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子号量子卫星到底有没有取得科研成果,是不是骗人的?(二)

 老林37 2019-04-06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世界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发射升空。

2017年1月18日,墨子号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

2017年8月10日,在墨子号升空快满一年时,潘建伟团队宣布提前完成了预先设定的三大科学目标。

中国的第一颗量子实验卫星为什么叫“墨子号”,而不叫“孔子号”、“老子号”呢?原来并非如网友所说的是因为墨子在2000多年前提出了“量子”的思想,而是为了纪念墨子在我国最早提出“光的直线传播”和发现“小孔成相”。正因为网友的过多附加解释,令墨子和“墨子号”都先背了一个重重的锅。

有人说,墨子号都完成任务一年多了,花了上亿美元的项目,我们还没有用上“量子通讯”,完全是骗人的!不知道美国花数百亿美元,一直向太空发射这探测器、那探测器,到现在美国人民还不能上月球、去火星是何感想,是不是也该骂美国的科学家没事干在骗钱呢?还是让明星4天赚6000万更有意义些呢?

其实墨子号的任务很简单,就三个:

1.借助卫星平台,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

2.空间尺度进行量子纠缠分发实验。

3.量子隐形传态实验。

实际上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纠缠分发、量子隐形传态这三种技术在地面上早已经实现了,但为何还要多此一举、花巨额资金到天上去重做实验呢?

1997年,奥地利Zeilinger小组在室内首次完成了量子隐形传态的原理性实验验证,成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经典之作。但是直到2004年,该小组利用多瑙河底的光纤信道,才成功地将量子隐形传态距离提高到了600米。

这也就是说,在光纤传输中,光子的量子状态损耗非常大,并非说在光纤传输过程中光子损失掉了,而是光子通过状态携带的信息损失掉了。这就有点像一个人身上带着数百斤的高级装备,还没走几米就不堪重负,只好将高级高备全丢掉,而此人本身却还在。

2005年,潘建伟团队实现了13公里自由空间量子纠缠和密钥分发实验,证明光子穿透大气层后,其量子态能够有效保持。基于这个实验结果,才产生了发射卫星到天上去验证星地大尺度传输量子态的想法。

2018年1月,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首次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并利用共享密钥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该成果标志着“墨子号”已具备实现洲际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

因此,墨子号的任务很简单,就是为了验证能否在自由空间远距离传输量子态,而我们的媒体们在没搞懂的情况下,就大肆夸大宣扬,造成群众对“墨子号”的误解。

说到媒体,大部分文科生写的文章挺不错,但是有些人基本的科学常识都能搞混,即使权威如央视,在《大国重器》中也把刻蚀机和光刻机搞混了,从而让观众误解我国在芯片制造业中突破了5纳米的制程。

而量子理论中,在量子尺度(笼统说比原子小的尺度吧!)粒子行为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它们单体是孤立的物质,行为乖癖,根本不遵循因果关系,常以概率神出鬼没;而群体却表现很正常,能够用因果关系去预测其后续行为。这就和一群飞行中的鸟,你不能预测一只鸟的飞行路径,但是这群鸟向南方某地飞的大路线却可以预测出来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