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越《钟摆理论》的学术人生

 王兆善 2019-04-06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吴传毅    2017-01-13 07:28:27

分享复制打印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提出过“钟摆理论”,说人生总是在得不到的“痛苦”和得到之后的“无趣”之间摆动。应该说,叔本华的“钟摆理论”有一定道理。我们很多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自己的目标没有实现时,会焦虑不安、痛苦不已。而一旦目标实现,又会出现“边际效应”,幸福感便会逐渐减弱,以至于某一天觉得自己追求的东西“不过如此”,这其实就是陷入叔本华所言的“无趣一端”。

  但叔本华说,还是有极少数人能够超越“钟摆理论”,这极少数的人是艺术家“之类”。艺术家们钟情于艺术、热爱艺术,在对艺术的钟情和热爱当中享受过程的快乐和结果的快乐,他们视自己的艺术作品为至宝,视自己的艺术作品为生命,视自己的艺术作品为孩子。

  究竟还有哪些人可以超越叔本华的“钟摆理论”?我以为除了艺术家之外,还有不少人。只要是钟情或热爱某一事项,抑或痴迷于某一事项,把它当作习惯、当作爱好、当作生命中的组成部分,这些人无疑都可以超越叔本华的“钟摆理论”。一些人热爱运动,在运动当中享受快乐;一些人热爱慈善,把慈善当作事业,在慈善事业当中享受满足。通常职场生涯中,一般有三种态度:一种是把职业当副业,一种是把职业当工作,一种是把职业当事业,而把职业当事业追求者,往往会很快乐,并且能够做出成就来。

  真正的学者就可以超越叔本华的“钟摆理论”,他们把学术当作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阅读、思考和写作过程当中享受人生快乐。法国社会学家布希亚说,在饱览了传世之作、邂逅绝代佳人、游历至纯至美的沙漠之后,你告诉自己,人生不过如此。但事实上还会出现另外的东西——另一本书、另一片沙漠。即是说,还可以在另一番“领地”找到人生的快乐。

  学术人生可以超越叔本华的“钟摆理论”,但学术人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品质?我以为至少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不为功名而“学术”。如果把学术当作捞取功名的手段,其学问就很难说是真学问。真正的学问是超越名利的,所 以,学术不是物质奖励出来的。物质奖励不过是让学者生活得更有“尊严”一点。二是不为学术所累。或许在外人看来,一个人沉溺于学术当中,广泛阅读、深入思考、长期伏案,一篇又一篇文章的发表,一本又一本著作的出版,一个又一个观点的提出,把整个生命都耗在这里,活得很累、很辛苦。但是,于学者本人而言,却是快乐的。这种精神上的满足胜过许多人物质上的愉悦。从一定意义上讲,物质上的快乐是短暂的,精神上的快乐却是持久的。三是有学术天分。学术需要天分,就像艺术需要天分一样,没有天分终难取得大的成就。四是需要勤奋作“养料”。勤奋是成就事业的“养料”。爱因斯坦说过:“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的目的。”亚里士多德说过:“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我吃饭是 为了活着。”有天分的人不勤奋,就像好的种子,却缺失好的土壤、缺失足够的阳光和水分一样。

  最值得一提的是,学术人生是幸福人生。因为这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职业与爱好联系在一起,不少人从事的职业并非自己“所爱”,或许仅仅只是把它当作谋生的手段。但爱好学术,并有学术天分,又把它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这些人无疑是幸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