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

 青叶汪海 2019-04-06

经络 channel; meridian

中医学理论中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经脉与络脉的总称。起着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联系左右前后,网络周身的作用。将外在筋、脉、肌、皮、五官、九窍与内在的五脏六腑等联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凡人体内行于深层、纵行、较大的主干脉为经脉,行于浅层、横行、较小的分支脉为络脉。

全身经络分布图(正面、侧面、背面)

经络系统 经脉又名正经,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络脉又名别络,包括较大一些的十五络脉及其分出的网络周身各部的细小络脉,名为孙络;浮现于体表的细小分支,名为浮络。根据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所分布的部位,将全身筋肉分成十二群,名为十二经筋;将全身皮肤划分为十二分区,名为十二皮部。这样则由经脉、络脉、经筋、皮部组成了人体的经络系统(见图)。经络系统是中医学阐述人体功能结构的重要内容。它沟通内外,外在经络系统受病能够定向地传变于相关的脏腑;内在脏腑受病必然定向地反映于相关的经络。脏腑是生化气血之源,经络为运行气血之道,二者是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素问·调经论》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经络),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所以经络能够“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

经络学说

专门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各科治疗的中医学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针灸、推拿疗法直接作用于经络系统,故经络学说成为针灸及推拿的理论基础。中医临床治病明辨病变之脏腑经络、把握疾病的传变,以及中药方剂的归经理论等,都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的。《灵枢·经别》称:“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宋代窦材说,“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扁鹊心书》)。

从现有文献资料看,最早记载经络学说的专著当推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经脉》篇。根据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的考证,该篇大约抄录于秦汉之际,分作两卷,记载了古代十一条经脉的命名、循行分布、病候及灸治等内容,由于命名的不同,整理小组将两卷暂定名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后载于《五十二病方》(1978)。到《内经》成书时代,传统医学的各项基础理论逐渐形成,经络学说也已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该书的《灵枢》载有《经脉》、《经别》、《经筋》、《经水》等专篇;《素问》载有《经络论》、《皮部论》、《经脉别论》等专篇。不但使十一条经脉发展为十二条经脉,对各脉的命名、循行分布、病候及治疗内容均有修改和补充,并已和脏腑有了属络关系,形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流注过程。还载述了由十二经脉分出的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及散见于各篇的奇经八脉,并把十二经筋及十二皮部纳入经络系统。除此之外,《内经》中的大部分篇章载有经络的内容,成为经络学说之经典。汉代《难经》对有关经络的八十一项疑难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补充和发展了《内经》的经络理论与实践内容,并且首次提出“奇经八脉”,成为与《内经》齐名的经典。晋代王叔和的《脉经》,是经络理论在诊断学中的发展,成为最早的传统医学诊断学专著。同时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集晋以前针灸学术发展之大成,将《灵枢》(《针灸甲乙经》序称作《针经》)、《素问》九卷及已佚的《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汇集一起,重新编目整理而成书。该书是经络理论指导针灸临床实践发展到较为成熟阶段的代表作。经脉的腧穴数目已由《内经》所载的160多个发展到349个,并详细载述了各个腧穴的位置、主治及针法、灸法,尤其对各科疾病的针灸治疗皆处以配方。唐代杨上善所著《黄帝内经太素》一书,又以十二经为纲梳理了腧穴。孙思邈《千金要方》的序言中提到当时已有经络彩图问世,惜已亡逸。北宋天圣五年(1027)王惟一奉诏重新考订了经脉与腧穴,编著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铸成了两具铜人(见针灸铜人),力求使经脉腧穴达到统一化、规范化,对经络学之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南宋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对取穴法和配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金代窦默所著《针经指南》,提倡灵龟八法。何若愚所著《流注指微赋》,经阎明广详加注释而成《子午流注针经》一书,使按时取穴针法独树一帜(见子午流注针法)。元代滑寿所著《十四经发挥》,再一次重新考证了经脉与腧穴,并作了很多补充。明代高武在所著《针灸聚英》中,对腧穴主治及取穴法进行了全面整理,李时珍编著成《奇经八脉考》,使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所辖腧穴及病候达到较为完整的程度。至此,经络学说已发展到较为完善的阶段。其后杨继洲总结了明代以前针灸学术的发展成果,撰集成《针灸大成》,对经络学说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清代以后经络学专著颇多,如《经络全书》、《经络图考》等,均对经络学说略有补充。

经络学说既以其独特的理论价值自成体系,又与阴阳五行、脏象学说互相渗透、互相联系。经络和腧穴即有时间、空间的内涵,气血有规律地循经运行。经络与脏腑、肢体、五官九窍联结在一起成为统一的整体,从而使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与脏腑的生理、病理统一起来,成为指导中医临床各科治疗的理论核心。

中医学的诊断方法是宏观的、整体的,从检查人体外在经络的表现而定向诊知内在脏腑的变化。人体各局部的望诊均与经络有关,望面及皮肤属于皮部望诊,望五官七窍及舌象内容要分经定虚实。问诊中无论问始病(既往史)、胎病(家族史)以及问方病(现病史)都要分经而问。各种疾病表现皆要问清发病部位属于何经。切诊是获取病变客观指征的方法,脉诊则是切循“经中之动脉”,即切经脉搏动于体表的部位,如寸口(桡动脉于腕后搏动处)脉为手太阴肺经,趺阳(足背动脉搏动处)脉为足阳明胃经。这些脉搏动的脉象则属于经络之“浮沉”。对于针灸、按摩医生来讲,还要切头面、切俞募(胸腹部募穴及腰背部俞穴)及切四末(四肢末端肘膝以下各经特定穴为主),既是诊断方法,又是选取治疗有效穴位的方法。《灵枢·刺节真邪》说:“凡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

中医学的各科治疗皆是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在分经辨证的基础上准确拟定治疗法则后,用药物治疗的各科医生需选择归经药物组成配方;用经穴治疗的针灸、按摩科医生则要循经取穴组成配方,并要按照经络的逆顺、虚实选择相应的补泻手法。气功与养生学更离不开经络理论的指导。

经气

即经络之气。指人体内经络系统的功能活动,源于先天父母所赋予的元气,以及后天饮纳水谷所化生的谷气。针灸治则的拟订及施术手法的选择,都离不开经气理论的指导。《灵枢·本藏》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正因为气候条件随时间的推移有着周期性的四季变化规律,所以经络在运行气血过程中也相应地有着周期性的盛衰变化规律,表现在经气所发的腧穴上则有周期性的开阖规律,此即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依据。针刺治疗中的“得气”,就是在腧穴部位得到经气,“气至而有效”。并且要把所得经气导引到患病的部位,即“气至病所”,才能起到调整虚实的作用。通过各种补泻手法调动机体的综合抗病能力(卫气),从而使由于气血不和、阴阳失调导致的疾患得以治愈。

现代研究

主要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不同角度探索经络特性与实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研究者一直从事经络的形态学研究、经络的生理学研究、经络的生物学研究、经络的胚胎发生学研究、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研究、经络的循经感传研究等,经人体和多种动物实验,获得了大量实验数据和资料。通过以上研究派生出很多关于经络实质的假说,如周围神经相关说、结缔组织相关说、特殊结构说、经络–皮层–内脏相关论、第三平衡系统论、神经体液相关说、经络实质二重反射假说、细胞间信息传递说、蛋白液晶有序假说、经络生物全息论、场论说等,这些学说只能部分地解释经络现象,尚无公认的定论。

责任编辑:高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