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徽派建筑的奇葩,皖南规模最大的土楼群

 颖之星语 2019-04-07

阳产土楼,是徽州土楼的典型代表,也是徽派建筑的一支奇葩。

原本代表着偏僻与艰难的土墙房,现在却成为了旅游热点。

阳产土楼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阳产村,四周群山环抱,不愧是隐居避世之地。

“阳”,意指面向阳光,“产”在当地的方言里意为陡峭,群山之中的向阳之地,故名“阳产”。

阳产村的村民主姓郑,渊源悠长。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静,封同父异母弟姬友于郑地,即今陕西华县一带,建立诸侯国郑国,史称郑桓公,为郑氏开族始祖。

东汉末年,三国纷争,郑氏分散避乱,其中一支迁至丹阳郡,即现在的江苏省丹阳县一带。

在历代的战乱中,屡经迁徙,从丹阳至安徽歙县,南宋战乱期间又从歙北迁到歙南的深渡镇定潭村。

明末清初时,郑氏分支由定潭迁至阳产,至今三百多年,渐成大村落。

避乱隐居之地,山高路远,山民只能就地取材,凿石筑基,夯土成墙,采竹成筋,伐木为梁,烧土成瓦,建成土楼。

土楼是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也是历代山民繁衍生息之所。

千百年来,我国农村的建筑格局,从草木结构,到土木结构,再到钢筋水泥结构,土墙房的历史非常长远。

岁月变迁,各地的土墙房大都被钢筋水泥所取代,因此土楼越来越少。

保存完好的阳产土楼,就这样悄然成为了新兴的旅游热点。

阳产村的土楼,现有民居372栋,其中284栋都是土楼,是皖南规模最大、保存完好的土楼群,依山傍势,错落有致,村中的年轻人早已迁到山外居住,大多人去屋空,但是各地游人却远道而来,把土楼当成稀奇一样游览。

世界变化太快,我们要加快步伐追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