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4-03 仲春时节,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春光正好。4月3日,周三,是太原市老年大学工笔画班的上课时间,周建伟老师把教学课堂延伸到了户外一一带领学员们走进大自然,走到花丛中,学习写生。早上不到九点钟,周老师和学员们兴致勃勃地陆续到达集合地一一位于迎泽桥东北角的墨艺园。按照教学计划,今天写生课的写生对象是玉兰花。周老师在仔细观察墨艺园的玉兰花后,又转到位于迎泽桥东南角的珠琳园察看。经过比较后,最后确定,珠琳园作为我们的写生地。写生,是中国画构图获取素材的重要手段。我们学员们当中,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学习写生,大家格外新奇。珠琳园中心地段,有一棵高大的白玉兰树。枝头上,洁白的玉兰花,有的完全盛开,有的含苞待放,特别吸引游人眼球。周老师以其画家特有的审美力,环顾上下、左右,最后确定这棵树为我们今天教学写生的对象。周老师首先向学员们介绍了玉兰花的习性和特点以及种类。接着,就拿出自带的素描本和铅笔、橡皮,引导学员们将目光盯在一朵完全盛开的白玉兰花朵上,开始了写生示范。周老师一边画,一边讲解写生的要领,学员们听得聚精会神。讲解过程中,周老师说,写生创作,可以用美学的角度思维、构图,可以移花接木。移花接木是工笔画创作中很普遍的构图方式。在画完两朵盛开的白玉兰花朵后,周老师又将目光盯在了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上画起来。周老师手中的素描本册页上,原先是白纸一张,经周老师的妙笔左勾、右画,不知不觉间,一幅漂亮的素描画就跃然纸上。这一刻,学员们都齐声叫好、赞誉,夸周老师牛!周老师写生示范过后,立即要求学员们自己动手写、画。学员们纷纷拿出笔和本子,选好角度,看定对象,站立树前,探头望一望,低头画一画,开始了自己的素描写生。对于第一次写生的学员们来说,勇于拿起笔来画,就是好的开头。看着学员们一个个勾画的认真劲儿,周老师不时穿插在大家中间,观看并给予指导。![]() 杨淑芬是工笔画班中的最年长者,满头银发,有艺术范儿。她酷爱中国画,精神状态非常好,写生画的是有模有样,令人钦佩,受到周老师和学员们的一致赞扬。![]() ![]() ![]() 房爱源是工笔画班的画画高手。今天,她特意带了凳子来上写生课。看她端坐在地上,专注的劲儿,俨然是画家派儿。![]() ![]() 其他学员,也都聚精会神地凝视、勾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婀娜多姿的玉兰花![]() ![]() ![]() ![]() ![]() ![]() ![]() 两个小时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快到11:00时,周老师对今天的写生课做了总结。他表示,今天的写生课,大家表现的都很好,每个人的收获都很大,是一次很有成果、很有意义的写生课。最后,师生共同合影留念。![]() ![]() 周老师的神来之作!上午写生,下午作画。堪称神速! ![]() 周老师日前的写生作品![]() ![]() ![]() 写生小知识:写生是一种对描画事物的瞬间抓捕,其价值在于快速和即时性。主要锻炼画者对事物的观察力、理解力以及对事物的处理分析能力。要将观察到的事物体现在画纸上,必然要通过画者的主观处理,是有别于事物照相的一种简单快速的记录和表现。写生重在写意,而不追求完全逼真写实。写生时,亦可适当在画中体现画者的情绪。 玉兰花大体上分为白玉兰和紫玉兰两种。紫玉兰也称辛夷花。白玉兰的花是白色的,紫玉兰的花是紫色的,只要一看就能区别开来。若是没开花,我们可以通过树形和叶子区别。白玉兰比紫玉兰稍高,树皮颜色稍浅,叶子也更圆。 白玉兰![]() ![]() ![]() ![]() ![]() 紫玉兰![]() ![]() ![]() ![]() ![]() 珠琳园,花美、景美、人更美!![]() ![]() ![]() ![]() ![]() ![]() ![]() ![]() ![]() ![]() ![]() ![]() ![]() ![]() ![]() ![]() 本美篇所用照片和视频,由杨虹云、李新梅、范连文、陈英、耿海燕、穆巧英等同学拍摄并提供,文字编辑王春,2019年4月3日晚间成稿。特别感谢周老师的辛勤教学,感谢拍摄影像的各位同学们。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