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22年3月7日】亚里士多德去世 古代希腊历史中著名的“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图)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 一、年少时期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色雷斯地区的希腊殖民地斯塔基拉,父亲尼科马科斯是马其顿王国的宫廷御医,母亲菲斯蒂丝出生于一个富裕之家,这也决定了亚里士多德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17岁那年父亲去世后便前往柏拉图在雅典开办的阿卡德谟(也称雅典学院,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院,配有花园和运动场,因建于传说中阿提卡英雄阿卡德谟“Academus”墓地上而得名,后演化为英语中学院一词“Academy”)学院求学,师从柏拉图学习20年,柏拉图逝世后因接任者斯彪西波(柏拉图侄子)对柏拉图哲学中的数学倾向十分推崇(柏拉图曾在学院门口立下一块牌子“不懂几何者勿入”),令亚里士多德无法忍受从而离开雅典。 二、游历时期 离开雅典后,亚里士多德接受了之前柏拉图学院学友、密细亚统治者赫米阿斯邀请,前往小亚细亚访问,期间还娶了赫米阿斯侄女为妻,但随着公元前344年赫米阿斯不幸在一次暴动中遇害,亚里士多德被迫离开小亚细亚,带领家人前往米提利尼。 三、帝师时期 公元前343年,已有名气的亚里士多德被马其顿王国国王腓力二世召回故乡,受其聘请,担任其子、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老师。亚里士多德对亚历山大进行了道德、政治及哲学等多方面的教育,向亚历山大介绍了荷马的《伊利亚特》与希腊的艺术和文化,影响了亚历山大将来对待东征被征服地区当地文化的态度,使亚历山大不遗余力地向被征服地区推广希腊文化。 (图)亚历山大大帝 亚里士多德还影响了亚历山大的世界观,告诉他世界的最东方是印度(受制于当时技术低下和认知水平的落后,这种观点并不正确)并在后来送给他一张地图,使亚历山大消灭波斯帝国后将远征的目标定在印度。除此之外他还通过自己的著作《修辞艺术》教导亚历山大逻辑与说服的力量影响着亚历山大。亚里士多德在学术上一贯是穷尽一切学问的态度(当年柏拉图曾经对其说:“要给你戴上缰绳。”),也许是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亚历山大在后来向东远征时也梦想着征服一切地方。公元前335年,随着腓力二世的去世,亚里士多德离开亚历山大回到雅典,在告别前亚历山大对亚里士多德说:“其实我跟你是一样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