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想见世面,就带他去这个地方看看

 心水t938ngwcxv 2019-04-06

给你些提示:她在北京,高贵而美丽,即将迎来600岁的生日。

她就是故宫!

今年元宵节,故宫官网瘫痪。原来是大家在疯抢门票,一张去故宫看花灯,赴“上元之夜”盛宴的门票。

近几年,人们发现老态龙钟的故宫忽然“年轻”了起来,雍正皇帝在卖萌,千年文物成戏精,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

“去故宫看雪”成了很多人的梦想,以至于故宫博物院院长一到冬天就犯愁:“不下雪可咋整?”

古老的文化成为网红,除了惊喜,更多的是欣慰,那些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紫禁城看门人:我想把一个完整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600年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自己是故宫的看门人。

但网友知道他,不是因为他的身份,而是他的段子:

  • “千万不要买故宫的行李牌,第一次出差就会丢了,太好看了!”

  • “我们看乾隆画,乾隆被画得不怎么好看,但他骑的马英姿飒爽。于是我们做了马的周边:领带、叉子等产品。”

  • “他们用手机悄悄告密:‘院长奔东(捡烟头)去了,你们快去,先把烟头捡起来!’

    其实我都知道猫腻,就故意满院子走,故宫一下子就变干净了。”

人们津津乐道他的幽默,但笑过之后,又被他感动,这是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对故宫的鞠躬尽瘁,对文化的敬重珍爱。

董卿曾在《朗读者》里这样形容他:“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停闲。”

单霁翔刚刚接手故宫时,就一间一间地考察,5个多月走遍“紫禁城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舍”,磨破20多双鞋。助手都偷偷抱怨:“跟着我们院长,费鞋!”

正因如此,他才能对故宫里的文物数一清二楚,把数字精确到个位。

他骄傲地说:

“我们国家收藏的国外藏品比较少,因为我们没有掠夺,没有盗别的国家,每一件都来历清楚。”

对故宫和文物有多热爱,他对于相关的维护就有多执着。

2013年初,为保护故宫,单霁翔多方争取,终于发布公告:故宫开放区内不允许机动车再驶入。

被他拦下的第一个贵宾,就是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

 

当时安保人员已经就位,是车队要进入的架势。单霁翔让人把午门关起来,和安保人员据理力争:“这是世界文化遗产,不能破坏!”

3分钟后,等来了撤走军队的指示,奥朗德步行参观了这座古老的宫殿。

单霁翔不仅有勇,而且有“谋”。

每次领导来视察,他都会领他们去偏僻、杂草丛生的地方,趁着对方为文物担忧时,见机行事地哭诉现实条件的艰苦和文物保护的迫切。

为了故宫和文物,单霁翔用尽浑身解数,反映女厕少就增加厕所,售票口少就增加线上和线下的渠道,设计故宫周边,增加文物的展出……

“让传统文化走进百姓生活,活在当下,把一个完整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600年。”

单霁翔让我们知道,原来故宫不是高高在上的,它随时在我们的生活中;文化也不是那么高深的,它早已浸入了我们的骨血。

我在故宫修文物:择一事,终一生

2016年的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大家知道了什么叫做“工匠精神”。

一道宫门,两个世界。门外是车水马龙,热闹喧嚣;门内是耐住寂寞,一事终老。

在故宫修文物是什么一种体验?

钟表修复师王津在故宫工作40余年,接触的钟表都曾是皇帝的爱物,有些大型钟表连大英博物馆都没有,世界仅存一件。

可是王津师傅一开始看到的并不是精巧绝伦的成品,而是一堆残缺的、陈旧的零件,他需要一点点把零件修复,钟表走动不是目的,各个部件活起来才是成就。


钟表是机械精巧的代表,而献给皇帝的大型钟表更是精品中的精品,修复师需要耐得住性子、坐得住板凳,一个发条可能就得调整一天,也许一个不慎,好几天的功夫就毁于一旦。

但这也塑造着人的气质和秉性,用8个月修复一件作品的王津老师,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不骄不躁,从容淡定,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故宫男神”。

他修复文物时特别认真,小心翼翼地调试,满脸的仔细和虔诚。那是对文物的尊重,对文化传承的责任。

不止是他,每个在这里工作的人都是如此。木器组屈峰一边雕刻佛像,一边缓缓地说:

  • 很多人都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才有价值,其实没这么简单。他在修复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交流,对它体悟。

  • 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里,那没有什么价值。

他们是在修复文物,但又不限于文物本身,绘画中有文人风骨,青铜上是历史缩影,陶瓷是生活与艺术的统一……

他们遵守了匠人无名无我的传统,国宝上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参观者也不会知道修复者是谁。

但他们早已从每一次焊接、每一次上色中实现了自我的价值,文物是历史的浓缩物华,是一代人的心血传给下一代人。

我们的故宫,要交给谁?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舍没有一颗钉子,全是利用中国古老的智慧——榫卯结构构建而成。

故宫有藏品186万余件,涵盖几乎整个古代中国文明发展史和几乎所有文物门类,很多是孤品、绝品。

经历了近代一百年的战火洗礼和颠沛流离,保留下来的故宫和文物,无疑是先辈与历史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而我们却对此知之甚少:

  • 屋脊上走兽的数量和种类代表着什么?

  • 为什么故宫全是木头做的,却这样结实?

  • 《清明上河图》为何能成为“镇馆之宝”?

  • 青花瓷为何可以做的那么薄?

下一个600年,故宫会传给谁,我们不知道。但接下来的60年,故宫乃至中国文化要交给的,却是我们的孩子。

这样璀璨的文化、这样富有内涵的历史,我们的孩子却对其一无所知,实在是一种遗憾。

也许路程遥远我们无法带孩子去故宫体验,但知识可以跨越时空。有的人住在皇城根下,却只知道故宫是一个景点;有的人没到过故宫,却对故宫的建筑、文物如数家珍。

见过世面的孩子,不一定到过很多地方,却知道很多地方的事,那些关于文化、历史、艺术的事。

春暖花开,给孩子一个精神的旅行。

有书君联合故宫·紫禁书院以及涂思美育,历时2年打造给孩子的中国美学启蒙第一课——《你好呀!故宫》。故宫官方出品,带着孩子足不出户看故宫。

👇点击图片,立即加入拼团👇

20节音频课+6节视频课

由故宫专家潜心研究的100+艺术知识

19个引发好奇心的趣味问题

120张精美知识卡片

25个故宫秘密

限时拼团(仅周六、周日两天),立减15元

84元带孩子玩转故宫

为小孩子量身打造

1、6名故宫专家,8位艺术教育学者,历经2年研发,30轮细心打磨



2、音频+视频+知识卡片回顾,可听可看巩固学习,趣味横生

 实景镜头用孩子的视角,由低到高,由小到大地拍摄。视觉记忆比听觉印象更深刻。

3、以孩子口吻,对话方式演绎文化解读和道理

《你好呀!故宫》里有两个动物主角——住在故宫的龙爷爷和树上的小松鼠涂涂。

涂涂平时就在故宫里玩耍,发现很多故宫的秘密。为了解开这些秘密,涂涂将带领孩子们去故宫九龙壁召唤出无所不知的龙爷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