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 —— 又是一年清明时

 写字达标 2019-04-06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在这个季节,是南方常绿树木的落叶季,嫩绿的新叶长出来,老叶纷纷掉落。自然界的新陈代谢,如同人世间的延续更替,乃是时间对生命最公平的洗礼。

《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为祭祀,“戎”为军事,无论人们多么向往和平,战争才是人类的常态。恰似《战争之王》里的那一段经典台词:“我的一生都想远离暴力,但其实我更该接近它才对,这是人类的天性。最早人类遗骸的肋骨腔中,就有一个矛箭头......”而祭祀,在中国古人心目中,和军事并列为国之大事,可见其地位之高。

祭祀乃是一种仪式,核心内容在于祭祀祖先。在我认知的全世界各种文明中,华夏文明常常被被指为“没有信仰”,因为整体而言,中国人对祖先的信仰,要高于对其他各种神佛zong教的信仰。而在世界上的其他地区,要么是像佛教这样的与世无争,要么像印度这样的多神教,更多的地方,乃是一神教的天下。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在他们心目中,自己血脉渊源的祖先,地位还不如编造出来的神;恰如他们也无法理解,我们的文明里为什么如此敬重祖先,看得比任何神仙上帝圣人都重要。

指责华夏文明没有信仰,多半是文化不自信,更多是所谓“逆向民族主义者”,认为自己的传统文化是糟粕。其实中国人向来包容众神,无论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信而不迷,不排斥也不允许其主宰生活,更不允许其干预国家治理,乃是一种世俗而务实理性态度。

祭奠祖先作为大事,说明中国人其实是把自己的祖先当做了最高的神明。中国人说一个人成功要素里,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风水多半也是和祖坟、宅居有关,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层面上对祖先、对家人、对自己的态度,就算是已经逝去的先人,也想办法让他们安置得舒服一点。

其实,我也仔细想过,即使是在宗教盛行的西方,精英的家庭也非常重视祖先,重视家族传承。在一些大家族的房子里,都会把一代代的祖先肖像画,挂在大厅墙上显眼的位置。比较辉煌的家族,像摩根、洛克菲勒这些家族,都有自己的家族博物馆。

在一些经典的老电影里,好莱坞其实也有浓厚的家族血脉气息。比如1994年迪士尼的经典动画电影《狮子王》里面,老狮子王木法沙和儿子辛巴,在星空下有一段对话:“辛巴,让我告诉你一些我爸爸告诉的事。看看那些星星。过去那些伟大的君王,正在星星上面俯视着我们。所以无论何时你感到孤独,要记住,我们的先辈一直在指引着你。而我也会......”(这和中国人的祖宗观念,何其相似?)

但是,在西方的现实社会里,随着资本权越来越占据上风,在资权主导的话语权引导下,人们已经彻底原子化,下层的很多民众,慢慢都成了只活在当下不想未来的状态,不婚、不育、同性恋等等观念,也开始大行其道。这种思潮之下,传统的传宗接代观念,早已被冲击得七零八落。既然自己不想多养育后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然也无需为后代负责,于是各种圣母白左层出不穷。

忘记了祖先,就意味着迷失了源头;不养育后代,就意味着后继无人。这在中国古代,都是“不孝”的行为(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以种族繁衍为基础的文明,让中华民族挺过了一轮轮的劫难,最终以人口优势不断翻盘成功。(毛主席说,兵民是胜利之本,这句话换到一个地少人薄的地方,完全不成立。比如南美洲的巴拉圭,当年一场打仗,男人几乎被杀光,直到现在还男女比例失调。)

祭祀祖先,也是战争的动员仪式,有着巨大的凝聚力。193745日清明节,毛主席、朱德派林伯渠为代表,以鲜花水果之仪致祭民族始祖轩辕黄陵之墓。同祭的还有国民党中央党部特派员张继、顾祝同。毛泽东亲自撰写了如下的祭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浩;

胃衍祀绵,岳峨河浩。

……  

频年奋斗,备历险夷;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  

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战;  

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  

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这实际上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传统,抗战前夕,国共两党的公祭民族始祖,为抗战进行了伟大的民族团结。

清明时节,是活着的人和逝去祖先的一场跨越时间的对话。在农耕文明的久远年代里,这是族群的纽带,也是人心的凝聚。即使在今天,农耕文明渐行渐远,工业文明城市文明日益占据主流,族权的作用在消退,在强大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面前,人们日益原子化,清明节依然在提示着我们,不要忘记自己从何处而来。

《人类简史》的开篇,有一个论述,作者认为人类之所以通过一场认知革命,脱离了动物的范畴,在于“在一起讨论虚构事物”。其实就是精神上的共识,或者说是“意识形态”。汉字、历史、美食、春节和各种节日包括清明,都是我们整个华夏民族共识的一部分。这构成了我们伟大民族的共同精神纽带。改开30年以后,一直不放假的清明节,从2008年开始每年都放假,并且高速路免费,还开通了很多短途的列车。这实际上也是民族传统凝聚力的回归。

我前一阵写过,由于宗族文化在广东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族权势力得以有效平衡资本权,让广东省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摒弃传统文化,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当地人的原子化,也能够有效抵制各种zong教的影响,还能够比较好的延续传统,因此发展的后劲更足。

实际上,清明节在广东土著眼中,也许比其他地方更受重视。不仅清明节,春节、元宵等节日,在广东仍然保留了很多非常传统的东西,比如春节的花市。

回顾中国的历史,正是因为绵延长远的宗族团结,大一统的意志统一,军队强悍善战,血脉绵延继承。因此,今日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还真的不是充话费赠送的。

想起来,清明不止是对死去亲人的怀念缅怀前人,也对现实生命反思家国情怀,如缕乡愁,尽在这四月的蒙蒙细雨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