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高级的人,越不合群”

 茂林之家 2019-04-06

文/酒肉鲁班

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里,魔鬼在井水里投了毒。

导致所有村民都开始长尾巴,只有一个智者没喝。

他告诉大家,只要不继续喝水,就能恢复人形。

但大家都觉得他疯了,要烧死他。

智者最后没办法,只能喝了井水。

世界恢复了平衡,一群猴子歌舞升平。

你是不是觉得很滑稽?

如果你是智者,你是会选择拼死拯救世界,还是屈服于毒井水?

一开始,我是选择前者的,宁死不屈。

但是看完《乌合之众》,我才发现,后者才是世界上99%的人的选择。

这本书其实是大众心理研究,写得很好,也分析得很到位。

看到里面的观点其实我是很震惊的,因为里面有很多观念,跟我多年以来所受到的教育相违背。

正如知乎高赞第一的问题一样——“去过一百多个国家,是怎样的体验”

“懂得了这世界上没有所谓天然正确和绝对政治正确,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以及其衍生出来的思考方式。

所以,推荐大家看《乌合之众》,在我们多年来受到的教育,和了解书本里的观点之间,保持自己清醒独立的判断力。

01

庄子在《齐物论》一篇里讲过的那则寓言:

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

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起来。

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

这群猴子听了非常高兴,个个喜笑颜开。

这也是成语朝三暮四的原型。

庄子的原意是在讥讽猴子的愚蠢,揭露主人的狡猾。

其实,这个故事揭露一个本质事实,就是揭露了人类的一个行为动机,只看到眼前,毫无远见。

《乌合之众》中,有这样的一个例子。

立法者要加税。

如果税案非常模糊同时表面最轻,就特别容易被接受。

只要是间接税,不管多么严苛都会被其他民众接受,因为每天在日常消费品上交几厘钱不会打扰民众的习惯,不知不觉收了。

如果换成对工资或者其他收入,一次收一大笔,在原理上比前者轻10倍,都会引起抗议。

几块几块的税金换成了相对较大的一笔,看起来很是很大的数目,所以激发了联想。

但是只要每次收几块钱,他们会觉得很新税很轻,所以能接受。

所以,《乌合之众》的作者勒庞认为,对群体来说,最不合理的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群体只要聚集在一起,智商就会变低,而且这些账需要有远见,群体无法做到。

当然,没有远见不仅仅发生在群体之中,有时候我们个人也会有这样的动机心态。

这也正是多数人常说的穷人思维。

例如,我们买一台电脑,得一次性付8000元。

哪怕我们口袋里有这个钱,我们还是不舍得一次给的。

所以我们宁可分期四个月,每个月支付2200元,因为没那么肉疼。

如果我们有远见一点,你会发现只要一次性舍得全部掏出来,就能省回800了。

02

初中的时候,我在学校住宿。

学生宿舍的分配是1-3楼,住男生;4-6楼住女生,中间有一个铁闸门,阿姨就住在楼梯里的小隔间。

夏天没有空调,比较闷热,我们都是开着前门和阳台门睡觉,一个宿舍睡10个人。

有天晚上,我们睡得正香,床下的女生突然发出一声尖叫,很大声,把我们都吵醒了。

她说是有个男生正在亲她,把她亲到呼吸不过来,她才醒了。

她尖叫着,他也走了,当时正是凌晨2点,只有微亮的月光,看不清样子。

整个宿舍人心惶惶,隔壁宿舍闻风而动,也醒过来。

一群人都在安慰被猥亵的女生,甚至更多的女生开始忿忿不平地说。

“这几天夜里,我也感觉到很奇怪,我的内衣总是掉出来了。”

“我也是,我感觉到有人在亲我的脸,我还以为在做梦”

“我也是....”

一群女生纷纷指出最近夜里感觉到很奇怪的事情,都认为自己被猥亵了。

结果第二天集体去跟宿管反应,跟学校反应,管理层却跟我们说,你们是出现了集体幻觉。

我当时觉得,这管理层也太没作为了,一个人可能会做梦,难道十几个人都会同时做梦,同时出现幻觉吗?

年少时觉得荒诞无比的事情,现在竟然慢慢觉得可以接受,反而是觉得以前的自己太无知。

因为我在《乌合之众》这本书,找到了管理层给出的答案。

《乌合之众》作者勒庞在分析大众心理中提到:群体很容易创造和扩散神话,不仅仅因为群体极端轻信,还因为其强大的想象力和善于编故事。

群体看到鸡毛蒜皮的事情,很容易发生质变。

哪怕形象之间没有任何关联,他们都会无法区分主观和客观,把联想的画面当真。

书中有这样的一个例子:

有两个小学生在河边淹死了。

有一对父母哭得很伤心,说认出了自己的孩子,并签了死亡证明。

其他几个证人也都言之凿凿地说,就是他们的同学。

结果殡仪馆准备接走两个尸体的时候,那对父母的孩子出现了。

他们只是偷跑去其他地方玩了,而且和淹死的两个孩子,长得一点都不想。

为什么会出现父母都会把孩子认错的事情?

因为认尸的第一个人产生错觉,是他大脑里制造出的模模糊糊的幻觉。

只要这份错觉被第二个人肯定,就会发生交互感染。

这份共识会变成一个结晶过程的核心,侵害理性,使判断力完全瘫痪。

成员中的第一个对真相进行扭曲的人,是信息传染的引爆点。

历史上发现的集体幻觉,都是这么来的。

看错眼前发生的事实,用毫不相干的幻觉取而代之,并不需要群体有多大规模。

现在我不敢断定,我们初中就真的发生过女生被集体猥亵这件事。

因为我没有亲眼所见,而其他所有人绘声绘色地说,都是在附和那个尖叫的女生。

那个尖叫的女生说看着男生跑出来了,但是全宿舍没有人看见过。

当时觉得这件事很诡异,但是现在我似乎能找到一些合理的解释。

03

小时候,我们看《还珠格格》,里面的容嬷嬷拿针扎紫薇,我们恨她恨得牙痒痒。

所以容嬷嬷的扮演者,李明启在现实生活中上街买菜,都会被人当众殴打。

周海媚在《香蜜沉沉烬如霜》在扮演歹毒的天后,网友在她微博底下骂她祖宗十八代。

还得周海媚一伤心之下,退出微博,说是受不了网络暴力。

书中也提到一点,因为某个演员总是在悲剧里演叛徒。

剧院老板就必须在演员退场时提供保护,免得义愤填膺的观众暴动,虽然他犯的罪都是假的。

《乌合之众》本书作者勒庞认为,这是群体心态的一大典型案例,群体是很容易被催眠的。

最能打动群体的都是事件里最神奇的因素,对他们来说,假象比真相更有能量。

激发民众想象的并非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的方式被呈现在民众面前的方式。

群众是很容易被激发情绪的,所以它们的极化倾向常被恶意引导。

从这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群体的见证就是大错特错。它只是某个人的幻觉,通过传染机制催眠了所有人。

我们每个时代,都会出现很多伟大的人物,歌颂他们的丰功伟绩,神化他们不平凡的一生。

有时候,甚至我们的历史书,也不能免俗,因为作者会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所以,我们从古今之所了解到的人物故事,抑或是英雄人物事迹,都是广大人类虚构的结果。

因为我们并不能看到伟人真实的记录,只有他们的字迹和传说。

从董小宛明明是冒辟疆的小妾,却被百姓讹传为顺治的董鄂妃便可见一斑,古代人物的传记有多扯蛋。

所以,伟人真实的生活其实对我们来说,根本就不重要。

我们感兴趣的,从来都只是传说中伟人的样子。

深入人心的是英雄神话,从来就不是真实的英雄。

正因为这点,所以我们这些群体,总是会被小部分意见领袖进行思想操控,甚至丧失判断是非的能力。

很多人辱骂演员,甚至拳打脚踢现象就表明了,群众并没有认为这是演员演得好,只会认为,这个演员是个超级坏人。

04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事情:

如果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你是不敢去破坏公物的。

但是如果你参与游众示威,有一群人和你共同进退,无论是破坏公物还是袭击其他人,你还是会义愤填膺的。

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

《乌合之众》的作者勒庞认为:群外人很清楚,自己不能放火烧宫殿或抢商店,即使有这种诱惑也不难自制。

但进入群体后,他会意识到复数赐给他的力量,这种力量强大到让他屈服于诱惑去抢劫杀人,在暴怒中摧毁眼前出现的一切障碍。

他列举了一个例子:

巴士底狱监狱长,被攻破防守的犯人们围着拳打脚踢。

有一个厨师,刚好经过,正在看热闹。

巴士底狱监狱长反抗中踢到了这位厨师。

于是,犯人们都在欢呼,让厨师给监狱长割喉。

受到了大家的怂恿,于是厨师二话不说,就接了旁边递过来的刀,剁肉一样杀死了监狱长。

厨师觉得,这是公意,也是爱国的行为。

这个故事说明了:我们服从怂恿,这怂恿来自群体所以难以抵挡。杀人犯坚信自己立了大功。

易受暗示性、轻信性、不稳定性、情感夸张性(无论爱恨)、某些高尚性,是犯罪群体普遍的心理特点。

书中也提到一个例子,法国大革命时,曾爆发过九月大屠杀。

1972年8月10日法国君主立宪派统治垮台,巴黎爆发平民革命。

9月2日,谣传狱中犯人阴谋暴动,于是部分群众和义勇军自发地到狱中处死犯人。

晚上8点开始,监狱里开始了长达9小时的屠杀,死难者达到了350人之多。

而且大量女囚徒被先奸后杀,很多受难者备受酷刑,其中一些被肢解。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群体的情绪是很容易被煽动的。

狂暴情绪是原始本能隔代遗传的表现,单独的个体则因为责任感和惧怕惩罚而约束它,群体则很容易被引向最糟糕的极端。

这是群体残忍本能的来源,群体会放纵自己的本能,使其极端化。

05

我推荐大家看这本书,你会了解到网络谣言、崇拜明星、抢盐风波,背后暴露了群体的行为动机本质。

如果你是广告、营销、销售、管理人员,对各种社会现象感到困惑,或者感到自己不合群,不善交往,都值得看一看这本书。

里面有很多比较有趣的观点,是很值得一看的。

譬如说:

①民众的诉求越来越明确,就是把现在的社会逼倒退回原始共居社会。

②群体无法接受任何观点,只能靠骗。

③群体聚集在一起,智商就会变低,和他们所受到的教育程度无关。

④个人一旦进入群体,就会变成了不受自己控制的机器,任由带头人操控。

⑤历史不保存任何记忆,除了神话。(上面有提及到)

⑥群体很容易被带情绪去做一些很正义的事情,但是他们本身的目的,只是受到奴役。

例如工人罢工,只是服从命令,而不是想要争取更多的工资养家。

⑦会给群众讲故事,给他们提供幻想,你就能掌控他们。

⑧提高整个社会教育程度,并不能降低社会犯罪率。因为个人受教育程度并不会提高个人道德水平。

所以,很多人犯罪的人,反而是在学校里拿奖的。他们只是把所学的只是运用到犯罪上。

....

相信里面的很多观点,和勒庞对群体大众心理的分析,对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是大有裨益的。

因为,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群体里,要想不必操控,就得了解,操控群体心理的艺术。

作者:酒肉鲁班,因偷吃了太上老君的倾城丹,被玉皇大帝贬下凡的鲁班仙子,既然来人间一趟,那就仗剑走天涯,诗酒趁年华!关注易简读书,用阅读对抗无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