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事重提:疯狂的小鸟,1958年的全民狂热”打家雀”记忆

 狗子公公 2019-04-06

麻雀是人们最常见的动物,它与人类和谐相处了几万年了。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过去大都是土木建筑“,正好适合他们筑巢垒窝,它们依人而居,因此人们又称它“家雀”。一个“家”字,体现出了它们和人类的联系之密切。

旧事重提:疯狂的小鸟,1958年的全民狂热”打家雀”记忆

50年代宣传画

1958年,中国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除四害”。在这“四害”当中,家雀首当其冲。

因为据有关专家研究得出结论:全国被家雀吃掉和损坏的粮食数量不比老鼠少。应为家雀在明处,所以就成了重点剿杀的对象。人们开始有计划地动手消灭它们,下决心将它们赶尽杀绝。

早上天还未亮,男女老少就都起来了, 带上各种武器,竹竿、红旗、鞭炮、石子、弹弓、锣鼓、喇叭筒、洗脸盆、气枪、假人、草人,不分老人孩子,不论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战士,都投入战斗。一时间,红旗飘扬,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枪声轰响,彩旗摇动。

大家中午轮流吃饭,午饭后也不肯休息,坚守岗位继续战斗。无数家雀被追赶得口吐鲜血,羽毛脱落,浑身发乌,最后掉下来摔死了。不仅是家雀,甚至连狗和鸡也受到“牵连”。

旧事重提:疯狂的小鸟,1958年的全民狂热”打家雀”记忆

人们排成队驱赶天空中的家雀

人们日以继夜地制造噪音,也把它们搅和的鸡飞狗跳,鸡犬不宁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动物不堪其扰,发疯攻击人类的事件。还有不少鸡狗失踪,后来发现是累死在荒郊野地了。

一个人收获几十只、上百只家雀的不在少数,有的自己烧着吃,有的拿到公共大食堂去换回一些饭食。

为了展示胜利成果,人们敲锣打鼓,用背篓背上各小组捕获的家雀,将一串串家雀穿起来,套在竹竿上,在大街小巷巡回展览。

旧事重提:疯狂的小鸟,1958年的全民狂热”打家雀”记忆

成车的家雀被作为“一日战果”战利品送上除“四害”展览

《人民日报》刊登出了一首诗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盛况:

四月十九,鸡叫起床,英雄人民,摩拳擦掌。

城乡内外,战旗飘扬,惊天动地,锣鼓敲响。

数百万人,大战一场。成群麻雀,累断翅膀。

漫天遍野,天罗地网。树桠屋角,不准躲藏。

昼夜不休,张弓放枪,麻雀绝种,万石归仓。

旧事重提:疯狂的小鸟,1958年的全民狂热”打家雀”记忆

神枪手在观看手里的猎物

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和中国文联主席的郭沫若不甘示弱,也写得一首《咒麻雀》的诗歌,发表在1958年4月21日《北京晚报》上:

麻雀麻雀气太官,天塌下来你不管。

麻雀麻雀气太阔,吃起米来如风刮。

麻雀麻雀气太暮,光是偷懒没事做。

麻雀麻雀气太傲,既怕红来又怕闹。

麻雀麻雀气太娇,虽有翅膀飞不高。

你真是混蛋鸟, 五气俱全到处跳。

犯下罪恶几千年,今天和你总清算。

毒打轰掏齐进攻,最后方使烈火烘。

连同武器齐烧空,四害俱无天下同。

旧事重提:疯狂的小鸟,1958年的全民狂热”打家雀”记忆

地空立体战线捕捉麻雀

一场围剿家雀的人民战争大获全胜。没想到,第二年就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恶果。

旧事重提:疯狂的小鸟,1958年的全民狂热”打家雀”记忆

比窦娥还冤

1959年的春天,一些地方的树木发生了严重的虫灾,有些地方,人行道两侧的树木叶子几乎全部被害虫吃光。上级审时度势,给家雀平反昭雪 ,由臭虫取而代之。“除四害”的对象也换成了老鼠、臭虫、苍蝇、蚊虫。

旧事重提:疯狂的小鸟,1958年的全民狂热”打家雀”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