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密陀僧

 xwdwen67 2019-04-06

蜜陀僧

密陀僧(PbO)是在唐代从波斯传入的。到了宋代,《图经本草》记载了中国自制密陀僧的详细工艺:密陀僧,“今岭南、闽中银铅冶处亦有之,是银铅脚。其初采矿时,银铜相杂,先以铅同煎炼,银随铅出。又采山木叶烧灰,开地作炉,填灰其中,谓之灰池。置银铅于灰上,更加火大煅,铅渗灰下,银住灰上,罢火,候冷出银。其灰池感铅银气置之积久,成此物。今之用者,往往是此,未必胡中来也。”这种方法叫做“灰吹法”,在11世纪流行于今广东、四川等地,直到近代还仍然为炼银等工业生产所采用。

中文名

蜜陀僧

种类

铅的氧化物矿物

别名

炉底、陀僧、金陀僧

性味归经

咸、辛,平。有毒

概述

密陀僧是铅的氧化物矿物,它呈红色,属四方晶系,很重也很软,有油脂光泽。 产于铅矿床的氧化地带。铅的氧化物矿物还有一种叫铅黄,呈黄色,属正交晶系。密陀僧与铅黄产在一起。 密陀僧(PbO)是在唐代从波斯传入的。到了宋代,《图经本草》记载了中国自制密陀僧的详细工艺:密陀僧,“今岭南、闽中银铅冶处亦有之,是银铅脚。其初采矿时,银铜相杂,先以铅同煎炼,银随铅出。又采山木叶烧灰,开地作炉,填灰其中,谓之灰池。置银铅于灰上,更加火大煅,铅渗灰下,银住灰上,罢火,候冷出银。其灰池感铅银气置之积久,成此物。今之用者,往往是此,未必胡中来也。”这种方法叫做“灰吹法”,在11世纪流行于今广东、四川等地,直到近代还仍然为炼银等工业生产所采用。

药物信息

【别名】炉底、陀僧、金陀僧

【来源】天然的矿产密陀僧(Lithargite)很稀少,呈橘黄色小片或土状粉末,其成分为PbO,系由方铅矿氧化而成。药用品多用铅为原料加工制成的氧化铅。

  【制法】将铅熔融,用铁棍在溶铅中旋转几次,部分溶铅粘附在铁棍上,然后取出浸入冷水中,溶铅冷却后变成氧化铅固体(即密陀僧),在放入溶铅中转几次,取出再浸入冷水中,如此反复多次,至密陀僧积聚至约重十几斤时,将其打下即得。

  【性状】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橙红色,镶嵌具金属光泽的小块,对光照之闪闪发光。表面粗糙,有时一面呈橙黄色而略平滑。质硬体重,易砸碎。断面红褐色,亦镶嵌具金属光泽的小块。气无。

  【性味归经】咸、辛,平。有毒。

  【功能主治】燥湿,杀虫,敛疮。用于湿疹,疥,癣,腋下狐臭,疮疡溃破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粉敷或熬膏贴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原矿物

方铅矿Galena (Galenite)【异名】蜜陀僧(《雷公炮炙论》),没多僧(《唐本草》),炉底(《纲目》),银池、淡银(《药物出产辨》),金炉底、银炉底(《现代实用中药》),金陀僧(《中药志》)。

  本品为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金黄色或黄色,偶见有黄绿色,具蜡样光泽或镶嵌着具金属光泽样物,对光照之闪闪发光。表面粗糙,有时一面呈橙黄色而略平滑。层层堆叠,厚薄不一。体重质脆,折断面层纹明显。气无。

生境分布

人工制品。

采制 


  以往取方铅矿提炼银、铅时沉积的炉底。现系将铅熔融后,用长铁棍在熔铅中棍转几次,部分熔铅附于铁棍上,然后取出浸入冷水中,如此反复多次,层层叠加,熔铅冷却而成。 [化学

成分

主含氧化铅(PbO)。

药理作用

密佗僧膏2%浓度时在试管中对共心性毛癣菌、童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及铁锈色小芽孢菌呈抑制作用;在4%浓度时,对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足趾毛癣菌等均呈抑制作用。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与蛋白质结合而成蛋白铅。有收敛局部粘膜血管,而庇护溃疡面和减少粘液分泌的作用。

性味功能

咸、辛,平;有毒。杀虫收敛。

主治用法

用于痔疮、湿疹、溃疡、肿毒诸疮及刀伤等。研末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涂。

用量

0.3~o.9g;外用适量。

  释名: 亦名没多僧、炉底。

  气味: 咸、辛、平、有小毒。

  主治: 1、痰结胸中不散。用密陀僧一两,加醋和水各一碗,煎干,研为末。每服取末二钱,以酒和水各一小碗,煎成一碗,趁热服下。以吐出痰涎为好。

  2、消渴饮水。用密陀僧二两,研末,在开水中浸过,取出,加一点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服时用浓蚕茧盐汤、或茄根汤、或酒送下都行。第一天吃五丸,以后每天增加九丸,直到一次吃到三十丸为止,不可多服,五、六次后,如见水恶心,即可停药。恶心时可吃点干食压一下。

  3、赤白下痢。用密陀僧三两,烧成黄色,取出研细,每服一钱,醋茶送下,一天吃三次。

  4、痔瘘。用铜青、密陀僧各一钱,麝香少许,共研细,以口水调和涂患处。

  5、婴儿泡疮(遍身象鱼鳔,又象水晶,破则流水,疮又再生)。用密陀僧研末洒敷,内服苏合香丸。

  6、惊气失音。用密陀要一茶匙,茶调服,即愈。

  7、腋下狐臭。先洗净腋下,油调密陀僧末涂上。另用一钱密陀僧末放入热蒸饼中,夹在腋下。

  8、口臭。用密陀僧末一钱,醋调漱口。

  9、口疮。用煅过的密陀僧,研末,敷疮上。

  10、鼻内生疮。用密陀僧、香白芷,等分研末,蜡烛油调涂患处。

  11、一切黑瘢。用密陀僧二两,研细,人乳调搽。夜间搽药,白天洗去。

  12、夏月汗斑如疹。用密陀僧八钱、雄黄四钱,共研细。先以姜片擦皮肤发热,再用此姜片蘸药粉擦汗斑。次日斑疹焦枯。

  13、骨疽(一名“多骨疮”,疮内不时露出细骨)。用密陀僧末加桐油调匀,摊贴患处。

  14、臁疮。用密陀僧末加香油调成膏,摊在油纸上反复贴患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