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是古代中国楚国的都城,春秋初期在今湖北省江陵县附近。这一点虽然知道的人不多,但是有详实的资料记载着。 但是纵观全国地域分布,名字里带郢的地名,特别是一些小的村镇,历经2000余年未曾消失,却集中于湖北荆门,也就是江陵县周边区域,和安徽江淮地区,也就是寿春县周围。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郢是上古时期楚国的都城,后来到了战国时代,秦国强兵压境,攻破郢都。楚国人把都城迁往远离秦国的江淮流域,楚国后期的都城寿春即是现在的寿县。寿县至今仍然把古代的城墙保存完好。 然而,秦国统一天下的雄心,誓要达成。公元前223年,秦军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楚国灭亡。楚人留恋风物,他们四散逃亡,凡立身之处,都取名为郢,以纪念故国。所以产生了大量的带郢的地名。 也正是这些地名历经2000多年而没有消失,反而印证了,楚国强大的开放性和凝聚力,在横跨长江南北、大别山东西的广大区域,一个具有强烈的本土意识和民族意识的标志性符号顽强地存在。 在如今的合肥、六安、蚌埠、亳州、滁州,以及湖北的荆江等地,这样的地名大量存在,这些都是楚国文化向外扩散、后续传承的直接说明。 这里广大地域的人们,无论是语言文化,还是民风民俗,以及性格,都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不分南北、不问东西,只有里与外,只有同和不同的磨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