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蜀汉老将——黄忠 末将年迈勇,血气贯长虹。 斩将如削草,跨马走西东。 两膀千斤力,能开铁胎弓。 若论交锋事,还算老黄忠。 这是根据传统京剧拍摄的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中黄忠的一段自我介绍。 在他的故里,今南阳新店乡北三公里的夏响铺村,有黄忠祠堂及塑像。一块“季汉后将军刚侯黄忠故里'碑,见证着黄忠的不朽。 记载黄忠的史料不少,但主要来源于《三国志》中简短概括的《黄忠传》;人们津津乐道的黄忠大多来自于《三国演义》,生动形象;一些传统戏剧评书和民间传说亦广为流传。 英雄年少 黄忠(?-220年),字汉升,汉族,三国蜀汉五虎将之一。 黄忠年轻时,正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军阀割据,中原大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当时,家乡南阳一带为军阀刘表据有。在刘表以及当地世家的治理下,祸事较少。 年青的黄忠在这个相对安宁的环境中,苟全性命于乱世。他为人忠厚,勤劳良善,家境还算殷实。平日里播种收获,砍柴打草,耍刀射箭,习武防身。到了成家的年龄,姿容英俊、身材伟岸、相貌堂堂的黄忠娶了一位好媳妇,养了一个好儿子。娇妻美子,男耕女织,这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黄忠过得有滋有味。若能一直天下太平,黄忠大概也就这样儿孙绕膝幸福终老了。 然南阳虽略有偏僻,终究也非世外桃源,悠然所见的独山脚下也狼烟四起。丰腴的南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火烧毁了黄忠温馨的家园,习武的校场成了厮杀的战场,鸡鸣狗叫的村庄不时战马嘶鸣。 好在黄忠不是一无所长之辈。虽然年轻的黄忠没什么建树,但韬光养晦会等待的是厚积薄发。时势造英雄,一旦有了机会,就会脱颖而出一鸣惊人的。平日练就的功夫正当用时。 凭着在圈子内一定的知名度,黄忠背井离乡,挈妇将子躲避战乱,投奔汉镇南将军、荆州牧刘表去了。
初渉江湖 什么时代最重要的都是人才。刘备三顾茅庐,曹操不拘一格,各方掀起人才大战,招贤纳士。刘表对前来投奔的黄忠颇为赏识,封他为中郎将,并派他到前沿阵地,跟随亲侄子刘磐(pán)共守长沙攸县,拱卫荆州。 就这样,这位顶级武将在巅峰状态时,为刘表戍边,防御江东孙氏的侵犯。 再说刘磐也算是一方才俊,才被刘表放到这重要岗位。江东孙氏觊觎荆襄一带由来已久,时常骚扰过来,刘磐几无招架之力,穷于应付,不胜烦恼。而黄忠的加盟,彻底改变了这里的局势。几次小规模的较量后,江东方面也不敢轻举妄动。 黄忠平日里闲暇,常和刘磐小酌,兴起时也会越界江东狩猎,搞得江东颇为头疼。为了对付黄忠,江东把自家最猛的大将太史慈派来镇守。要知道,这位太史慈可是单枪匹马能从黄巾军包围中杀出杀进,一手弓箭指哪射哪,但这黄忠就像是加强无双版的太史慈,挥舞的大刀使太史慈只有招架之力,无敌神射手技压太史慈。双方曾于建安四年即公元199年交战于艾(今江西修水)。这两位战将最终使荆州与东吴势力在南方呈均衡态势,才有北面孙权与黄祖安心地大战好多年。 此时的黄忠在本土作战战无不胜,但尚未进入全国英雄排行榜。在这豪杰并起的时代,黄忠淹没于江湖,究其原因,大概是: 首先荆州偏于一隅。当时的荆州牧刘表,思想保守,满足于相对安逸的环境,不去开疆拓土争天下,无心也不敢参与中原角逐,致使黄忠这样一位无敌大将,没有与高手过招的机会,无法像张飞、典韦他们那样在战乱中脱颖而出。就这样,黄忠的青春勃发之时在荆州蹉跎了岁月。 其次性格决定命运。黄忠有一身好武艺,但为人低调,性格内敛,不事张扬。又因家事缠身,颠簸生活中体弱多病的儿子不幸早夭,妻子伤心过度,也撒手人寰。黄忠也是性情中人,悲伤欲绝,心灰意冷,没了斗志。多亏了刘磐,每日里邀他散心,喝酒,打猎,骚扰江东,陪他渡过难关,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黄忠归依刘备后,极力推荐赋闲在家乡攸县的刘磐。刘磐被委以重任,掌管长沙郡。当然,这是后话。 这样的日子,直到刘备取荆州,战乱蔓延到长沙,黄忠才被刘备挖掘出来。若非魏延苦苦相劝,刘备拿出三顾茅庐的精神亲自登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黄忠也未必会出山。 最后,时代大环境湮没了黄忠的才华。汉朝是著名的门阀士族时代,从中央到地方权力都被世家大族把持,想要出人头地必须得有个好出身。黄忠出身一般,自然得不到重用。直到汉末黄巾之乱,国家分崩离析,可谓乱世出英雄,英雄不问出处,寒门俊才终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改换门庭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刘表病死,刘琮降曹。 曹操收了荆州后,听闻黄忠大名,临时任命黄忠为裨将军,虽然级别不高,可要知道这可代表正统,在长沙郡仕官,驻守原地,归长沙太守韩玄统属。这样,黄忠又效力新主人。黄忠既然效力曹操,虽说时间不长,但工作上也是兢兢业业、尽心尽力。 这年,争夺汗鼎的赤壁大战后,曹操北归。刘备趁机占领荆州,挟赤壁之战之余威,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亲自领兵,乘虚南下,要平定南郡。 攻打长沙时,发生了一场鏖战,业已年迈的黄忠才算进入到这个高层次竞争,参与角逐,进入众人的视线。 刘备命关羽收长沙,长沙郡太守韩玄,派黄忠出城迎战。 此时的关羽尚未领教过黄忠的厉害,以为黄忠老矣,饭量不大。坚辞军师给的三千兵马,率领五百校刀手在长沙城下,与老黄忠首战一百回合不分输赢,关羽对黄忠刮目相看。第二日再战时,黄忠因马失前蹄被掀于地,关羽敬佩黄忠,刀下留人。三战时黄忠感恩于关羽的义气,只用箭射中关羽盔缨跟。 要知道黄忠堪称三国第一神射手,箭法可比吕布的辕门射戟,赵云的江上射帆,当时黄忠若要取关羽性命不是难事。关键时期,黄忠与关羽都手下留情,惺惺相惜,彰显二人义薄云天之气概。 城上观战的太守韩玄认为黄忠与关羽暗通款曲,要斩杀黄忠。关键时期,魏延斩杀韩玄,救得黄忠一命,投降刘备。 另据说,黄忠在刘备平定南郡时还得到一把刀,颜色如血一般的红色,曰赤血刀。在日后汉中战夏侯军队时,黄忠用此刀手刃敌兵无数。 长沙一战,黄忠别过曹操,改换门庭,归了刘备。从此后,这位年已花甲的老将终于站到了人生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幕人生大剧。 建功立业 伯乐刘备发现了千里马黄忠,这行将锈腐的宝刀终于在他人生的最后阶段,闪耀出熠熠逼人的光芒。他胆惊河北,威震蜀中,为刘备奠定蜀汉立下赫赫战功。 有人甚至说,若黄忠早出来二十年,天下怎么分还不可知呢! 黄忠跟随刘备军队入川。那时的黄忠,已是位经验丰富而沉稳的老将,但还算不上名将。刘备不缺名将,就少黄忠这样能认真带兵打仗的中层将领,加上在入蜀过程中表现积极的魏延,这两人构成了刘备入蜀的中坚力量。 虽年逾花甲,白发苍苍,但老骥伏枥,战场上依然是仰天长啸,手起刀落。黄忠的人生终于到了巅峰时期,英雄迟暮,终于找准了自己的位置,绽放光彩,谱写华章。这点,老将廉颇徒有羡慕情。 黄忠跟随刘备,战功赫赫。他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独当一面,几次重要战役,奠定了黄忠的地位。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进驻葭萌(今四川广元),黄忠随军行进。 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与刘璋决裂,黄忠与卓膺(yīng)率兵自葭萌向刘璋进兵。刘备先引兵到关中,后与黄忠军会合。黄忠一路攻到涪城。作战时,“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陈寿语)。刘璋派遣部将前来阻挡,都被击败。黄忠又随刘备进攻绵竹,绵竹守将投降。 第二年,黄忠随刘备率军进围成都。数十日后,刘璋投降。刘备进入成都后,论功行赏,任命黄忠为讨虏将军。 黄忠收川立功。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黄忠又随刘备出征,进驻阳平关(今陕西阳平关),在汉中与曹操军对峙。 第二年,黄忠定军山立功。 刘备北攻汉中,进击定军山。 定军山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对战魏国的一场大捷。老将黄忠在定军山战役中,面对着曹军将领夏侯渊的精英部队,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将曹操麾下身经百战的名将夏侯渊拦腰斩断。 夏侯渊是曹操留在汉中镇守的主帅,他的死使得曹魏在汉中的守军一时间群龙无首。 黄忠自此声名大震,被升为征西将军。自此,黄忠进入全国排行榜。 同年,刘备称汉中王,任命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此时黄忠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四人,被并称为蜀国“五虎上将”,黄忠名列第五。 这位黄将军具有鲜明的特点:就是老。他的“老”是真的老,年纪大。 黄忠出场时,诸葛亮就说他年近六旬。 随着年纪的增长,黄忠的“老”也成了他上阵杀敌的一大障碍。 葭萌关之战。诸葛亮说:“汉升虽勇,争奈年老,恐非张郃对手……将军年近七十,如何不老?” 刘备汉中称王。高傲的关羽对黄忠得的赐封不满,表示: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关羽也嫌弃他太老,羞与为伍。 不仅领导和同事们对黄忠的“老”感到担心,对手也因这员老将出马讥笑蜀中无人。称黄忠是“老贼”。 老,是真的老了,但老有所为。一千多年来,黄忠已成为老当益壮的代名词。民间不是有:”老将赛黄忠,小将塞罗成”之说么? 死而后已 黄忠性格内向,重情义,高傲,易中激将法。把准他脉的刘备、诸葛亮多次使用激将法,故意讽刺其老迈,黄忠每次都乖乖中计,并甘之若饴,奋战建功。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被东吴所擒,坚决不降,被东吴斩杀,荆州丢失。 刘备起兵七十五万东征孙权为关羽报仇。黄忠被任命为前部先锋。只因刘备感叹军中无将,说了一句“老者无用”,黄忠的爆脾气就上来了,带着亲随来到前线杀敌。 两军阵前,黄忠大喝:“今虽七旬有余,尚食肉十斤,臂开二石之弓,能乘千里之马,未足为老。昨日主上言吾等老迈无用,故来此与东吴交锋,看吾斩将。老也不老。” 斩敌退兵,全胜而回。斩杀东吴将领史迹、击败潘璋后,不服老的黄忠脑子一热,继续率军猛冲,且不让别人助战。这就有点老糊涂了。 一阵厮杀后,黄忠最终中了敌军的埋伏,被一箭射中肩窝。 黄忠老了,尽管他不愿意承认,但这是残酷的现实。毕竟年事已高,年老血衰、被救回军营中后,箭疮痛裂。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八月,黄忠不治而亡。时年七十五岁。 “临亡头似雪,犹自显英雄!”无可奈何花落去!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多少豪杰面对苍天呐喊想再活500年。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任谁也逃不过这天地轮回。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后主刘禅追谥黄忠为刚侯。 现成都西郊营门口乡黄忠村,建有“黄忠墓”,有一块刻着“黄刚侯讳汉升之墓”的墓碑,此处应该是当年黄忠安葬之地。 黄忠墓 纵观黄忠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早年蜗居家乡;成年投奔刘表;曹操南下,一度效力曹操;赤壁之战后,归附刘备,为蜀汉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老将黄忠奔突疆场的英姿栩栩如生。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唯有那股英雄气永远在天地间纵横驰骋! 了解更多家乡人文历史,轻戳以下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