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易心法》阴阳变化之根本

 秦摇鞭门派风水 2019-04-06

这是《正易心法》的最后一篇文章,《正易心法》告诉我们,易道包容天地万物之理,太极分阴阳,太极阴阳活泼性灵,应不拘于辞训。卦爻纵横变适,意在其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用活泛的思维研易,始入其门径。《正易心法》一直强调“学易者当于羲皇心地中驰骋,无于周孔言语下拘挛”。

易者,意也。人对天地之理的认识千差万别,学易当然可以各悟其理,条条大道达易道。周孔之《周易》卦辞、爻辞、《易传》只是对易的一种注解,并不是唯一标准。学易也不应以辞、传为唯一依据。尊重易图,自行领悟就是一种活泼的学法。我的文章也是从河图、洛书、先后八卦、阴阳五行一路写下来。

清代江永年高而遍观诸儒之易说,颇有心得。最后总结说,圣人则河图、洛书而作《易》,的确有不可移易之理。文王作《易》,以反对为次序,因有反复往来之义,以明天道有循环,人事有变迁,这个意思在卦画中明明白白显示出来的。

江永曰:“夫《易》道之广大,圣人屡言之,而未条其事目也。今思之,《易》前似有《易》,陈希夷之《龙图》是也。《易》中复有《易》,中爻之十六互卦是也。《易》后又有《易》,焦赣之《易林》,乃后世《火珠林》占法是也。”图书卦画同源共流,旁推而交通。算数家的勾股乘方,乐家之五音六律,天文家之七曜高下,五行家之纳甲纳音,堪舆家之罗经理气,择日家之斗首奇门,以及天有五运六气,人有经脉血脉。易道广大悉备,无所不包。《易》只论《周易》,确实旁狭。

继续解读《正易心法》最后几句。

一、“卦位生数,运以成数。生成之数,感应之道。”在以前河洛文章说过,生数即一二三四五,阴阳之位,天道也。成数即六七八九十,刚柔之德,地道也。以刚柔成数,运于阴阳生数之上,然后天地交感,吉凶感应。天下之事,没有逃脱这个规律的。

二、“一变为七,七变为九。即是卦变,宜究其实。”《冲虚经》曰:《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究也,复变而为一。

《正易心法》阴阳变化之根本

盖卦爻自一、二、三、四、五、六、至七变,谓之归魂,说明本宫之气已变革。再八变而极于九,从五爻而返本。

三、“名易之义,非训变易。阴阳根本,有在于是。”陈抟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易者,希微玄虚凝寂之称也。及易变而为一,一变为七,七变为九,九复变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中为人。谓之易者,知阴阳之根本有在于是地。这种说法本于《冲虚真经》,是为定论。

四、“《易》道弥满,九流可入。当知活法,要须自悟。”《易》之为书,本于阴阳,万物负阴而抱阳。文王周公以庶类入,宣父以人物入 ,斯其上也。其后或以律度入,我以历法入,或以仙道入。知易道无往而不可也。辞外见意,纵横妙用,唯吾所欲,是为活法也。

五、“世俗学解,浸渍旧闻。失其本始,《易》道浅狭。”这是《正易心法》的最后一句,是说,卦爻之义,文字之先。《易》之有辞,本为義皇发扬。学者不知借辞以明其画象。遂溺其辞,加以古今训注而传承谬误。《易》之道浅狭矣。

最后总结还是说明,学易者,当于義皇心地中驰骋,无于周孔言语下拘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