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主要中央机构

 虛怀若谷 2019-04-06
 
     朝主要中央机构沿袭制﹐分为六省(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秘书省、殿中省、计省)、六部(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四(枢密院宣徽院翰林学士院、諌)、一台(御史台)、九寺(太常寺、宗正寺、光禄寺、卫尉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六监(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司天监)、一司(殿前司)、一军(侍卫亲军).
 


中央机构




品级


备注


 
门下省


侍中

正一品

门下省分掌: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开拆房,章奏房,制敕库房。
建隆(960年)至熙宁(1068年)专职侍中五人,兼职多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职.南渡后(1127年),置左、右丞相,侍中不置。
建炎三年(1129年),中书省,门下省并为中书门下省


侍郎


正二品

南渡后(1127年),复置参知政事,侍郎不置。
  
 


左散骑常侍

正三品

 


左谏议大夫


从四品

 


 
中书省

中书令



中书省分掌:吏房,户房,兵礼房,刑房,工房,主事房,班簿房,制敕库房。元丰六年(1083年),增点检房,元祐三年(1088年),分兵礼房为兵房,礼房,增催驱房.后又改主事房为开拆房。
令兼职多。以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令之职。中兴后,置左、右丞相,令不置。
建炎三年(1129年),中书省,门下省并为中书门下省


侍郎

正二品


南渡后(1127年),复置参知政事,侍郎不置。
  
 


散骑常侍

正三品

 


右谏议大夫


从四品

 


 
尚书省
 


尚书令一人  
 



尚书省分掌: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开拆房,都知杂房,催驱房,制敕库房.
宣和七年(1121年),置令。南渡后(1127年),不置。


左仆射一人

正一品

政和(1111--1118年)中,改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靖康元年(1126年),诏依元丰旧制,复为左、右仆射。南渡后(1127年),置左、右丞相,仆射不置。


右仆射一人

正一品


 


左丞一人

正二品
 

南渡后(1127年),复置参知政事,左、右丞不置。


右丞一人

正二品
 

 


吏部判部事 


从二品


 吏部其属有:司封,司勋,考功。元丰五年(1082年),将改官制,判部事改为尚书. 


判部事


从二品


户部其属有:度支,金部,仓部。元丰五年(1082年),将改官制,判部事改为尚书.


礼部判部事

从二品


礼部其属有:祠部,主客,膳部元丰五年(1082年),将改官制,判部事改为尚书.
 


判部事

从二品


兵部其属有:职方,驾部,库部。元丰五年(1082年),将改官制,判部事改为尚书.


刑部判部事 

从二品


刑部其属有:都官,比部,司门。元丰五年(1082年),将改官制,判部事改为尚书. 


工部判部事

从二品


工部其属有:屯田,虞部,水部。元丰五年(1082年),将改官制,判部事改为尚书.


 
秘书省


 
秘书监一人

正四品


秘书省掌集贤院、史馆、昭文馆.宋初,置三馆长庆门北,谓之西馆。太平兴国(976年)初,于升龙门东北,创立三馆书院。三年(978年),赐名崇文院。 


秘书少监二人

从五品


 


秘书丞一人

从七品


 
 


 
殿中省


 
殿中监一人

 




少监二人

 


 
 


丞二人

 


 


 


 
三司使(计相)

 

三司:盐铁、度支、户部,号计省
    盐铁分掌七案:兵案,胄案,商税案,都盐案,茶案,铁案,设案。
度支分掌八案:赏给案,钱帛案,粮料案,常平案,发运案,骑案,,斛斗案,百官案。 
户部分掌五案:户税案,上供案,修造案,曲案,衣粮案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分置三使。淳化四年(993年),复置使一员,总领三部。 五年(994年),复置三部使。咸平六年(1004年),罢三部使,复置三司一员。
 


副使 

 

 
   
 


判官

正八品


 


 
枢密院

枢密使 

从一品

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院在中书之北.枢密院分掌: 北面房,河西房,支差房,在京房,教阅房,广西房,兵籍房,民兵房,吏房,知杂房,支马房,小吏房.

知枢密院事

正二品

 

枢密副使(同知院事)

正二品

国初,官无定制,有使则置副,有知院则置同知院,资浅则用直学士签书院事。
元丰五年(1082年),置知院、同知院,枢密使、枢密副使罢。
元祐(1086年)初,复置签书院事

签书枢密院事

从二品

 
  
 

都承旨

从五品

 

副都承旨

 

 

宣徽院 

宣徽南院使 

 

南院资望比北院颇优,然皆通掌,止用南院印,二使共院而各设厅事。
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改宣徽北院并入南院,熙宁九年(1076年),罢宣徽院。元祐三年(1088年),复置南、北院.南渡以后(1127年),不复再置。
 

宣徽北院使

 

 

翰林学士院 

翰林学士承旨 

正三品

承旨,不常置,以学士久次者为之。

翰林学士

正三品

 

 

知院官

 

 


 御史台


 
大夫

从二品

御史台属有三院:台院,殿院, 察院 
御史大夫 不除正员,为加官。


中丞二人

从三品

中丞为台长
 


台院侍御史1人

从六品


 


殿院殿中侍御史2人

正七品




察院监察御史6人

从七品

 


 
太常寺

 
太常卿一人

正四品

康定元年(1040年),置判寺。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始置卿 少卿 丞。

 
少卿1人

从五品

 

 
丞1人

从七品

 

 
 
光禄寺

 
光禄卿一人 
 
  

从四品

光禄卿、少,皆为寄禄官。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始归本寺。中兴后,废并入礼部。

 
少卿1人

正六品

 

 
丞1人

正八品

 

 
 
卫尉寺

 
卫尉卿一人

从四品

康定元年(1040年),置判寺。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始置卿 少卿 丞。

 
少卿1人

正六品

 

 
丞1人

正八品

 

 
 
宗正寺

 
宗正卿一人

正四品

康定元年(1040年),置判寺。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始置卿 少卿 丞。渡江(1127年)后,卿不常置,少卿一人,以太常兼。绍兴三年(1133年),复置少卿一人。五年(1135年),复置丞.

 
少卿1人

从五品

 

 
丞1人

从七品

 

 
 
太仆寺

 
太仆卿一人

从四品

康定元年(1040年),置判寺。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始置卿 少卿 丞。

 
少卿1人

正六品

 

 
丞1人

正八品

 

 
 
大理寺

 
大理卿一人

从四品

康定元年(1040年),置判寺。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始置卿 少卿 丞。

 
少卿2人

正六品

 
正二人

从七品

 

 
丞10人

正八品

推丞四人,断丞六人.

 
 
鸿胪寺

 
鸿胪卿一人

从四品

康定元年(1040年),置判寺。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始置卿 少卿 丞。中兴后,废鸿胪不置,并入礼部。

 
少卿1人

正六品

 
丞1人

正八品

 
 
司农

 
司农卿一人

从四品

康定元年(1040年),置判寺。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始置卿 少卿 丞。建炎三年(1129年),罢司农寺,以事务并隶仓部。绍兴四年(1134年),复置寺.

 
少卿1人

正六品

 
丞1人

正八品

 
 
太府寺

 
太府卿一人

从四品

康定元年(1040年),置判寺。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始置卿 少卿 丞。建炎(1127--1131年)罢太府寺,以其所掌职务拨隶金部。绍兴四年(1134年),复置.

 
少卿1人

正六品

 
丞2人

正八品

 
 
国子

 
国子祭酒一人

从四品

旧置判监事二人, 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始置察酒、司业、丞、主簿各一人
 

 
司业1人

正六品

 

 
丞1人

正八品

 
少府监

 
一人

从四品

旧制,判监事一人。 
  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始置监、少监、丞
 

 
少监1人

从六品

 
 
丞1人  
  

从八品

 
 
军器监

 
一人

正六品

国初,官无专职。熙宁六年,置监,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始置少监,丞.
元祐三年(1088年),省丞一员,绍圣(1094--1098年)中复置。
建炎三年(1129年),军器监并归工部。绍兴十一年(1141年),复置长、贰

 
一人

从六品

 
丞2人

从八品

 
将作监
 

 
监1人

从四品

建炎三年(1129年),将作监并归工部。绍兴十一年(1141年),诏依司农、太府寺,置长、贰一员。

 
少监1人 
 
   

从六品

 
丞2人

从八品

 

 
都水监

 
使者1人

正六品

嘉祐三年(1058年),始置都水监.判监事一人,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置使者一人,丞二人
绍兴十年(1140年),都水事归于工部,不复置都水监。
 

丞二人

从八品

 

 
司天监
 

 
监1人

 

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罢司天监,立太史局,隶秘书省。

 
少监1人 
 
   

 

 
丞1人

 

 

 殿前司
 

 都指挥使一人

从二品

  
  
 

 
副都指挥使一人

正四品

 

 
都虞候1

从五品

 

侍卫亲军

马军都指挥使一人

正五品

 
 

马军副都指挥使一人

正五品

 

马军都虞候一人

从五品

 

步军都指挥使一人

正五品

 

 

步军副都指挥使一人

正五品

 

 

步军都虞候一人

从五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