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锋:清明祭父诔

 Chgg008 2019-04-06

王锋:清明祭父诔

【作者简介】王锋,合阳县第二高级中学一普通教师,性格耿直,喜欢研究书法,文学,历史,文笔流畅,文风屡利。

王锋:清明祭父诔

王锋:清明祭父诔

清明祭父诔

文/王锋

自古人皆守宗庙而敬先祖,无论王公贵胄、黎庶平民,中堂供奉者必为五代先君。祭祀有时,长幼有序,礼不可废,神必清肃。人何以礼敬先辈?如树之因根而茂,水之因源而流,人无先辈,何以立天地之间,何以育子孙后代。

夫子传道,以“仁”为本。仁为心,德为体,爱为行,孝为先。能以孝事父母双亲,或可爱邻里乡亲,能善待邻里乡亲,或可教化万民百姓,能顺治一方,上配天德,下得民心,则必为仁者君子也。

是以为人子孙者,不可不孝。于在世父、祖辈,侍奉汤食为孝,解闷舒心为孝,早晚面见为孝,家事禀陈为孝……于离世祖辈,四时祭祀不辍为孝,常感盛德荫后世为孝,晓谕后辈知先祖之厚德伟绩为孝……于子孙者,心不可无孝道,事不可违孝行,千千万万,不可一一言表。

吾父早去,年刚及天命。时年吾已奔而立,家业初立,未及尽人子之道,常有愧疚之情。吾父命途多舛,幼年丧母,兄弟众多,更兼家贫如洗,祖父性软,后母刁难,父身为长子,又为长兄,所经苦累折磨,可想而知。然吾父倔犟,为人子,不可为难父亲,公事挣口粮,居家勤营生,未尝废弃一日也。母常告吾父亲之旧事,言吾父身为男儿,然缝洗烹厨皆通,出则耕种播收,入则奉亲顾弟。艰难之时,常饥饿度日,省出口粮,供养幼弟。如此十数年,以致吾父未及安享天伦而匆匆离世,此情可昭日月。吾常感怀:造化弄人,如何好人不长命?历经苦难,身心俱疲,披肝沥胆,过度操劳,何能长命耳?父已去,然所幸者,父之音容吾以刻骨铭心,父之作为,吾定终身铭记。

吾父有大爱之心。侍奉双亲为孝,怜悯弟、妹为悌,能长年累月、终其一生行孝悌之道者,大爱也。吾祖父好“旱烟”,父隔三差五供奉,未尝断绝。祖父过世,后母寡居,父常念念不忘者,后母对三兄弟之“照顾”。父常言:后母非亲,然有“母”即有家,若无后母,家不为家矣。吾亦常思父亲此言,深感其洞察生活而有远见矣。无母则父难安,无母则家无形,此千古之理也,人伦、生活,言尽于此。

吾父年幼,吾二叔、三叔年更幼,父照应二弟不辍,乡里叔伯常对吾谈及旧事,父亦因此而称道乡里。及父长,年十九,以能任村干部。当此之时,家境已有好转,然事亦接踵而来。几年间,父亲结婚,二叔结婚,三叔从军,三叔结婚,祖父大病……此等家里大事,皆吾父主持,三兄弟协力共度也。吾父之大爱亦在于此。邻里告吾:汝父,大好人也,汝之二叔、三叔有今日之家,汝父之功劳也。吾父有言:难,不为不难,然吾有家,吾弟亦必有家。父倾其所能,帮衬二叔、三叔分门立户,有所图乎?时过境迁,不可逆转,然父亲之情,吾深有感触:长兄如父,父年迈,为人子不可不分担;弟年幼,为人兄,不可不提携。吾父之亲情情怀,吾当追之、齐之。

吾父而立之年,幸遇国家改革,情势大变。此后数年,父亲母亲经营农业,承包土地,四口之家,温饱不愁。吾已至进学之年,家庭变化历历在目耳。

吾父,操劳之命也。情况好转,已无温饱之患,然所患者,吾姐弟求学之资。父亲母亲思谋副业,先后饲养猪、牛、羊,滩涂割草,林间放羊,早出晚归,冷馍做餐,生水下咽,若遇阴雨,衣帽如冰。此情此景,及至今日,思之亦不觉潸然泪下。

吾幼时顽劣,初中之后常辍学,聪敏亦不及中人,学业荒废,几至废学。吾父听闻,痛不欲生,盛怒之下,对吾大打出手。吾常试图体念父亲之怒,然不可及也。吾之愚钝、心性、冷漠何能及其万一。父亲告吾:吾家贫,累世无学业有成者,非不好学,不愿学,无力学也。汝生逢盛世,学问当为安身立命之本,吾视汝为更换门楣之顶梁柱,愿汝不自弃。吾与汝母当竭尽所能耳。吾今已至不惑之年,回想吾父当日泪眼相告之情,扪心自问:吾能有此肺腑之情乎?吾父之于吾,情所系也。

公元二零零三年九月十六日,吾父丧。吾常想,生老病死者,人之常情,天道之轮回也,然吾之悲从何而来?父病而吾不知,此吾之不孝也,吾之痛与悲,皆源于此。父亲一生身体羸弱,成年之躯,不过百斤,然手提肩挑,家庭重担,何止千斤。父之丧,因饥饿,因劳累,因郁闷,因贫困,因爱怜儿子……病榻三天,匆忙离去……

吾愿吾父生前亲友责吾不孝,然所闻皆是对父亲之哀挽,吾愿邻里乡党谴吾不孝,然所闻皆是对父亲之追忆。吾不知所以,所能者,唯以泪洗面耳。

时在戊戌岁末

王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