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砚之最”八题

 攒菁堂 2019-04-06

骆礼刚

【摘要】本文从研究端砚发展史、传播史的角度出发,分别论述了有关端砚的八个问题:一、最早的端砚铭文;二、最早以“紫云”比喻端砚的诗人;三、最早提到端砚是贵重礼品的诗歌;四、谁最早记载端砚石眼;五、最早吟颂绿端砚的诗歌;六、最早的天然形端砚;七、最早的山水端砚;八、最早的端砚专著《端溪砚谱》。不仅指出其时间上的“最早”,还论析了其在端砚发展史的意义,并对其中存在的讨论作了辨析。

【关键词】端砚;发展史;端砚诗文;端砚石质石品

我在研究端砚文化中,一直很想弄清楚一些问题,诸如:可知的最早端砚是哪一方、端砚装饰图案的源流及其演变、人们对端砚石质石品的认识过程,等等。我认为,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了解端砚的发展史、传播史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因此。特将自己在翻阅有关端砚的历史文献中得到的一些认识,收束在这篇题为“端砚之最八题”的文章中,分别陈述如下。

一、最早的端砚铭文

在砚台上镌刻铭文,既能够起到装饰砚台的作用,又是砚台使用者或收藏者表达自己的志向、情趣的一种方式,从而丰富了砚台的文化内涵。而且,通过铭文,还能够使后世了解砚台的制作时间和流传情况。所以,具有铭文的古砚,就一向为人重视。那么,在端砚的发展史上,最先出现的铭文是什么时间、什么人撰写的呢?

清代乾隆皇帝下令编纂的《钦定西清砚谱》卷七中,载录了一方“唐褚遂良端溪石渠砚”。这是文献记载得具体详细、时代最早的一方端砚。砚台背面的覆手内镌刻有褚遂良题写的铭文:

润比德,式以方。

绕玉池,注天潢。

永年宝之,斯为良。

——遂良铭

    第一句说端砚石质温润如玉,好比君子仁厚的德性。此本于《礼记·聘义》载孔子论玉:“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第二句说砚台式样方正,比拟君子端庄正直的品格。第三、四句说石渠环绕砚堂(“天潢”即“天上的池塘”),暗喻自己作为大臣要护卫效忠朝廷的意思。最后二句说要永远保存好这方珍贵的砚台。

褚遂良(596—658年),是唐太宗时期的朝廷重臣、著名书法家。史载唐太宗临终时,他是顾命大臣之一,太宗拉着他的手说:“将佳儿佳妇(指唐高宗和王皇后)托付给你。”所以后来唐高宗要废黜王皇后立武则天时,褚遂良叩头流血,拼死谏阻。以至于躲在帘后偷听的武则天不顾体统,当场就吼叫起来:“陛下何不扑杀此獠!”褚遂良的命运当然就可想而知了,被一贬再贬,最后贬谪到极其边远的爱州(在今越南境内),死于贬所。相传这方砚台乃是唐太宗所赐,但文献无征。不过从铭文看,倒是颇有得到皇上赐予之后感念不已而抒发心志的意味。砚台做工十分精细,风格富丽大方而浑厚凝重,有庙堂气,非当时一般砚台样式。这似乎从又一侧面显示出它身世之不凡,大约真是进贡品而后又得唐太宗赏赐之物。可惜的是,这方砚台现在已经不知下落。笔者前不久访问台湾故宫博物院,曾经询问有关专家,也没有它的踪影。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方砚台,一些砚文化学者很是怀疑它的真伪。怀疑的理由是:在历来出土的唐代端砚中,均为箕形砚,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样式。笔者认为,这个理由并不充分。因为任何时代出产的名物,都有不同的档次,其中高端产品毕竟是少数。而以前发掘的唐墓,又有几个陪葬端砚的贵族墓葬呢?而且,从唐代以前的其他材质的砚台,以及描写砚台样式的文章等方面考察,并非没有这样的样式。那么,有什么理由认为端砚在初唐时期就不可能出现这种样式呢?所以,在没有发现其他硬证说明这是赝品的情况下,还是应当以《钦定西清砚谱》的记载为准。据此,这方砚台的铭文就是最早的端砚铭文。

二、最早以“紫云”比喻端砚的诗人

用“紫云”来称端砚,是一个非常美妙的比喻,不仅形象贴切,而且意思吉祥,所以很受人们喜欢。于是我们肇庆人便将斧柯山中拥有许多砚坑的那条山谷叫做“紫云谷”,许多端砚艺人也用它来命名自己的作坊,诸如“紫云轩”、“紫云斋”之类。

那么,首先用“紫云”来比喻端砚的是谁人呢?

这个人就是中唐时期的杰出诗人李贺(790-816年)。他是在《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提出这个比喻的。这首诗歌在端砚业界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以至于本文在此提及,都感觉有老生常谈之嫌。但是诗歌附带产生出来的一些问题,可能还有点新鲜感,讨论起来也蛮有趣味。为了使讨论问题有个来龙去脉,因此本文在此还是要从诗歌本身说起。全诗如下: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熏。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第一、二句高度赞美端州石工神奇的技艺,语义明白。第三、四句是说精致的砚台装满了水,可以看到砚石上的花纹如同苌弘碧血痕迹一般(关于苌弘碧血详见下文)。第五、六句描写用端砚研墨,使得悬挂纱幔的书房温馨如春,墨花散发出松烟和麝香的气息(松烟和麝香是制墨的高级原料)。第七、八句形容用端砚研磨出的墨汁书写,字迹干湿浓淡十分匀称,就像天高气爽的秋天一样毫无浑浊尘埃。最后二句是说用毛笔在端砚中掭笔蘸墨的感觉极佳,氛围安静清新,相比之下,孔庙中的那方大砚就显得过于粗大而不值得称道了。

上面解释了全诗的意思,接下来我们就说说诗歌附带产生出来的问题。

一个问题是由第二句“踏天磨刀割紫云”引发出来的。有人根据这句,认为唐代开掘的砚坑一定是在很高的山顶。如果不高,怎么会称为“踏天”呢?那就肯定不是说的“老坑”。因为大家都知道,老坑的位置很低,就在西江岸边。而且,老坑的坑道是往下挖掘的,说成“入地”更贴切,绝对不是“踏天”。总之,李贺说的一定是在山上位置较高的砚坑。至于是哪一个砚坑,现在已经难以确定了。然而另一些人却认为,李贺那首诗乃是文学创作,而文学创作是允许想象和虚构的。李贺既然以“紫云”为喻,就必然要联想到高处,因此才有“踏天”之说。但是,绝不可以据此来判定砚坑位置之高低。两种解说各执一词,笔者赞同后一种解释。

第二个问题是由诗歌第四句“暗洒苌弘冷血痕”引发出来的。这句是用来比喻砚石上的石品花纹,但它究竟比喻的是哪一种石品花纹呢?目前有以下解释:

1、一些人结合诗歌标题中有“青花”二字,认为这句比喻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端砚石品花纹中的“青花”。但是反对的意见却认为,李贺这里所用的“苌弘冷血痕”的典故,据文献记载,苌弘是东周时期的一位忠臣,无辜被杀,其血藏于地下,三年化为碧玉。大家都知道,碧玉是碧绿色的,可是现在所说的端砚石品花纹中的“青花”,却是或大或小的黑色斑点。这显然与李贺的比喻并不吻合。

2、认为李贺比喻的是砚石上的“火捺”。火捺是紫红色的,与凝固的血迹正好相似。可是这种解释也遭到质疑,因为“苌弘冷血痕”最大的特点是“化为碧玉”,李贺之所以引用这个典故,正在于凸显这个特点。如果是一般的血痕颜色,就不必特意援用苌弘的典故了。

3、第三种解释认为李贺比喻的是“石眼”。这个解释赞同者更少,因为石眼的色彩和形态都不符合“苌弘冷血痕”的比喻。再说,石眼是端砚最绚丽的石品,十分引人注目,也是端砚区别于其他砚台最突出的特征,历来就有“无眼不成端”之说。倘若在唐代就出现了具有石眼的端砚,势必在诗文中有所反映(关于最早提到石眼的诗歌,笔者将在后面专文介绍),然而在唐代所有题写端砚的诗文中,并没有人提到石眼。而且,李贺是个对于事物的颜色和形态都十分敏感的诗人,其诗歌描写的事物,诸如鬼火、松花、秋草之类,在他笔下都显得色彩斑斓、诡异变幻。按照常理推测,倘若李贺看见的是端砚的石眼,想必定会充分发挥想象而形诸笔端,然而他只是比喻为“苌弘冷血痕”。

综合历来的讨论,笔者认为,李贺比喻的是端砚石品中的“翡翠点”,翡翠点正好是碧绿色的,与苌弘血痕化为碧玉的颜色正好相吻合。至于诗歌标题中的“青花”二字,并不是指现在所说的端砚石品花纹中的“青花”,而是一般意义上的“青色的花纹”,青色便是介乎于蓝色和绿色之间的颜色,“翡翠点”就大多是这种颜色。

 三、最早提到端砚是贵重礼品的诗歌

在端砚作为文房实用品的古代,以端砚赠送朋友,可以说是最为雅致、最有意义的礼物了。因为以端砚相赠,便意味着视对方为风雅中人,具有激励朋友勤于写作、著书立说之类的寓意。那么,历史上是谁最先记载下端砚是贵重礼品的呢?据笔者所见文献,这就是中唐时期大名鼎鼎的杰出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人。他不仅因为诗歌出名,还因为他参加过当时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这场革新活动的目的是想改变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弊政。不幸的是这场革新活动以失败告终,刘禹锡因此频遭贬谪,辗转流离于荒僻边远的州县,时间长达二十三年。幸好他生性豁达,挺过了长期的磨难,晚年回到洛阳,生活还算安宁,活到了古稀之年。他关于端砚的诗作是《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

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

阙里庙堂空旧物,开方灶下岂天然?

玉蜍吐水霞光静,彩翰摇风绛锦鲜。

此日佣工记名姓,因君数到墨池前。

    第一、二句说端砚乃是世间贵重之物,朋友以此相赠,使我知道了友人激励我勤于写作的深意(“正草”指楷书与草书,诗中借书法代指写作)。第三、四句说阙里孔庙中那著名的“孔砚”只是空空陈列而已(阙里是孔子故居所在地),而那些用泥土烧制出来的陶砚就更不能与出于天然的端砚相比了。第五、六句中,“玉蜍”是玉制的蟾蜍状器皿,储水用以研墨,“彩翰”即彩笔,“绛锦”是以彩色锦缎比喻纸张,这两句说端砚与这些文具相配,书房氛围非常谐和,使人精神愉悦而文思泉涌。最后二句说砚台上刻有朋友相赠的留言,令自己很受激励而勤于写作(“数到墨池前”是指多次到墨池前清洗笔砚)。

以上是全诗大意,接下来我们就从砚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其中一些细节。

一、诗歌首句“端州石砚人间重”,说当时端砚乃是贵重之物。可是同时代人李肇《国史补》中却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这条记载被许多人理解为内丘出产的白瓷瓯(内丘县在今河北省,白瓷瓯是白色的瓷杯),和端州出产的紫石砚,在当时由于物美价廉,所以普遍流行。这就与刘禹锡说的端砚乃是贵重之物相矛盾了。究竟以谁说的为准呢?笔者以为,他们二人说的并不矛盾,而是一些人误读了李肇的记载。仔细阅读《国史补》就会发现,他在这条记载前有个小标题“物侈于用”,即是“物品被奢侈地滥用”,然后他才以“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来举例,说“天下无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之人都在使用它们”。这里的“贵贱”应当是指身份高贵或低贱,而不是“富贵、贫穷”的意思。其实在唐诗中,说到端砚贵重的不止刘禹锡一人。比如诗僧齐己《谢人惠端溪砚》写到:“端人凿断碧溪浔,善价争教惜万金。”徐夤《尚书命题瓦砚》说端砚“入台知价重,著匣恐生尘。”均是例证。

二、第四句“开方灶下岂天然”,这个“开方灶下”是什么意思呢?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词源》、《汉语大词典》中列有“开方灶”词条,但只说“出自刘禹锡《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并无解释。近年出版的《全唐诗注释》中,对此就干脆不出注,采取了绕开的态度。看来我们只有自己来分析求解。笔者以为,既然诗中说到“灶”,那就跟烧制有关,而陶砚即澄泥砚正好是烧制的。在唐代陶砚也是很流行的砚种,比如青州石末砚,绛州澄泥砚等,都是当时陶砚中的名品。优良的澄泥砚不是随便什么泥土都可以作为原料的,它要用黄河中的细泥过滤、澄清、晾晒,还要用其他矿石研成细末掺和进去,最后造型烧制而成。了解到这些情况,对于刘禹锡这个诗句,就可以说迎刃而解了。所谓“开方”,不是“灶”的名称,而是指砚工开创的制作陶砚的方法。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用特创的方法在灶中烧制出来的陶砚,哪里比得上用天然石头制作出来的端砚呢?

三、第七句“此日佣工记名姓”,“佣工”指制砚艺人,这句是说砚台上镌刻有人的名姓。那么是谁的名姓呢?诗中语焉不详。但从下句的语义来推想,或许刻写的就是刘禹锡和唐秀才的名姓,以及相关的赠言之类。朋友馈赠端砚同时刻写铭文相互勉励或存念,是一种颇有文化品位的风气,可惜当今这样的古风已经淡然远去,应该说是砚文化的一种退化吧!

四、谁最早记载端砚石眼

石眼是端砚最为突出的特征,古人辨识端砚,曾经主要看有没有石眼,因此就有“无眼不成端”的说法。在端砚石眼的众多类型中,最出名的是“鸲鹆眼”,其色彩以碧绿为主,色晕多重而清晰,十分漂亮。笔者阅读有关端砚的史料,发现最早记载的端砚石眼,就是鸲鹆眼,出于晚唐五代时期诗人李咸用《谢友生遗端溪砚》一诗中。

李咸用,生卒年不详,据《唐才子传校笺》考证,唐朝灭亡之后进入后梁时期,他还有诗作问世。祖籍陇西,居于袁州(今江西宜春)。工诗,久不第,后来被朝廷征召授予为推官(掌管刑狱的官职)。著作有《李推官披沙集》。

他的这篇《谢友生遗端溪砚》(遗wèi:赠送),是一首五言古体诗,长达四十句。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讲自己很早就羡慕端砚,只是无缘得到,突然得朋友相赠,十分欣喜,把玩之际感觉连昆仑山的美玉都不能相比。第二层次是具体描述端砚的特征,其中就提到了鸲鹆眼,详见下文。第三层次抒发自己使用端砚的愉悦感受和无比珍惜之情,说自己与端砚简直不能须臾暂离,因此总是携带在身边。

由于诗歌较长,在此不便全引,姑且只介绍有关石质和石品的第二层次,如下:

著指痕犹湿,停旬水未低。

呵云润柱础,笔彩饮虹霓。

鸲眼工谙谬,羊肝士乍刲。

连澌光比镜,囚墨腻于瑿。

第一句说手抚端砚就会留下水汽指痕;第二句说端砚善蓄水,十天还不见有损耗;第三句说呵气便可形成水滴,如云雾润湿石墩;第四句说掭笔濡墨如虹饮水,十分顺畅;第五句说可以凭砚石上的鸲鹆眼辨别砚台的优劣;第六句说砚石色泽紫红,如新剖开的羊肝;第七句说砚面如同冰面(澌:冰),光亮如镜;第八句说端砚储墨,可使其更加浓艳油亮(瑿yī:黑色美石)。这些描述反映了唐五代时期人们对端砚石特性的认知,几乎与明清时期的端砚“八德说”相去不远。尤其是对石眼中的“鸲鹆眼”已经说得非常确切了。石眼是什么时候开始作为端砚突出的特征,此诗为我们提供了最早的例证。

另外,笔者觉得有必要指出,此诗在一些关于端砚的著作和文章中,被误传为刘禹锡或者李贺所作,辗转传抄,一误再误。本文在此特地提出纠正,此诗见载于《全唐诗》李咸用名下,可供查询。

五、最早吟颂绿端砚的诗歌

绿端是端砚石的一个类别,其色泽以绿色为主,外层往往还兼有红、黄、橙色,色彩艳丽,颇可观赏。用绿端石制作的砚台虽然不及紫端石那么普遍,但其历史也很悠久。早在宋代,绿端砚就已经行世,而最早记载绿端砚的,乃是我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21岁就考中进士,历官县令、知府、翰林学士,后来被任命为宰相。执政期间,积极推行变法革新,由于保守派的反对,未取得显著成效,郁郁而终。

王安石有个好友,名叫丁宝臣,于宋仁宗皇佑年间担任端州知州。皇佑年间为公元1049年——1054年,大约就是在这段时间中,丁宝臣赠送给王安石一方绿端砚。王安石因此写下《酬丁宝臣赠端溪绿石砚》,全诗如下: 

玉堂新样世争传,况是蛮溪绿石镌。

嗟我长来无异物,愧君持赠有新编。

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

还与故人袍色似,论心于此亦同坚。

诗作第一、二句,说玉堂砚是当时社会上争相模仿流行的新样式,何况你赠送给我的这方玉堂砚乃是端溪绿石雕镌。表达了对朋友赠送的名贵砚台十分珍视的心情。第三、四句,嗟叹自己长期以来不曾拥有过珍稀之物,现在得到朋友馈赠这方端砚,愧无回报,只能以这首新诗来答谢了。第五、六句,夸赞绿端石久久蕴藏于雾气缭绕的岭南山林之中,因而石质十分滋润,用春天的清水洗涤之后,色彩显得更加鲜艳。最后两句,说绿端的颜色与朋友的官袍颜色相似(宋代州县级官员的袍服为绿色),而绿端石质的坚致也可比拟朋友坚贞的品性。

这首诗作通过吟颂绿端砚,表达了对朋友之间真挚情谊的感念。咏物而兼写人,是本诗的一大特点。从端砚文化的角度看,此诗为我们留存了一份最早的关于绿端砚行世的记载,弥足珍贵。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诗中说到这方绿端砚是“玉堂新样”,究竟是个什么式样呢?

虽然王安石的这方绿端砚已经失传,但是在清代由乾隆皇帝下令编撰的《西清砚谱》中,记录有一方“宋晁补之玉堂砚”。晁补之只比王安石小30多岁,时代相接,他的砚台可以为我们提供参照。

该砚(如图)系宋代老坑端石制作,高五寸一分,宽三寸一分,厚七分。砚池边缘上刻画有四条螭龙。此砚的基本形制还是宋代流行的抄手式,不过,在一般的抄手砚中,砚堂与砚池是一个相连的斜坡,也叫做淌池式。而在新颖的玉堂砚中,砚堂平整,至砚池处转直角下陷深凹。平整的砚堂较之以前抄手砚的斜坡,更便于研墨,而深凹的砚池也很能储墨。这个变化更清楚地区分了砚堂和砚池的功能,加上砚池独立出来之后,其形状、大小也可以灵活处理,比如本砚中砚池的边缘就比砚堂的边缘要宽一些,这就便于雕刻一些装饰图纹。这些变化,可以说是端砚制作史上的一个革新。据此,我们大致可以想象丁宝臣赠送王安石的绿端玉堂砚的样子了。“玉堂”是宋代翰林院的别称,此种砚式由于翰林院最先使用而得名。翰林们喜欢的样式,对于读书人自然很具影响力,何况还有新颖的式样和装饰图纹,这就无怪乎世间争相仿效流传了。

六、最早的天然形端砚

天然形砚也叫做随形砚,是指砚台的外形轮廓基本依照石料在采掘时形成的自然状态,一般只对其轮廓边缘上的粗糙之处略作修整。现在的端砚市场上,这种随形砚占据大多数,而在古代,则主要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等比较规整的几何形砚式,随形砚是比较少见的。那么,最早的天然形端砚出现于何时呢?

查阅文献,最早的天然形端砚出现于北宋时期,见载于苏轼的一篇砚铭。

苏轼(1037—1107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他非常喜爱收藏和品赏砚台,曾经写下四十多篇关于砚台的诗文,其中有十余篇是题咏端砚的。有一篇这样写到:

故人王颐有自然端砚,砚之成于片石上稍加磨治而已。铭曰:

其色马肝,其声磬,其文水中月,真宝石也。而其德则正,其形天合。其于人也略是,故可使而不可役也。

文章记叙了一方自然成形的端砚,苏轼用它来比拟品德端正的君子,反映了他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在铭文中,苏轼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描述砚台的颜色如马肝一般紫红,声音如石磬一般清脆,石品花纹如水中映月,赞叹其为宝石。第二层说这方天然成形的砚台象征着君子正直的天性,表里如一。这里的“德”字指符合天地自然规律的本性。第三层直接以砚喻人,认为对这样的端砚“可使而不可役”(可以使用而不可奴役),即是说不能只视为一种工具,而应该以朋友来对待。这个态度很具有人情味,体现了苏轼对端砚十分敬惜的心理。

这方砚台不是苏轼的,他只不过是替朋友题写铭文而已。南宋初期的《端溪砚谱》,是我国最早的关于端砚的专著。书中记载了当时端砚的各种形制如“风字砚”、“四直砚”、“荷叶样”、“仙桃样”等等,多达四十余种,“天研”(研、砚二字相通)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在“天研”名目下,还专门加注说明:“东坡尝得石,不加斧凿以为研,后人寻岩石自然平整者仿之。”根据这条记载,看来东坡先生自己也有天然形砚台。并且由于苏轼的巨大影响力,他的好尚还带动了这种样式的流行。

不过,古代的天然形砚台一般都比较接近规整的几何形,形体也不会太大。而现代的天然形砚,则与规整的几何形砚式相去甚远,不但形体普遍偏大,边缘也可以参差不齐。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大抵在于砚台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古代的砚台付诸实用,经常搬动,甚至有时还放进锦囊随身携带,那就需要规整一些,形体偏小一些。现代的砚台主要用于观赏,可以置于台架上不必移动,所以无论形体大小或边缘参差,只要随形设计出来的图案宜于观赏即可。

另外,或许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即是现在砚石资源日渐枯竭,而在市场上砚台尺寸的大小又与售价密切相关,这就导致许多制砚艺人舍不得切削石料,而尽量随形制作。珍惜石料固然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一些隨形砚的轮廓过于离谱,全然不顾及砚台造型的美感,像这样的随形制作恐怕就是不可取的了。

七、最早的山水端砚

山水砚是端砚的一大类型,在现在的端砚市场上可谓触目皆是。看着这些雕绘着崇山峻岭、亭台楼阁的砚台,我们不禁会联想,是谁最先用山水图案来装饰端砚,给予人们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呢?检阅有关文献,我们发现,最早的山水砚就是米芾的“兰亭砚”。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北宋杰出的书画家。担任过县令、知州等基层官职,后被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他喜爱奇石如痴如狂,曾经对一件怪石下拜称呼为“石兄”。世人认为他行为疯疯癫癫,把他叫做“米颠”。端砚既是文房用品,也是珍稀的奇石,自然更得米芾珍爱。他曾经亲自到端州考察过砚坑和石材,将实地调研的情况写进《砚史》一书中。由此也可见出他对端砚喜爱的程度。

米芾的“兰亭砚”,见载于《西清砚谱》卷九,有绘图以及文字说明。绘图如下:

砚台系端溪下岩石制成,长8寸,宽5寸4分,厚3寸1分。砚正面边缘上雕刻卧蚕纹,左侧面连接上侧面是“兰亭修禊图”,右侧面连接下侧面是临摹的王羲之《兰亭集序》,最后有米芾的落款印章。

所谓“兰亭修禊”,说的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王羲之、谢安等四十二位名士聚集在兰亭(在今浙江省绍兴),举行“修禊”的活动。古人认为上巳节(三月初三)这天到水边去洗濯和祭祀水神,可以祓除不祥。这个仪式就叫做“修禊”。另外,名士们还列坐在曲折的水渠旁边,在流水上放置酒杯飘浮,他们就边饮酒边作诗。这就是“曲水流觞”的故事。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一文中描述了这次盛会的概况,并由此抒发其人生感慨。《兰亭集序》以书法著称,同时也是一篇流传千古的文学名篇。这方砚台的图案正是取材于该文。

从整个装饰来说,此砚集文学、绘画、书法于一身,制作精美。编纂《西清砚谱》的大臣们和乾隆皇帝均认为,这方砚台上“布景行笔俱极古穆”,临摹的《兰亭集序》笔迹“亦圆劲有骨”,因而推测该砚系米芾亲自制作。所谓亲自制作,应当是指设计图样而非雕刻。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溪流水。清流中荡漾起一圈圈波纹,水面上浮动着两只白鹅。俯临水面的台榭中,一位文士正凭栏凝神俯视嬉戏于水面的白鹅。而其他名士在竹林掩映下的水渠两侧席地而坐,有长须飘拂的长者,有潇洒英俊的少年,正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他们中有的正在侃侃而谈,有的正在举杯欲饮,有的正在冥神沉思,有的正在展卷阅读。装束上均是生活便装,大多数人头上只是简单的束发而已,未戴头冠,衣襟半敞。兰亭聚会是文士们的雅集,不是朝廷典礼,用不着衣冠俨然,所以完全是一副十分休闲惬意的模样。魏晋名士生活态度追求纵心任意,不拘细节,这幅图案精确地把握住了魏晋名士日常生活的精神风貌。没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绘画水平,很难把《兰亭集序》描写的这次盛会如此传神地再现于方寸砚台上。这也是乾隆皇帝及其大臣认为系米芾亲自制作的原因。这是最早以兰亭集会为题材的砚台,此后就一直绵绵不绝,在当今端砚制作中,仍然不时有完全模仿这方砚台的“兰亭砚”。砚台图案虽然以名士聚会为题材,但山水风景在其中显得很突出。因此,也被人们认为是山水砚的鼻祖。

八、最早的端砚专著《端溪砚谱》

端砚专著,是指专门记载端砚的坑口、石质、石品等综合情况的著述。虽然早在唐代,端砚就已经闻名于世,但是唐代文人说到端砚,都是以诗歌的方式来抒发自己使用端砚的感受,不曾有人记载过端砚的综合情况。

到了北宋时期,就开始有了记载端砚综合情况的著述。其中以大书画家米芾《砚史》中的记载比较具体详细。不过《砚史》这部书一共记载了26种砚台,虽然其中介绍端砚有600多字,比其他砚种都要详细,但这部书毕竟不能算是端砚的专著。

我国最早的端砚专著,乃是南宋时期无名氏撰写的《端溪砚谱》。

一部无名氏撰写的书,居然是最早的端砚专著,这是怎么回事呢?且让我们从头说来。

清朝乾隆三十七年,为了编纂《四库全书》,朝廷下令向全国征集古籍遗书。浙江著名藏书家鲍士恭献书多达626种,其中有不少宋元时期的孤本、善本,《端溪砚谱》即是其中之一。这部砚谱只有一卷,没有作者署名,但是在卷末有一段后记,是一个名叫荣芑的人所写。从后记中我们得知,这部砚谱是缙云人(今浙江缙云县)叶樾传给荣芑的,当时就已经不知道作者是谁。荣芑根据书中称宋徽宗为太上皇,判断作者必定是绍兴年间的人。“绍兴”是南宋第一个皇帝宋高宗赵构的年号(公元1131—1162年),因为赵构是宋徽宗的儿子,所以当时的人称宋徽宗为太上皇。荣芑写这段后记的时间是南宋第二个皇帝宋孝宗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由于叶樾是第一个传这部砚谱的人,所以后世一般称这部书为“叶樾传《端溪砚谱》”。

《端溪砚谱》作为端砚专著,比起宋代其他关于端砚的零零星星记载,自然要详细的多。其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论各个砚坑所出石材的质地、石眼等;二、不同坑口砚石的价格;三、端砚的各种形制;四、石病,即是砚石的瑕疵。

第一部分是书中的重点,篇幅占全书四分之三。所记载当时的砚坑,在斧柯山的有:下岩、中岩、上岩、龙岩。根据书中的描述,下岩就是现在的老坑。中岩大约是坑仔岩一带。上岩大约在朝天岩一带。龙岩就在斧柯山背面去了。斧柯山之外还有半边山岩诸坑(根据书中描述的位置,可能即是斧柯东)、小湘峡诸坑、后历诸坑等。评论说,下岩砚石最好,中岩次之,上岩又次之。下岩中的情况是“泉生石中,非石生泉中也”,所以砚石十分滋润,这个评论成为后世论说端砚老坑石的经典名言,现在的地质学分析也证明了老坑石中有很高的水云母成分。又记录了各种石眼的情况,有鸲鹆眼、鹦哥眼、了哥眼、雀眼、鸡眼、猫眼、菉豆眼等。评论说石眼圆正、色晕多层者为佳,颜色则以翠绿色为上,黄赤色为下。通过这些记录,可见当时对于石眼的认识已经很全面了。

第二部分记载当时砚石价格为:下岩水底脚石(老坑北壁)十倍于南壁石,南壁石十倍于中岩(坑仔岩)。半边山南诸岩两倍于中岩南壁石。半边山北诸岩及龙岩两倍于上岩。上岩诸穴两倍小湘石等。这些价位情况也与现今很相似。

第三部分记载的砚台形制,有风字砚、四直砚(长方形砚)、天砚(隨形砚)、以及莲荷瓜桃等植物图案,钟琴等器物图案,鱼龟等动物图案,多达四十余种。反映出当时端砚图案已经多姿多彩,颇为丰富。

第四部分记载石病,有铁线、瑖(白纹)、钻(虫蛀)、黄龙纹、火捺。其中特意说明,对于火捺,端州人不以为病。对于这些瑕疵的认识,后世也多认同。不过到了当代,端砚已经从实用品转型为欣赏品,对于瑕疵也多加以利用,这要另当别论了。

《端溪砚谱》中的这些记载,为我们今天研究端砚发展史以及鉴别古砚,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这是十分值得珍视的。

(作者简介:骆礼刚,肇庆学院教授,广东省砚文化研究基地主任,中国文房四宝协会高级顾问,广东省端砚协会顾问,肇庆市端砚协会顾问,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会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