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一棵柳树,怎样写出好作文?

 六六花 2019-04-06
笔者是高中语文老师,有20多年的教学经历,为了教好作文,经常写下水作文,把写的文章投寄出去,前前后后3年时间,发了1000多篇文章,大到《人民日报》、《新民晚报》、《南方南末》、《意林》等极具全国影响力的报刊,小到地方市报;稿费多的达2000元/篇,少的几元钱一篇。

作为舞文弄墨过来之人,深知写作作文个中滋味,作为老师,深知一个学生写好作文意味着什么!优秀学生最后比拼的就是语文,而语文的比拼就是作文;俗话说,得语文者得高考,得作文者得语文。

写一篇作文,许多老师都会教育孩子要多读书。这种说法当然没有错,但是实际情况是许多学生读了许多书,下笔依然难以成文,搜肠刮肚,写出句子前言不达后语,言不及意现象还是比比皆是。

笔者写作和作文教学体会,写好作文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思维的训练。作文思维方式的种类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就是比喻和象征。掌握这两种方法,写起作文来至少能打开些许思路,就不会拘泥、闭塞了。

比喻和象征,就是佛家所说修炼的第二重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即由具体到抽象,物已不再是眼前之物,景已不再是眼前之景,总会打上作者人生的烙印,带着强烈的情感倾向。

比如说,面对柳树,我们可以用比喻和象征的思维方式,把思维发散开去,可以借物抒情,可以托物言志;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可以寄托乡愁,可以表现亲情;可以回忆过去,可以畅想未来;可以阐释柳树的文化意义,可以抒写柳树柔软娇媚,总之思路万千,围绕某一个点联想想象开去,定能思路开阔,妙笔生花。

写好一篇作文,遣词造句固然重要,谋篇布局固然要紧,但是作文的立意才是最重要的。著名学者王夫之曾说:“意,意犹帅也,无意之文,就像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而要立意高远,远迈他人,那么思维训练才是重中之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