了讲礼貌的习惯。 为了让子女们有礼貌,会“叫人”,民间有这么句老古话,叫“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这句话非常风趣,是呀,“叫人”是不需要本钱的,只要舌头打个滚就能做到。但你一开口“叫人”,听得人会十分舒服,会夸你懂事:“这个小人嘴巴真甜。” 说到“叫人”,也不光是小人的事,大人也要会“叫人”。人在世上走,会碰到很多自己不懂的事,比如说出门在外摸不着方向了,得问路了,此时你要会“叫人”,如果不会“叫人”光用一句“喂”去问,十有八九会得不到答案。有句话说“不问路多走四十里,会问路少走二十里”,这里的“会问路”前题就是会“叫人”。做人嘛,“礼多人不怪”。 我总觉得伢塘栖人是最会“叫人”的,我们把长一辈的女性叫作“好姆妈”,长一辈的男性叫作“好伯伯”,你看,比姆妈、阿伯都还要好呀,听起来真是舒服。记得有一次我老婆叫我去一家服装店试衣服,我刚穿上,那年轻的女老板就对我说“好伯伯,侬穿格条衣掌真好看,好像是为侬定做咯”。我一听,连声对老婆说,“好,好,就这件了……” 不过现在出门碰着女性很难“叫”,过去叫“小姐”是对人家尊重。可现在“小姐”这个称呼用别了,歪里的角了,乱叫人家“小姐”虽然没到“吃巴掌”地步,但遭人家一顿白眼是完全可能的。对年长的问题不大,按伢塘栖人的叫法,叫伊声“好姆妈”就是了,但年纪同你差不多,奈格办。我曾有一次向一个年龄比我略小的女性问事,出于礼貌,叫了她一声“阿嫂”,那晓得她白了我一眼,凶巴巴地说“眼光有勿有呀,我年纪介大啦?”我只好苦笑,心里想,我是“若要好,大作小”呀…… 从此后,从朋友处学了一招,今后看见女性,不论大小,一律称为“美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