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为止,应该是艾灸的方法最为可靠,而艾灸方法里,应该首推督脉灸。 安徽池州石台的仙寓山硒养生度假村里,我曾经见到过一个中年男子。他的关节痛、怕凉,拍的片子发现骶髂关节有问题,医院确诊其为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很古老的病,包括现代手段在内,很多治疗手段都不理想,病人往往陷入严重的、无法缓解的疼痛。 强直性脊柱炎,是脊椎及其附属组织的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可累及到眼、肺、心血管、肾脏等多个脏器。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3‰,以青壮年男性多见。症状常以膝、髋、骶髂关节疼痛为始,逐渐蔓延上至枕骨,下至足跟。每遇寒冷、劳累、感染、外伤、饮食不节、接触放射性物质等因素即加重病情。反复疼痛,可导致脊柱前后左右不能屈伸、转侧,重者畸形而致残,中医称之为“痼疾'。 该病的发生,与脑、肾和督脉有关。病在脊柱属督脉。督脉起于胞中,行于脊里,上通于脑,并与肾相络,与六阳经相会,统一身阳气。 肾主骨,肝主筋。筋骨之病乃肝肾之病。肾主精,肝主血,肾与肝的关系,即乙奎同源,精血互化,互为补充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他受大脑调控,肾与督脉阳气衰弱不能温照腰脊,肝肾精血亏虚不能濡养筋骨,风寒湿诸邪乘虚侵袭腰部而成。 我们采用的调理方法分两步进行。 首先,剌血拔罐。 拔罐的配穴: 新识穴(经外奇穴)、肩井、大椎、膀胱经、委中。 新识穴 新识穴,又名新设穴、下风池穴,属背部经外奇穴,位于项部第四颈椎横突尖端,斜方肌外缘,在第三颈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共计两个穴位。作用主要是舒筋通络,理气止痛。主治角弓反张、项肌瘫痪、后头痛、落枕引起的颈项疼痛、咳嗽、气喘、咽喉肿痛、颈项淋巴腺肿大等。 肩井穴 肩井穴是胆经里联络最广的穴位。肝气郁结,堵塞在淋巴结处引起结核病,胆经通肝,刺激肩井穴,可以帮助肝中的郁结之气排出体外,能改善肩部血液循环,使僵硬的肩膀逐渐得到放松。 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颈椎第七棘突下凹陷处。主治颈部强直,活动受限,肩背部疼痛,上肢、手指麻木不适等症。大椎穴属脉,针刺大椎穴可调整阴阳,活血化瘀,祛瘀通络;且大椎穴乃颈项之门户,气血经络皆由此而过,可很好的改善颈项部的血液循环,缓解局部神经血管的压迫。 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刺激膀胱经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打通膀胱经就能让更多的气血来滋养肾经和督脉。就能激发肾脏的供应潜能。 委中穴 委中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具有强腰止痛,活血通络,舒筋活络,泄热清暑的功效。 委中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是保养腰背的重要穴位。 其次,采用历代皇宫宫庭保健的古法养生方法督脉灸。 督脉灸是借天火之力,疗身体疾病的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法。史书亦称“铺灸'、“天灸'、也称“长蛇灸'、”小周天灸'。 施灸第一天,患者的症状就有所改善;第六天,腰部疼痛症状就明显减轻;第九天,患者感觉效果十分明显。 笔者大为惊奇! 究其原因,督脉上行于脑,与足厥阴肝经会于巅顶,与肝肾关系密切。督脉之海空虚不能上荣于充脑,髓海不足,则头昏头重,眩晕,健忘。 两耳通于脑,脑髓不足则耳鸣耳聋;督脉沿脊上行,督脉虚衰经脉失养,则腰脊酸软,佝偻形俯。脊柱为督脉从肾贯脊之所,若脊柱歪斜,督脉必然运行不畅,气血瘀滞不通,会直接或间接涉及内外、上下、前后、左右、脏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的功能。追本溯源,督脉不通是关键,而脊柱关节错动歪斜、偏离正常位置,是督脉不通,导致气滞血瘀、阴阳失衡的因素。 医者以刺血拔罐疏通瘀滞,以督脉灸调整阴阳平衡、疏通经络,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办法,我们期待经过医患的不懈努力,在临床中有所突破,为攻克强直性脊柱炎做出成功的案例。 |
|
来自: 你到哪里去了呢 > 《强脊炎朱良春焦王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